成長:家長們的「開學第一課」

骏随笔丨陪伴/成长:家长们的“开学第一课”

9月1日,全國上下一片譟動,開學了,一個幾乎對所有國人都有著特殊意義的日子。但不知道為什麼,這個預示著新的開始、新的希望的開學日,總會讓人的感受有些許莫名。

骏随笔丨陪伴/成长:家长们的“开学第一课”

如今的開學季,更多的是商業、多了許多商家的“喧譁”,期待與祝福並未減少,卻多了一些不和諧的味道。進入九月,世界大部分國家迎來開學季。不同國家的中小學課堂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迎接開學,傳達著不同的希冀、愛與關懷。正因為如此,央視的《開學第一課》才成為這幾年以來的品牌節目。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已為人所“詬病”,一開始就是長達15分鐘的廣告時間,並且多是培訓機構的廣告,顯然違背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中小學生“減負令”的初衷。教育部要求全國中小學生統一觀看的這個節目時段,其宣傳效應可想而知。不僅必須觀看,還要拍照發到班級群、寫觀後感。

從初衷看,這節目是針對中小學生的特點而設計的,用他們喜歡的方式,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有利於增強教育目標性的解釋與增進教育意圖傳達的實效性。

初衷是好的,之所以在家長中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恰恰是因為主辦者犯了一個大多數家長都曾經犯、正在犯、甚至是一直犯的錯誤,就是教育育人,是以人為主體,我們首先要對孩子個性有真正的尊重,這才是我們努力喚醒的“人性教育”之宗旨。

開學第一課,課堂上更多地應該坐著的是我們的家長。教育是一種責任,更是一門藝術。教育是在家庭裡的點點滴滴,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這個社會,很多的家長習慣性的學會了指責,學會了吐槽,我們可曾想過,身邊的孩子們又聽到了什麼呢?

骏随笔丨陪伴/成长:家长们的“开学第一课”

很多人評價說:播出延遲、結構散亂、明星當道、格調堪憂、廣告超長……節目的背後,重要的是家長們接受到的積極信息,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和積極的反應。不植入廣告、不啟用明星就一定正確了?就一定影響到我們對《第一課》的收看了?

這個世界需要的是: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寬容地看待世界,擁有選擇能力,去真正做自己的人。

骏随笔丨陪伴/成长:家长们的“开学第一课”

在這個開學季裡,有很多家長跟我說她們遇到了一系列的事情,很糾結如何去解決和麵對,而這些又都與“開學”有關:

在城市剛剛站穩腳跟的夫妻,為了孩子上學,不得不逃離“北上廣”回原籍,理由是:孩子在上學,要陪孩子;孩子為什麼要上學,將來想怎麼上學,上學後將來又想做起什麼?回答說:不知道,走一步看一步吧。

那位事業正處於上升期的職業女性,因為孩子上學,天天處於“到底顧哪頭兒”糾結中;我問她的孩子,一位小學二年級的美妞妞告訴我說,希望她的媽媽不要做家裡的保姆。我對孩子說,並不是媽媽想做保姆,她是想要照顧你的學習。小妞妞卻肯定地告訴我說:“我自己可以好好學習!”其實我真的覺得這位媽媽是幸福的,但一直說不敢冒這個險,是什麼險呢?

骏随笔丨陪伴/成长:家长们的“开学第一课”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這些家長無一例外地都“時刻準備著”,準備著為了孩子付出、奉獻,信誓旦旦地要給孩子最好的“陪伴”,百密不可一疏,萬事無分鉅細,似乎只有這樣,才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我們重複地把一代人活成了兩代人,然後再活成若干代人……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女兒七歲時我們的一段對話:

“媽媽要上班,只有上班才能掙錢養活寶寶。”

“那你就去吧!”

“但我非常擔心,如果我不在,寶寶會不聽話,學習跟不上,將來會成為沒有用的人?”

“我不會的,我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你要相信我。”

“那好吧,我相信你,你也相信我,我們拉個鉤,媽媽用心上班掙錢養寶寶,寶寶負責認真學習,為自己的未來做努力,可以嗎?”

“拉鉤!”

自此,我們母女二人就按照這樣的約定,一起走到了今天,她有了她的世界,我有了自己的事業和生活。

骏随笔丨陪伴/成长:家长们的“开学第一课”

圖片為我與女兒

家長們的情感“殺手鐧”可能就是“陪伴”吧,是啊,“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為了孩子,自己放棄生活、放棄愛好、放棄事業,拳拳心,諄諄意。好象理由一萬個充分。但我們都問問自己,我們真的懂得陪伴、真的會陪伴嗎?你“悲壯”舍已為他(她)的陪伴孩子真的需要嗎?我相信很多的父母都沒有問過自己。

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單純的耗時間的陪伴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家長把自己和孩子捆綁起來,是對社會資源的浪費,是對一個生命健康成長的妨礙。你也許覺得自己做出了巨大犧牲,很偉大,“起跑線”要爭分奪秒,“學習法”要追學趕幫,“虎媽”附體,“奶爸”加身……反正是“萬千期盼集於一身”,恨不得家庭改裝成學校,再盼著老師都成警察。孩子稍有不從,立馬就要唱起家庭教育的主題歌—《為了誰》。

但對於孩子呢,他們只是希望你們能“見證”他們的成長,在愛和寬鬆的環境裡,去認識所有課堂裡帶給他們知識實踐;在無盡的探索中,一次次得到鼓勵,面對失敗微笑地跨越和努力前行;他們也許更希望呼吸屬於他們自己生命的空氣,用他們的語言、邏輯、交友的方式去推進時代的發展,這似乎才是自然規律,才能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期許。

這幾天,微博上“家長玩手機,幼女溺水腦死亡”的新聞,嘆息之外,值得反思。陪伴孩子,貴在用心,而不是用你花掉的時間來捆綁道德認知。

有一句話大家可能都熟悉——“用戰術上的勤奮去替代戰略上的懶惰”。在我看來,很多家長的“付出式”陪伴,就是懶惰。恰如《開學第一課》的收視率並不是力求吸引和感染,而是來自“行政指令”和“學習作業”。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生命個體,無論我們怎樣盼著他們成龍成鳳,首先要做的是給孩子以尊重,然後才是愛護與幫助。在我看來,高質量的陪伴不是“誓與陣地共存亡”的全天候指導監督,更不是前面說到的“人在曹營心在漢”的木偶般假裝存在,因為這注定是要“瞎子點燈白費蠟”了。

那到底什麼才是高質量的陪伴?我想,陪伴的意義不在於時間多少,最重要的是用一個生命的精彩啟發另一個的啟航。在女兒的教育上,我的方法就是—“做我自己,幫她植入夢想,培養良好的習慣”。

骏随笔丨陪伴/成长:家长们的“开学第一课”

圖片為菲蓓爾大寶寶與指導老師耿麗萍女士

我們要首先要相信孩子在成長中能駕馭自己的學習與生活,對孩子的探索、好奇應當給予鼓勵和回應。要知道,來自家長的信任與尊重,才是孩子最不可或缺的“正能量”,而不是你們口口聲聲中的那些“別人家的孩子”和“名人名校”“奢華生活”的追求。要知道,你不厭其煩“灌輸”的取捨好惡,和陪孩子看一朵雲的流動、一朵花的綻放,隨他們心意走一次世界,玩一次他們的遊戲,聽他們的一次胡言亂語,理解他們一次犯錯行為相比,更顯得對生命有敬畏和尊重,讓孩子們更能找到此生應該遵循的生命規章,那又何須擔心和糾結?

其次,我們只有走進孩子的世界,聆聽來自生命成長的氣息,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溝通。溝通不是宣教,更不是要求和約束。孩子需要在你的引導下,慢慢去發現自己喜歡的、熱愛的,願意為之去努力的事物和世界。那些帶了“攀比心“逼著孩子去多才多藝的家長,千萬記住,不讓孩子成為自己的虛榮犧牲品,這看似是父母最重要的人格修行,但也是孩子們成長最大的天花板。

而面對困難,家長要收起自己的不滿和失望,學會和孩子一起面對,一起想辦法,口不擇言的指責只會讓孩子“壓力山大”,縮手縮腳。那種坐在書桌邊打著哈欠玩手機看電視的家長,你到底哪來的自信要求孩子“專心”和向別人抱怨“苦累”呢?曾經風靡豆瓣的“父母皆禍害”小組,誰又敢說那些孩子不是這麼“熬過來”的?試試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許你就避免了一場“兩敗俱傷”。

最重要的,我們要自己先規劃好自己的人生,活出精彩和生命的淡然,我們一面抱怨一面要求孩子積極;一面不斷放棄一面要求孩子努力前行;一面懶惰壞習氣一面要求孩子勤奮好學;一面玩著遊戲一面要收掉孩子的手機.…..這些好笑的場面, 在我們生活中不斷髮生,如果我們可以裝一個竊聽器,我們一定會知道我們在孩子們的眼睛裡是多少的醜陋和言行不一致,還是“言傳身教”吧,不要綁架孩子們的情感了。

我不敢說為了孩子教育回到家鄉的夫妻一定會不得其所;也不能瞎猜測為了孩子教育放棄事業的母親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家務、化妝和無謂活動上;更不能說各種培訓班的孩子疲於奔命最終一定會厭學;也不能說天天被說教的孩子一定都開始自卑逆反……

我只是希望,在這個開學季裡,更多的家長認真地反思,好好地學習“開學這一課”,把生活、遊戲、學習等自主權還給孩子,以接納、肯定、尊重、信任、示範、培養的態度和行為去影響孩子……也只有這樣,孩子和家長,才會在人生難得的、純粹的學習時光中,平安順利、精彩無比。也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真正養成真實、自信、陽光、向上的完整人格。

骏随笔丨陪伴/成长:家长们的“开学第一课”

圖片來自菲蓓爾寶寶

骏随笔丨陪伴/成长:家长们的“开学第一课”

圖片來自菲蓓爾寶寶

寸步不離和放任不管之間,其實還有一個詞,叫“守望成長”。讓我們過好今生,為孩子們的人生讓道,讓他們自由前行!

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見最初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

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

在那一天,或者那一天的一部分,

或者幾年,或者連綿很多年。

......

......

那個天天向前走的孩子,

他正在走,

他將永遠天天向前。

—惠特曼

骏随笔丨陪伴/成长:家长们的“开学第一课”
骏随笔丨陪伴/成长:家长们的“开学第一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