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網綜,台綜,細數文化類節目崛起有那些代表?

今年,選秀節目和綜藝競技類節目,再難重現前些年的輝煌,相反,這幾年較火的多為文化類節目,尤其實在傳統文化的宣傳方面,做的足夠好。多采用的是“故事+明星+內容”的創作模式,既不顯得空洞乏味,也不會太娛樂,失去宣傳本質。

下來,小編就和你細細數數那些值得觀看的文化類節目

噹噹噹當

第一位的是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

片中第一次完整呈現世界級的中國文物修復過程和技術,展現文物的原始狀態和收藏狀態;

第一次近距離展現文物修復專家的內心世界和日常生活;

第一次完整梳理中國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

第一次通過對文物修復領域“廟堂”與“江湖”互動,展現傳統中國四大階層“士農工商”中唯一傳承有序的“工”的階層的傳承密碼,以及他們的信仰與變革。

縱觀網綜,臺綜,細數文化類節目崛起有那些代表?

縱觀網綜,臺綜,細數文化類節目崛起有那些代表?

紅磚,金柱,青面,老布鞋,自行車,老北京味兒的談話,悠閒的樹,還有打在地上的光斑,每一幀都那麼不真實。

縱觀網綜,臺綜,細數文化類節目崛起有那些代表?

在看的時候,他們的節奏,速度,神情都和文物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彷彿是他們的主人。和我們外面的光怪速離不同,是有著一股子的年代感的,引誘著小編都想要去修文物了。ps,有很多有氣質的小姐姐,大叔在修文物,此片絕不無聊,是人與物的雙重享受。

第二位的是《國家寶藏》

《國家寶藏》是中央電視臺在2017年第四季度重磅推出的一檔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央視與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等九大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合作,立足於中華文化寶庫資源,通過明星現場演繹國家寶藏背後的“前世傳奇”和“今生故事”,一件件文物的梳理與總結,演繹文物背後的故事與歷史。

從現場的燈光,舞臺佈置來說,絕對說得上是美輪美奐,各個場景的切換,也是銜接的。特效,字體的設置,光的打位,全景,近景的切換,都是精緻極了的。

縱觀網綜,臺綜,細數文化類節目崛起有那些代表?

縱觀網綜,臺綜,細數文化類節目崛起有那些代表?

當讓,從小編來說,前幾期是最值得看的,大多是一些叫大眾化或者大家可以熟知的館藏,而後的地方博物館的推選多帶有地方性,不熟知歷史的人,一般很感興趣,所以,更推薦前幾期較大眾化,有喜歡的也可以一直看下去。

縱觀網綜,臺綜,細數文化類節目崛起有那些代表?

當然,《國家寶藏》也是有缺點的,比如故事即前世較短,若想深入瞭解較困難,或者有的觀眾會曲解其意。

但大體上,還是本著傳承匠人精神,深入淺出,雅俗共賞的,看到一件件作品,都會感慨民族的智慧。

第三位,就是《見字如面》

雖是地方臺的節目,但是其情感內涵並未有失水準。

它是黑龍江衛視推出的一檔以明星讀信為主要形式的閱讀推廣季播節目,旨在用書信打開歷史節點,帶領觀眾走進那些依然鮮活的時代場景、人生故事,去觸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狀和社會風物,重新領會中國人的精神情懷與生活智慧。(來自百度百科)

縱觀網綜,臺綜,細數文化類節目崛起有那些代表?

這檔節目我並沒有看過很多次,但是身邊很多朋友都在看,喜歡文學,喜歡聲音的朋友可以寵幸這個節目了。並且,節目朗誦嘉賓多為實力派演員,能夠帶動你全身的每一個感官細胞,全身都會投入進去的毛髮豎立。

縱觀網綜,臺綜,細數文化類節目崛起有那些代表?

ps,見字如面已出兩季

最後,介紹一檔網綜《圓桌派》

這是一檔真真切切的聊天節目,竇文濤主持,叫上三倆好友,圍繞某一個問題進行天南海北的談話,也許還會有錯誤的觀點,也有不善言談的人,但是節目都沒有刪去,就是呈現在你的面前,對不對,你說了算。也不會讓嘉賓故作活潑,故作深沉,就是他們本來的樣子,也許,一期下來,有的人說的很多,反之,有的人很少,這就是大家談話中的樣子啊。有老師,有明星,多樣化,而且,那個談話的房間真的很雅緻。

縱觀網綜,臺綜,細數文化類節目崛起有那些代表?

縱觀網綜,臺綜,細數文化類節目崛起有那些代表?

我的言語也表達不出來,但是,這真的是一個可以讓你沉下心的好節目,看看那些網絡的流行詞,看看為什麼會這樣子。

縱觀網綜,臺綜,細數文化類節目崛起有那些代表?

最後,小編說一句,因本人能力有限,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