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電信運營商深夜集體發聲 你的「不限量」套餐還好嗎?

上週末,關於隔壁家用戶能否看上世界盃直播的話題,引得三大電信運營商一場“相愛相殺”。實際上,對於運營商而言,類似的市場競爭在所難免,但是,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企業,在不少事件上,三大運營商也會步調一致地集體表態、發聲。

三大電信運營商深夜集體發聲 你的“不限量”套餐還好嗎?

三大電信運營商:移動、電信、聯通

這不,上週工信部要求基礎電信企業規範“不限量”套餐宣傳行為後,11日晚,三大運營商相繼發佈消息予以回應。

其中,中國電信發佈消息稱:

為貫徹落實“提速降費”政策、滿足用戶快速增長的流量需求,中國電信推出了“不限流量型”套餐,大幅降低流量單價,為用戶提供更多實惠和選擇。

此類型套餐的特點是“不限流量、達量降速”:每月用戶可使用的總流量沒有上限;“達量降速”主要是參考國際運營商通用規則,兼顧用戶流量需求、移動網絡容量和網絡使用的公平性。

在上述套餐推廣過程之中,出現了宣傳不規範問題。根據工信部要求,我們已經全面啟動各經營單位的自查與整改工作,重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求進一步醒目明示“達量降速”條款;二是要求進一步規範所有銷售和客戶服務渠道,明確向用戶提示“達量降速”條款;三是要求進一步完善資費公示、用戶流量使用告知和提醒服務。

中國聯通發佈消息稱: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工信部“提速降費”政策要求,中國聯通針對用戶日益增長的手機流量服務需求,推出了冰激凌、互聯網卡等大流量4G套餐產品,大幅降低流量單價。

在部分大流量套餐設計中,為保證網絡安全和網上所有用戶的公平使用權,我公司參考全球運營商通用規則,對使用流量超過一定量的用戶實施降速使用的限制,但仍可保證用戶基本的網絡數據流量使用需要。

根據工信部要求,中國聯通已全面啟動各級經營單位的自查與整改工作,確保在套餐宣傳、資費公示、業務單據中均明確告知用戶。重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規範各檔套餐產品的套內流量宣傳,全面排查大流量套餐宣傳推廣中存在的不規範行為;二是規範各銷售和服務渠道經營行為,在醒目位置向用戶提示套餐的流量、速率等資費條款;三是進一步完善套餐設計,規範資費公示、用戶流量使用告知和提醒服務,切實提升服務水平。

電信、聯通上述官宣發佈時間大約在11日晚8、9時左右,不過,有意思的是,彼時,從官微等途徑均未發現移動的表態,是什麼原因呢?通信君在想,或許是由於移動在不限量套餐上一直較為謹慎,宣傳上也不那麼激進。

然而,套用那句名言,“表態”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中國移動11日晚間10點半左右予以回應,在這份回應中,中國移動稱:

為貫徹落實國家“提速降費”政策,滿足用戶快速增長的流量需求,中國移動近期陸續推出了“任我用”、“移動王卡”和“全球通尊享計劃”等一系列大流量套餐,大幅降低國內及國際漫遊流量單價,為用戶提供更多實惠和選擇。

在我公司推出的部分大流量套餐中,採用了“不限流量、達量降速”的規則:每月用戶可使用的總流量沒有上限;當用戶每月流量達到一定使用量後,網絡接入速率自動下降,且不收取用戶套餐外費用,讓用戶可以放心消費。

根據工信部要求,我公司近日已啟動了所屬各單位的自查與整改工作,重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求進一步規範套餐包含流量的宣傳,對於採用了“不限流量、達量降速”規則的套餐,在媒介宣傳材料中明示“達量限速”等條款;二是要求進一步規範銷售和客戶服務渠道,在套餐銷售和客戶服務過程中,向用戶明示相關限速條款;三是要求進一步完善資費公示、用戶流量使用告知和提醒服務。

通信君注意到,回應末了,三大運營商都不忘再次表態,電信、聯通稱,歡迎廣大用戶和社會各界對我們的工作進行監督和批評;移動也表態稱,將不斷優化產品設計和服務流程,切實提升服務水平。

另據稍早前的消息,6月7日,針對基礎電信企業“不限量”套餐隱藏限制條款等宣傳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司局組織召開會議,明確提出有關要求:

一是要求企業提高認識。在企業提供經營服務過程中,始終從用戶需求角度出發,進一步提升服務意識,切實增強用戶的獲得感。

二是要求企業規範宣傳。要高度重視當前“不限量”套餐宣傳中存在的問題,全行業立即開展自查工作,切實規範此類套餐的宣傳推廣行為,不得誇大宣傳,對於限制條款要標示醒目。

三是要求企業舉一反三。要進一步規範經營行為,營銷宣傳時要做到真實、準確,實行明碼標價,對資費方案限制性條件以及有效期等需用戶注意的事項,要履行提醒義務,不得片面誇大或混淆優惠幅度,確保用戶明明白白消費。

四是要求企業強化服務。要完善套餐設計,重視用戶體驗,探索更加符合用戶需求的資費模式,加強資費公示,完善用戶流量使用告知和提醒服務,切實提升服務水平。

會上,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均表示將嚴格落實會議要求,立即開展自查,規範宣傳經營行為,確保用戶明明白白消費。

第一時間掌握通信、科技圈的熱點事件

歡迎關注通信資本論(微信ID: telecom_tech_capita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