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转向单抗之后,丽珠集团还会像曾经那么好吗?

主营转向单抗之后,丽珠集团还会像曾经那么好吗?

近日,听闻丽珠单抗完成A轮融资,忍不住吐槽一下;

丽珠集团,久闻大名,却一直没操作过,只是因之买卖过健康元(健康元是丽珠集团大股东);

一、 就目前看,主营业务还是不错的, 下面是截至2017年,丽珠集团的主营构成及变化:

制剂药品销售收入 57.47 亿元( +8.20%),增长主要来自于促性腺系列亮丙瑞林和消化道系列艾普拉唑放量增长以及原料药板块快速增长。

1、促性激素领域产品实现销售收入 13.44 亿元(+13.92%),其中亮丙瑞林继续高速增长,实现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 40.28%,促卵泡激素实现收入5.50亿元,同比增长1.05%,消化道产品销售收入9.78亿元(+36.19%),其中艾普拉唑实现收入4.28亿元(+50.47%)雷贝拉唑1.62亿元(+56.68%)

2、原料药板块21.03亿元,同比增长 21%

3、参芪扶正收入端实现 15.73 亿元( -6.32%),预计销量尚偏稳定,主要受招标降价影响。

4、鼠神经因子实现收入 5.17 亿元( +5.28%)。

5、心脑血管以及抗微生物药物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99亿元和4.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9.24%和 16.29%。

整体看,业绩还是不错的,要不也不会每股分两块钱(税前);下面是没那么好的地方,主要是在单抗的研发进度方面,尤其是在公司将单抗做为未来主要发展方向的情况下;

二、废话少说,直接上图上真相;下图是丽珠集团单抗产品储备:

主营转向单抗之后,丽珠集团还会像曾经那么好吗?

1、抗TNF-α单抗(重组人源化抗人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国内在研较多,且绝大部分处于临床三期,丽珠集团研发进程落后

2、人鼠嵌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国内有17个国内药企申报抗CD20单克隆抗体,其中复宏汉霖(复星医药)、信达生物制药、神州细胞工程有限公司进展较快,处于临床三期,丽珠集团处于临床一期,研发进程落后

3、抗Her2单抗,目前尚无国产产品上市,进展较快的企业有百奥泰、复宏汉霖、嘉和生物,均处于临床三期,丽珠集团处于临床一期,研发进程落后

4、抗PD-1单抗,恒瑞医药、君实生物、百济神州等,处于临床三期,丽珠集团处于临床一期,研发进程落后

5、抗RANKL单抗,泰康生物处于领先地位

总之一句话,

单抗产品研发进程慢创新药不是别的,最怕落后

三、 另一个板块:微球,反倒是值得一提;

微球为药物溶解或分散于高分子材料中形成的微小球体或类球体。

微球注射剂是缓释剂型的重要分支,能显著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显著减少用药次数、显著改善患者的顺应性。更重要的是一些微球制剂能够保护封装的药物——特别是多肽蛋白药品,能防止这些药品在体内过早降解;在精神药品领域微球制剂还能防止药物的滥用。

微球虽然说不是什么新技术,但确有其优势之处A股微球相关投资标的只有丽珠集团,另外新三板有个圣兆药物,港股有家绿叶制药

丽珠集团的产品为醋酸亮丙瑞林微球,主要适应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下面是一些数据信息;

主营转向单抗之后,丽珠集团还会像曾经那么好吗?

丽珠集团产品市占率第二

主营转向单抗之后,丽珠集团还会像曾经那么好吗?

主营转向单抗之后,丽珠集团还会像曾经那么好吗?

四、同时,公司业务还涉及体外诊断

1、体外诊断,2017年该板块实现收入6.4亿,检测产品包括HIV抗体诊断试剂、肺炎支原体抗体诊断试剂、霉素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等。

2、液体活检平台,是基于以非固态的生物组织(首要是血液)中取样并分析的技术,可以用来跟踪肿瘤、突变等,可以应用在肿瘤诊断、产检以及心脏病诊断,该板块未商业化。

总结一句话:好公司、好股票,布局单抗落后,将之做为主要发展方向,未来堪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