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三友疑案

民間故事:三友疑案

知府何畏清正廉潔,大眾稱他何清天。他有兩個得力的幕僚,一個叫張才,一個叫李賢,他倆都是何畏的同窗。

何畏在京城熬了幾年,放了知府的外任後,出重金聘張才、李賢來做幕僚。三人常常日同飲夜同榻親如兄弟。

一回何畏陪眾官員喝酒,席上誇耀兩個幕僚精明強幹。眾官中有人心懷不軌,故意離間說:“知人知面不知心,再好的朋友,你也得防一手啊!”

何畏回來越想越覺得同僚說得有理,今日的朋友,可能是明天的敵人,如果碰到哪個對頭挖牆腳,重金收買他們,他倆能不能堅持操行呢?何畏想試試張才、李賢。傍晚回衙,何畏備下酒席,請張才、李賢暢飲,酒後學“劉關張”夜間同榻。睡覺時,何畏悄然拿一張五百兩的銀票塞進枕底,故意留個票角顯露,偽裝酒醉打鼾,半閉著眼竊視張、李見到五百兩銀票的情形!

何畏雖有酒量,但一日飲了兩頓,酒力催人困,撐到深夜竟真睡過去了。

清晨起來,何畏把銀票的事忘到狗頭國了,用過早膳聽堂鼓聲聲,想是有人告狀,就帶著張、李上堂理事。理了一上午公事,何畏甚是疲乏,回衙吃過飯又送老母親返鄉。

何畏老母今年滿六十三,數月前接來衙門做壽。住了一段日子老母思家,何畏組織轎馬送太夫人回鄉。他帶著張才、李賢,送母十里長亭,歸來日落西山。

直到睡覺時,何畏才記起銀票的事,急挪枕頭,卻哪見銀票影兒?想找張、李兩人責問,轉念想怕是他們見床上銀票代為撿起不日償還也未可知,就暫時按下不表。

過了三日,見兩人沒有還銀票的姿態,何畏有些煩了,把張才、李賢傳到跟前,拐彎抹角地問:“你們前晚陪我同榻而睡,可曾見一件要緊之物?”

兩人齊說:“前晚同榻睡到天明,早晨隨兄上堂理事,沒見緊要之物!”

何畏心裡好笑,暗想到了這個時分,還不說真話,就把在枕底放了銀票的事說了出來。

張才、李賢大吃一驚,何畏笑說:“二位賢弟,哪位替愚兄撿到,償還愚兄就是。”張才、李賢面面相覷,都說:“沒撿到!”

見兩人推得潔淨,何畏氣憤說:“二位人品,愚兄肯定信任,只銀票是我親塞枕底,現在著實不見了。此屋是府衙重地,除了本府和二位,他人絕不敢私自進來,難不成銀票自己飛了?”

張才、李賢一齊跪下,張才向天發誓:“蒼天在上,我若拿了銀票,一月之內暴死!”李賢指地發願:“地神聽好,我若拿了銀票,天打五雷劈!”

聽張才、李賢發毒誓,何畏又覺得有些過火,畢竟是自己不信任他人,拿銀票打聽在先,就打住話頭說:“好了,是愚兄惡作劇,試二位賢弟的!你們人品我心裡有數,不要放在心上了。”

張才、李賢這才放心告辭而去,何畏悄然組織心腹監督張、李兩人。誰知半月後,張才竟無疾暴亡,何畏怕他遭人謀害,令仵作細心驗屍。仵作道:“驗得張才死前曾飲點小酒,上床入眠安詳而亡,身上無中毒痕跡,也無撕打傷痕,應是無病而終!”整理張才遺物,發現一張五百兩值的銀票,票底印有“蜀郡集賢錢莊通兌券”字樣,何畏丟的銀票,正是“蜀郡集賢錢莊的通兌券”!看來,銀票是張才偷的,在自己強逼下,他指天發毒誓,現在果遭報應暴亡!真是舉頭三尺有神靈,誓願不能隨意發啊!

何畏查出小人放下心來,想到張才往日給自己辦了不少事,就把他風景掩埋後山老柿樹下,並叮嚀知情人禁絕再提偷銀票的事!

下篇:力揭本相各人釀悲劇

張才滿“頭七”的第二天,何畏堂上審案不見李賢上堂,派人後衙去請,說李賢跌了一跤,摔得頭破血流、不能起床。何畏放下公事去看李賢,見他頭上包著棉布,臉上一片烏青,身上傷痕累累,兩眼黯淡無光,通身蜷縮顫慄。

何畏想剛失掉張才,李賢又受重傷,這衙門的事兒,全落在自己身上了,忍不住鬱鬱寡歡起來。

這幾天,天空一直烏雲密佈,悶雷聲聲,到了傍晚,俄然驚雷滾滾、閃電如鞭,傾盆大雨傾盆而下。何畏帶衙役查看水況,忽聽後院幾聲驚叫,跑出個不修邊幅的瘋子驚喊:“張兄,我錯了,我不是故意要害你——”

何畏一看這人,正是受傷的李賢!他跑出二門跟何畏撞個滿懷,嚇得雙膝跪地道:“大人,李賢有罪,李賢有罪!”

見李賢驚恐萬狀、瘋癲異常,何畏叫衙役把他抬到後堂讓他講出來龍去脈……聽完李賢陳說,何畏才知銀票之事另有彎曲:

本來,李賢早就發現張才藏有五百兩值銀票一張!

張才、李賢同住一屋,兩人親如兄弟互不防範。李賢滴酒不沾,張才貪點小酒。正午,張才獨自上街喝酒,李賢有朋友蒞臨,留在房正午睡。李賢讓朋友睡己床,他睡張才的床上,覺得張才的枕頭很硬,挪開枕頭見枕底有一木匣,翻開木匣發現一張五百兩值銀票。

李賢愛惡作劇捉弄人,見張才將寶貴東西隨意放枕下,就藏在身上讓張才回來不見銀票著急一場,再還給他。可一連三日,張才沒開匣子,李賢也泰然自若,跟他耗著。

第三天,何畏把他們找去,說出丟掉銀票之事,逼得兩人發毒誓表潔白。其實,李賢暗想銀票定是張才所偷,本想當場揭露,可銀票現在自己身上,如果張才死不承認反咬一口,自己跳到黃河也洗不清啊!

李賢清楚何畏不會善罷甘休,若在自己身上搜出銀票,惹官司坐牢事小,這輩子名譽掃地事大啊!回想張才發的毒誓,李賢心裡一亮,暗想知府堅信神靈,何不在“毒誓”上動點腦子,讓張才無疾暴亡,再將銀票悄然塞回木匣,自己不就潔白了?

李賢當年跟江湖郎中做過生意,得知有種叫“屍龜”的毒蟲,能讓人無疾而死,死者全身無中毒痕跡,只眉間露個小紅點。所以便找到“屍龜”研成粉末,他知張才貪幾口小酒,便把藥悄悄灑到酒裡。張才死後雖眉間露個小紅點,但誰也沒注意到,都錯認他是發毒誓受的報應……

李賢謀殺老友,被判死刑押在獄中,不久竟暴亡。何畏失掉兩個朋友,鬱悶成病,請假回家調理。

一天,何畏陪老母吃飯時,老母俄然想起一件事,說:“兒子,你已為官,怎樣還不當心,太粗枝大葉!”

本來,那日老母要回家園有點依依不捨,老早去看兒子,哪知兒子和幕僚早已上堂理事。她走到兒子臥房,見榻上零亂,就給兒子拾掇,看到枕下顯露一張銀票,撿起一看是張五百兩值的通兌券,暗想這麼大數意圖銀票,隨意放在床上,如果丟掉丟失不小。她收好銀票預備交給兒子,不想忙了半響,竟把銀票忘記了,回家後才想起,又想兒子公事繁忙不便打擾,爽性等他春節回家再說……

何畏接過銀票直叫苦,本來張才偷銀票也是委屈的!後來才知匣中那張銀票,是張才幾年的薪水,本存於集賢錢莊後拿回的。不想因老友何畏的猜忌,而惹來橫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