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深夜食堂》”

当下这个时节,如果问你晚上有什么不可或缺。

是酒?是球?都对。但有酒有球之余,更重要的,是串!

最近就有一部刷爆了朋友圈的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堪称这个夏天的最佳撸串伴侣。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深夜食堂》”

这部片,千万别在饿的时候看,因为就算你已经吃饱了,也很难抵挡住来自屏幕另一头“肉欲”的诱惑。

“撸串”是一件很有中国特色的事情,不管东南西北的饮食差异有多大,一说起串,前一秒还在对峙的甜咸党也立马站到了同一条战线上。“串儿”在中国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却又各具地方特色。

《人生一串》所展现的,正是你所熟悉的烤串之外的无限可能。

摄制组走访了30多个城市的500家烧烤摊,选出了当地最有代表性的烤串进行拍摄。最后的片子总共分为6集,每集围绕一个主题展开。

看了前两集“无肉不欢”和“比夜更黑”,发现这部纪录片最大的看点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整部影片自带的摇滚暗黑气质,在之前的美食片里十分少见。

有了之前《舌尖》定下的基调,美食纪录片走的大多是“舌尖体”的路子,而比起央视爸爸的一本正经,《人生一串》非常难得的保留了烤串必须要有的人间烟火气。

旁白的声音虽然没有李立宏老师的浑厚,但沧桑中自带几分撸串老炮儿的气质,与整部片的摇滚范儿更搭。

片头就给人一种旺角黑夜的感觉,多少场撸串的局,就是从这样的夜晚开始的。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深夜食堂》”

而这位小哥哥可以说很抢台词了,不知道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我在外面想家的时候,除了想我妈,就是想这个——想吃肉!那么大一坨坨的肉!”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深夜食堂》”

风格的接地气不影响制作上的走心,片子的成色完全配得上“精良”二字。

虽然讲述的食物是街头巷尾、市井里弄的烧烤摊,但摄影绝对不马虎,而这也是一部美食纪录片要想做的深入人心的必备技能。

比如第一集一开篇提到的凉山带皮小猪肉,在炭火上烤的滋滋冒油,让人边看边恨不能立马撸上几串解解馋。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深夜食堂》”

第二集的“比夜更黑”堪称黑暗料理界的摇滚重金属,重口味的画面让不少妹子在片头部分就望而却步。

如果说刚开始的烤蚕蛹还能勉强让人接受,那后面接二连三挑战极限的画面简直把人震得东倒西歪。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深夜食堂》”

烤蚕蛹算什么,烤扑棱蛾子了解一下?蛾子直接撕了翅膀穿到竹签上,烤出来外酥里嫩。这玩意,只有东北才有,其他的地方无福消受。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深夜食堂》”

然而,这还不是蚕最绝的吃法,介于蚕蛹和蛾子之间的烤青蚕,才最让我大开眼界。绿色的蚕“噗呲”一下直接挤去里面的汁液,剩下了一层“蚕皮”。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深夜食堂》”

烤蚕吃的就是外面这层酥脆的蚕皮,需要小火慢烤,考验耐心。别害怕,这道烤蚕皮一般人根本吃不到,属于老板的隐藏菜单,想吃得靠套近乎。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深夜食堂》”

两广地区的饮食口味向来放荡不羁,如果要给这一集颁发个“黑暗料理之王”的头衔,我会毫不犹豫的投给广西百色。

百色的烤猪眼和烤猪鞭一出,前面的烤蚕、后面的烤脑花全都不叫事儿了。

烤之前的猪眼简直能给恐怖片当海报。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深夜食堂》”

有这么多眼睛看着,你慌了么?

美拉德反应是一切肉类的化骨绵掌,烤好的猪眼也没有那么惊悚了,还有一种日式烧鸟即视感。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深夜食堂》”

而烤猪眼之所以让人痴迷,就是那咬下去“爆浆”的口感——吃过很多爆浆的食物,从来没想过这个“浆”还可以是“眼浆”的浆,配上旁白一句“心急吃不了热眼睛”,暗黑气质达到巅峰。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深夜食堂》”

当然,身为烧烤之城的徐州绝对不会同意黑暗之王属于百色,在烤羊球面前,腰子都成了小清新。据说羊球的口感像豆腐一样软糯弹嫩,口感醉人。

什么,你还没猜到羊球是什么?那我只能以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来启发你:据说这世界上,好吃的都是性器官……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深夜食堂》”

作为一个三代遗传的吃货,特别想说,虽然观看制作过程是件挺考验人的事,但烤出来的串串都还挺有食欲啊。吃货的人生,突然就有了新的奋斗方向。

《人生一串》覆盖了全国各地的烧烤特色,流着口水看片之余,也能get到南北人民在烧烤这件事上存在的差异。对于烤串本身的切入角度,是本片的另一大看点。

食物往往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性格。北方人的豪放与南方人的精细在烤串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北方人讲究大口吃肉的豪放。

论烤肉,新疆是全中国的启蒙者。尉犁人的罗布羊,不用过度调味,只撒一把粗盐便能激发出羊肉的鲜美。红柳枝也是无形中的调味料,砍下即用,跟城里的新疆馆子打着“红柳烤串”却香气殆尽的树枝完全是两码事。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深夜食堂》”

而南方人的精细让烤串多了几分滋味。串小、味重、擅用辣椒是南方烤串最大的特点。

虽然每串上只有两三块肉,但动辄50串起点的架势,也丝毫不会影响到食客的兴致。

食物讲究因地制宜,北方爱吃羊肉,而在云南昭通,牛肉小串才是主打。这种在当地称作“把把烧”的小串,用卤料腌制,大火快烤,最后撒上干辣椒。

对于像我这种吃惯了用孜然调味的羊肉串的北方人,是一轮全新的诱惑。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深夜食堂》”

吃过牛羊猪,当然还少不了烧烤里的一大重要门类——海鲜。

新鲜烤生蚝的滋味,沿海地区的人民最懂。湛江的碳烤生蚝,加蒜茸吃属于普通吃货级别,当地人会推荐你酱油与芥末调成的蘸汁,最能衬托出生蚝的鲜甜。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深夜食堂》”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深夜食堂》”

看《人生一串》,你会特别忙碌,一边忙着流口水,一边考虑是不是要点一单外卖串,还得赶紧记下片子里一闪而过的店名。

真实的“人生一串”每天都在你的身边上演。撸串的本质是一种陪伴,是朋友的交心、情人的耳语,没有烧烤摊的城市,似乎就缺少了一点人间烟火。

恐怕没有人反对,烧烤摊,才是中国人共同的深夜食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