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鄙視鏈,你服嗎?

最近有個話題,大學鄙視鏈,熱度一直高燒不退,問題已經不是是否存在了,而是變成了你服不服!

所謂的大學鄙視鏈,就是職場招聘時候深埋在你我心中但都不說破的,關係到選擇用工,利益衝突的大小關係鏈,用符號表示為:清北>985>211>普通一本>二本>三本>專科>高職。

高校鄙視鏈,你服嗎?

自秋招開始,類似於“企業區別對待重本、雙非學生”的負面新聞不絕於耳。鬧得沸沸揚揚的蘇寧HR事件和一篇熱搜文章《對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將“高校鄙視鏈”這個話題推向了風口浪尖。國內的高校等級,在部分人眼裡,是個等級森嚴的階梯制度:下面的人,永遠都不可能上去;即使勉力上來了,那也是個根基不穩的渣渣。在這種觀念裡,本科一紙文憑,不僅決定了學生剛畢業的身價,似乎還框死了他們未來。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前段時間,一篇題為《對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的文章在朋友圈掀起了軒然大波。起因是一個叫丁鵬的北大中文系研究生,因為本科來自一個默默無聞的三本院校,遭到了身邊人的非議和嘲諷:“北大的生源竟然差成了這樣”。正因為這樣的尷尬,於是,丁鵬發出了關於“高校鄙視鏈”這一話題的感嘆和反思。

而這幾天,長安汽車在重大宣講會時的問答環節也同樣引起了頗多爭議。針對同一個崗位,但是人事部卻給出了清華北大15k*15;北航北理9k*18;211院校6k*15這樣不同的薪資待遇。臺下立即有重大學生蹭得站起來,怒懟人事部:憑什麼同一檔次的985,工資卻不一樣?為什麼重大學生工資比其他985低?是不是看不起重大?臺上的人力副部長綠了臉說:“我是川大的,分比重大高,所以其他分高的同學開的工資高也是正常的……”

這位HR的回答,既沒有否認同學質疑的“不公平”,也沒有說出薪資差異的根本原因,而是理所當然得搬出了“高校鄙視鏈”這套理論,告訴大家:“你們學校沒有人家的好,工資就自然比人家的低。”HR理所當然的態度讓我想起了最近同樣引起爭議的小花趙麗穎。就在上個星期,趙麗穎、劉嘉玲、baby三人為迪奧《愛的傳遞》錄製了一段英語視頻,於是不少人開始把三個人的英語發音拿來做對比。在這個視頻裡,發音最標準的當然是劉嘉玲。Baby也說得比較流利通順,對比之下,趙麗穎的英文水平確實是弱了一些。於是乎不少網友開始拿出中專學歷的趙麗穎嘲諷說事。

嘴上說著學歷不限的名企,篩選簡歷的時候卻很誠實。前段時間蘇寧在廣東舉辦校招宣講會的時候,其HR就明確提出了管培生只要985/211的本科畢業生的硬性要求。廣東工業大學和廣東技術師範學院都是二本院校,致使部分投遞蘇寧管培生的學生原來計劃投遞管培生的計劃落空,最終只能面試經理崗位。一個在國企呆過幾年的“老油條”朋友,也告訴我過這樣一個業內人心照不宣的“職場潛規則”:給應屆生或者實習生開薪酬時,往往都要按照本科學校來區別對待。“寒門再難出貴子”這樣的言論讓很多人心安理得的將“高校鄙視鏈”作為自己不努力的藉口,現實這麼殘酷,我出身又不好,自然比不過別人。於是,不管是生源質量,還是教育資源,還是學生的自我優越感,似乎更加坐實了這條”高校鄙視鏈“的存在:每一種解釋都有著同等的可能性,但是如果不是做做準備而已,而是作為一次調查探討所得出的結論,那麼,每一種解釋都不會揭示歷史的真理。鄙視鏈完全被粉碎的那一天不會太快到來,但在那之前,可以選擇批判,可以選擇嘲笑,可以表達不滿,但請不要把它作為不努力的藉口,畢竟成功從來不是說說而已。

高校鄙視鏈,你服嗎?

換個角度看,有人出生時就含著一把金湯勺,意味著能受到更好的教育,接觸到更多的人脈,擁有更寬闊的眼界。獲得高學歷對於“貴子”們來說也相對更加容易。但請深思;拔苗助長是福嗎?某天,有位家長很煩的說起心事,兒子在國內某非常著名企業工作,本科。當年進入企業時,各種幸運。。。而現在,身邊大把名校生不說還碩士以及名校博士也不稀奇(有錢的企業,招人就是任性啊,誰讓人家付得起高薪呢)。兒子的壓力非常大,工作壓力+精神壓力,還有一個無法說出來的壓力就是,一旦離開這家企業,未來,真不知道在哪裡。當一個人在一個很大的平臺看到許多風景後,意味著也許高不成低不就的選擇困難,所以,心態要放好,而真的走出去,意味著,必須用更大實力證明自己,像這種在國企工作的,真的沒得專業技能,可以讓你離開這個企業混口飯吃。

如果是名校畢業的,n年後還混得背,我想不會把學校掛嘴邊,而是不好意思提自己的畢業學校。現在據說有些抑鬱的人開始多了,估計都是比出來的,和自己比,不要和別人比,花有百媚千紅,人有風情萬種,各行各業個個個層次都有人幹,如果都想走到社會頂端,那肯定壓力大,還是順其自然好,努力了,自己不遺憾了,就是最好的結果。無論你服不服,我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