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导弹被拦截70%,仅是“防空识别区”以外的“潇洒”?

特朗普的导弹被拦截70%,仅是“防空识别区”以外的“潇洒”?

当地时间14日凌晨,叙利亚遭到来自美英法三国100多枚导弹的袭击。这是继去年4月对叙政府军目标采取军事打击行动后,美国再次向叙利亚发动空袭。理由则跟以往如出一辙,为了“报复”叙政府对反对派控制区进行所谓的“化学武器袭击”。叙利亚战争已经打了7年,每一次叙利亚军取得优势,美国就会以“化学武器”为由制造事端,形成了“有趣”的“化武定律”。美英法的这次袭击是在没有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悍然发动的,“秀团结不论事实”的西方逻辑再一次昭然若揭,而联合国的权威又一次被全然藐视。

特朗普的导弹被拦截70%,仅是“防空识别区”以外的“潇洒”?

“弹无虚发”还是70%被拦截?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消息,俄罗斯国防部表示美英法三国共发出导弹103枚,叙利亚军方第一时间给出的导弹发射数量是110枚,其中71枚被叙军方成功拦截。俄罗斯国防部方面称“美英法导弹打击的叙利亚机场未受损”。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消息,俄武装力量总参作战总局局长鲁茨科伊称甚至还列举了部分叙方拦截导弹的具体位置,鲁茨科伊在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称:"打击目标包括叙空军航空基地,客观观察的数据如下。4枚导弹袭击杜瓦利机场--全部被击落。12枚打杜美尔机场,全被击落。布雷机场18枚,全被击落。沙伊拉特机场12枚,全被击落。机场均未受损。"鲁茨科伊还说,射向未使用的梅泽机场的9枚导弹中的5枚被击落。此外,射向霍姆斯机场的16枚导弹中的13枚被击落,同时未观察到霍姆斯机场严重损坏。而美国联合参谋部主任麦肯锡对俄罗斯的数据存疑:“发动打击时的那天,美国并没有发现叙利亚周边有俄罗斯防空体系的存在。”特朗普也在自己的推特中表示获得“获得巨大成功”。大规模的导弹袭击并没有扭转美国在叙利亚战场上的颓势,袭击后不到24小时,叙利亚宣布全面解放“东古塔”,这也是叙利亚政府军所取得的又一个重要胜利。

特朗普的导弹被拦截70%,仅是“防空识别区”以外的“潇洒”?

仅是“防空识别区”以外的“潇洒”?这次袭击的战果各方都要进一步去评估,虽然特朗普声称“大功告成”“弹无虚发”,目前情况看,其实并没有取得多少实际效果。美国错过了袭击的最佳时间,在美国犹豫过程中,有价值的设备都已经转移,仅仅是少数平民受伤和一些设施的损坏,各个机场几乎完好无损,这与百余枚价值百万美元的”战斧”导弹的总价值相去甚远。此次袭击有意避开俄罗斯的“防空识别区”,而在过去的战争中,美军往往在开战之初就动用电子战飞机压制敌方的雷达,并且发射大量的反辐射导弹对敌方的雷达进行硬杀伤,美国此次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俄罗斯在叙利亚也驻有防空导弹和航空兵。如果美国对叙利亚进行电子杀伤很容易对俄军形成误伤,从而引发美俄直接冲突。这次攻击美国并没有大量发射反辐射导弹压制叙防空网,战斧巡航导弹被叙利亚大量拦截也就在所难免了。据报道,叙利亚政府军击落大量导弹竟然凭借的是老旧的苏联防空系统,2014年叙利亚曾经想购买俄罗斯的S300防空导弹,最后在西方的反对下没有买成,估计老旧的防空系统是在“外力”的帮助下实现了诸如电子和导航设备等方面的快速升级。

(大马士革上空)

(铠甲S1弹炮合一防空系统是叙利亚政府军手中最具威胁性的防空武器,俄罗斯向叙利亚提供了约40套‘铠甲-S1'弹炮合一防空系统,俄罗斯装备都没多久,曾经在拦截袭击机场的无人机的时候有过表现,之前疑似以色列F-15向着叙利亚T-4机场发射导弹,发射八枚被拦截五枚,有说法就是铠甲-S1的功劳。)

(叙利亚士兵竖起中指,背后为打下战斧的老旧山毛榉)

(叙利亚“山毛榉M2E”地对空导弹发射和雷达车(Telar)的控制面板,字条上写着“叙利亚的每一个人都已经准备好了”,可以看到发射面板上的发射按钮保护盖已经打开,红色的发射按钮已经露了出来,显示随时可以发射。)

特朗普的导弹被拦截70%,仅是“防空识别区”以外的“潇洒”?

(美式战斧导弹被击落的残骸)

叙利亚战争未来的趋势。在美国即将撤军的情况下,俄罗斯联合伊朗、土耳其占据明显优势已经成为较为固定的态势。据有关报道,美国7年来在叙利亚战场上投入了大约7-10万亿美元,而取得的效果却与投入不成比例,美国对中东的影响力下降是不争的事实。特朗普虽然把责任推给了奥巴马,但仍然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有意从“花大钱无收成”的叙利亚“抽身”,未来美国在叙利亚继续加大投入的可能性不大,进一步投入地面军队的意愿也不强,但很可能会加强空中打击的力度,进而保住在叙利亚的“既得利益”,不能排除美国再次发动空袭的可能性。未来叙利亚政治蓝图的描绘仍然是由俄美主导,美俄都会尽量避免直接对抗。叙利亚局势并没有恶化,没有改变向着政治解决的大方向。

特朗普的导弹被拦截70%,仅是“防空识别区”以外的“潇洒”?

(部署在叙利亚的被认为世界上最好的防空系统-S400后面能看到一部铠甲-S1,中国已经拥有S-400)

美国主导的这次袭击实际上是不利战局下的“反击”,在即将撤军的情况下,拉拢住盟友,既可以为美国即将到来中期选举服务,也可以有效转移国内“通俄门”调查的视线。对华发动贸易战、经济制裁俄罗斯等动作使得特朗普的国内支持率有所上升,特朗普尝到了“甜头”,而再次发动大规模的导弹袭击有利于塑造特朗普“超强总统”的形象。整体上期待利用中期选举打破当前美国政治中两党高度势均力敌的局面,以摆脱当前特朗普被处处受制的尴尬局面。从特朗普的角度看,这次大规模的袭击是“聪明的战术之举,一举数得”,有利于自己的支持率和寻求连任,但是从长远看,付出的却是美国公信力下降的“战略代价”,这也是美国政治无法逾越的怪圈。

(王晓伟 华语智库高级研究员,感谢许启启老师对该文的贡献)

2018.4.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