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飛彈被攔截70%,僅是「防空識別區」以外的「瀟灑」?

特朗普的導彈被攔截70%,僅是“防空識別區”以外的“瀟灑”?

當地時間14日凌晨,敘利亞遭到來自美英法三國100多枚導彈的襲擊。這是繼去年4月對敘政府軍目標採取軍事打擊行動後,美國再次向敘利亞發動空襲。理由則跟以往如出一轍,為了“報復”敘政府對反對派控制區進行所謂的“化學武器襲擊”。敘利亞戰爭已經打了7年,每一次敘利亞軍取得優勢,美國就會以“化學武器”為由製造事端,形成了“有趣”的“化武定律”。美英法的這次襲擊是在沒有得到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悍然發動的,“秀團結不論事實”的西方邏輯再一次昭然若揭,而聯合國的權威又一次被全然藐視。

特朗普的導彈被攔截70%,僅是“防空識別區”以外的“瀟灑”?

“彈無虛發”還是70%被攔截?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俄羅斯國防部表示美英法三國共發出導彈103枚,敘利亞軍方第一時間給出的導彈發射數量是110枚,其中71枚被敘軍方成功攔截。俄羅斯國防部方面稱“美英法導彈打擊的敘利亞機場未受損”。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俄武裝力量總參作戰總局局長魯茨科伊稱甚至還列舉了部分敘方攔截導彈的具體位置,魯茨科伊在新聞發佈會上對記者稱:"打擊目標包括敘空軍航空基地,客觀觀察的數據如下。4枚導彈襲擊杜瓦利機場--全部被擊落。12枚打杜美爾機場,全被擊落。佈雷機場18枚,全被擊落。沙伊拉特機場12枚,全被擊落。機場均未受損。"魯茨科伊還說,射向未使用的梅澤機場的9枚導彈中的5枚被擊落。此外,射向霍姆斯機場的16枚導彈中的13枚被擊落,同時未觀察到霍姆斯機場嚴重損壞。而美國聯合參謀部主任麥肯錫對俄羅斯的數據存疑:“發動打擊時的那天,美國並沒有發現敘利亞周邊有俄羅斯防空體系的存在。”特朗普也在自己的推特中表示獲得“獲得巨大成功”。大規模的導彈襲擊並沒有扭轉美國在敘利亞戰場上的頹勢,襲擊後不到24小時,敘利亞宣佈全面解放“東古塔”,這也是敘利亞政府軍所取得的又一個重要勝利。

特朗普的導彈被攔截70%,僅是“防空識別區”以外的“瀟灑”?

僅是“防空識別區”以外的“瀟灑”?這次襲擊的戰果各方都要進一步去評估,雖然特朗普聲稱“大功告成”“彈無虛發”,目前情況看,其實並沒有取得多少實際效果。美國錯過了襲擊的最佳時間,在美國猶豫過程中,有價值的設備都已經轉移,僅僅是少數平民受傷和一些設施的損壞,各個機場幾乎完好無損,這與百餘枚價值百萬美元的”戰斧”導彈的總價值相去甚遠。此次襲擊有意避開俄羅斯的“防空識別區”,而在過去的戰爭中,美軍往往在開戰之初就動用電子戰飛機壓制敵方的雷達,並且發射大量的反輻射導彈對敵方的雷達進行硬殺傷,美國此次並沒有這麼做,因為俄羅斯在敘利亞也駐有防空導彈和航空兵。如果美國對敘利亞進行電子殺傷很容易對俄軍形成誤傷,從而引發美俄直接衝突。這次攻擊美國並沒有大量發射反輻射導彈壓制敘防空網,戰斧巡航導彈被敘利亞大量攔截也就在所難免了。據報道,敘利亞政府軍擊落大量導彈竟然憑藉的是老舊的蘇聯防空系統,2014年敘利亞曾經想購買俄羅斯的S300防空導彈,最後在西方的反對下沒有買成,估計老舊的防空系統是在“外力”的幫助下實現了諸如電子和導航設備等方面的快速升級。

(大馬士革上空)

(鎧甲S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是敘利亞政府軍手中最具威脅性的防空武器,俄羅斯向敘利亞提供了約40套‘鎧甲-S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俄羅斯裝備都沒多久,曾經在攔截襲擊機場的無人機的時候有過表現,之前疑似以色列F-15向著敘利亞T-4機場發射導彈,發射八枚被攔截五枚,有說法就是鎧甲-S1的功勞。)

(敘利亞士兵豎起中指,背後為打下戰斧的老舊山毛櫸)

(敘利亞“山毛櫸M2E”地對空導彈發射和雷達車(Telar)的控制面板,字條上寫著“敘利亞的每一個人都已經準備好了”,可以看到發射面板上的發射按鈕保護蓋已經打開,紅色的發射按鈕已經露了出來,顯示隨時可以發射。)

特朗普的導彈被攔截70%,僅是“防空識別區”以外的“瀟灑”?

(美式戰斧導彈被擊落的殘骸)

敘利亞戰爭未來的趨勢。在美國即將撤軍的情況下,俄羅斯聯合伊朗、土耳其佔據明顯優勢已經成為較為固定的態勢。據有關報道,美國7年來在敘利亞戰場上投入了大約7-10萬億美元,而取得的效果卻與投入不成比例,美國對中東的影響力下降是不爭的事實。特朗普雖然把責任推給了奧巴馬,但仍然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有意從“花大錢無收成”的敘利亞“抽身”,未來美國在敘利亞繼續加大投入的可能性不大,進一步投入地面軍隊的意願也不強,但很可能會加強空中打擊的力度,進而保住在敘利亞的“既得利益”,不能排除美國再次發動空襲的可能性。未來敘利亞政治藍圖的描繪仍然是由俄美主導,美俄都會盡量避免直接對抗。敘利亞局勢並沒有惡化,沒有改變向著政治解決的大方向。

特朗普的導彈被攔截70%,僅是“防空識別區”以外的“瀟灑”?

(部署在敘利亞的被認為世界上最好的防空系統-S400後面能看到一部鎧甲-S1,中國已經擁有S-400)

美國主導的這次襲擊實際上是不利戰局下的“反擊”,在即將撤軍的情況下,拉攏住盟友,既可以為美國即將到來中期選舉服務,也可以有效轉移國內“通俄門”調查的視線。對華發動貿易戰、經濟制裁俄羅斯等動作使得特朗普的國內支持率有所上升,特朗普嚐到了“甜頭”,而再次發動大規模的導彈襲擊有利於塑造特朗普“超強總統”的形象。整體上期待利用中期選舉打破當前美國政治中兩黨高度勢均力敵的局面,以擺脫當前特朗普被處處受制的尷尬局面。從特朗普的角度看,這次大規模的襲擊是“聰明的戰術之舉,一舉數得”,有利於自己的支持率和尋求連任,但是從長遠看,付出的卻是美國公信力下降的“戰略代價”,這也是美國政治無法逾越的怪圈。

(王曉偉 華語智庫高級研究員,感謝許啟啟老師對該文的貢獻)

2018.4.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