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爲什麼一直跟唐朝死磕,而不向南拓展疆土?

吐蕃為什麼一直跟唐朝死磕,而不向南拓展疆土?

MOT供圖

吐蕃王朝崛起之前,西藏地區尚處於數十個部落的群毆之中,史料記載這一時期,藏地有所謂“四十小邦”,而後不斷兼併聯合,逐漸形成了十二個勢力較強的部落,史稱“十二小邦”

《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記載,十二小邦中有:“象雄”、“娘惹切喀爾”、“努布”、“娘惹香波”、“卓木南木松”、“幾若江恩”、“巖波查松”、“龍木若雅松”、“雅茹玉西”、“俄玉邦噶”、“埃玉朱西”、“工布哲那”、“娘玉達松”、“達布朱西”、“琛玉古玉”、“”。

如果你仔細點一點,《吐蕃文書》中記載的數量不止十二個,估計當時寫文書的,也分不清究竟哪個是,那個不是,索性全都記上了。

這些小邦中,至少有兩個成為了當時霸主,這就是“象雄”“蘇毗雅松”

。這兩個邦國,一個在西,一個在東,當他們橫著走的時候,本文的主角吐蕃王室悉波野家族,還蝸居在雅礱河流域,打著小旗跑龍套。

不過,隨著悉補野部落連續出了幾個英明神武的君主,當年的兩大巨頭,最後都成了吐蕃盤子裡的菜。等到吐蕃將刺頭都擺平了,拔劍四顧還真有點寂寞。就在這時候,一個洪荒巨獸般的對手出現在面前,這就是大唐。

隨後,唐、蕃就像是兩個絕世高手,在二百年裡,比劃了一百九十多次,但最終誰也沒把對方打趴下。於是,問題就出來了,為什麼吐蕃非要和唐朝死磕,而不去南面捏捏那些軟柿子呢?

其實,吐蕃也不是沒向南拓展過,而是實在不合自己的胃口。

我們先來說吐蕃的東南方向,藏文史料《賢者喜宴》曾有這樣一條記載:“納木巴民王、泥婆羅鑄銅王、孫波鐵王、門域果王等四方之王,收賦稅以進貢稱臣”

這其中,“門域果王、泥婆羅鑄銅王”都在吐蕃南方。

吐蕃為什麼一直跟唐朝死磕,而不向南拓展疆土?

門巴族圖騰

門域,藏族學者一般認為包括門隅、洛渝、下察隅等大片地區。按照現代的地理概念來說,這片處於雅魯藏布江下游崇山密林中的土地,是西藏與雲南交界的區域,現在聞名遐邇的進藏線路“丙(丙中洛)察(察瓦龍)察(察隅)”線,便在下察隅的北部。

“門”在藏文中指地勢低凹、山谷狹窄、被濃密的原始森林覆蓋之地。門隅當地人自稱“門巴”,據說葉蕃三姓—‘略氏”、‘雅氏”、“娘氏”’三姓始祖就是三位來自門地。

吐蕃為什麼一直跟唐朝死磕,而不向南拓展疆土?

門巴族服飾

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葉蕃大相噶爾東贊域松(漢史稱祿東贊,就是去唐朝為松贊求親那位大臣)將洛布和雜嘉,即吐蕃南部日絨地區的部落人眾納入葉蕃治下。之後,這裡一直成為西藏之基本區域。

1656年五世達賴曾派兩名管家協助門巴地區當地酉長管理門隅事務,並查核戶口數量,統計數據顯示共有門巴人三千戶。洛巴人戶與門巴相差不多,兩部人口加在一起應有數萬人。

吐蕃為什麼一直跟唐朝死磕,而不向南拓展疆土?

珞巴族圖騰和服飾

除了門域,尼婆邏(尼泊爾)也是吐蕃的屬國之一。

尼婆邏位於吐蕃西南,當時面積約13萬平方公里,由於地處溫、亞熱帶,較優越的生態環境,使該國物產較為豐富,人口眾多。

《舊唐書》記載,文成公主嫁抵拉薩的翌年(642年),吐蕃藉口尼婆邏王,即“那陵提婆之父,為其叔父所篡,那陵提婆逃難於外,吐蕃因而納焉,克復其位”。也就是說松贊干布在迎娶尼婆邏尺尊公主不久後,尼婆邏便成為了吐蕃的屬國。

相應的《敦煌古藏文歷史文書》也有類似記述:尼婆邏“遂羈屬吐蕃”、吐蕃“並長期駐牙於尼婆邏”。從此之後,大量尼泊爾工匠參與了吐蕃各處工地建築工作,還有少量尼泊爾人在吐蕃軍隊中服役,不過這個種族幹工程不錯,打仗實在不是一把好手,吐蕃可能也看不上他們的戰鬥力。

文獻中,還有吐蕃涉及尼婆邏政務的記載,每年都要派許多尼婆邏背夫去吐蕃服務。這也比較好理解,國王都是吐蕃扶著上位的,再不跟吐蕃一條心,還想不想活了?

吐蕃為什麼一直跟唐朝死磕,而不向南拓展疆土?

赤德祖贊

除了門域與尼婆邏外,悉立國

也是吐蕃版圖的一部分。

赤德祖贊在位時,‘悉立’於公元705年(木蛇年)反叛,709年(雞年)吐蕃出兵生擒‘悉立’國王,從此王權穩固,葉蕃社會安定。《新唐書·西域傳》載:“悉立國,在吐蕃西南,戶五萬,勝兵五萬··…羈事吐蕃。”以5萬戶折算,人口當在20萬左右。如此算來,吐蕃在其南部的管控人口大致在30萬左右。

吐蕃為什麼一直跟唐朝死磕,而不向南拓展疆土?

王玄策出使天竺道路示意圖

除此之外,吐蕃還曾至少兩次對天竺用兵。

第一次是因為唐使王玄策在北天竺被劫,吐蕃幫助唐使找回場子。公元648年(唐貞觀二十二年),太宗皇帝遣王玄策出訪天竺,不成想天竺恰好發生變亂。天竺國內的阿羅順那出兵搶劫了唐朝使團,落荒而逃的王玄策跑到尼婆邏求援,在他的概念裡,沒有回國報冤這個選項,而是堅持自己丟的面子,自己動手找回來。

但尼婆邏並不敢擅自支持王玄策借兵討伐北天竺的請求,他們將此事彙報給了自己的上司吐蕃。得到彙報的松贊干布不樂意了,心裡說:“你個小小的北天竺,竟敢搶劫我老丈人的使臣。要是不管這事兒,我豈不在老婆面前沒面子?”

他直接下令,召集拉薩周邊的衛戍部隊1200人,又令尼婆邏出兵7000全部交給王玄策指揮,出兵教訓天竺。

吐、泥聯軍首戰,就擊敗了擁有戰象的天竺軍隊,阿羅順那大驚,守堅城不出,玄策圍攻月餘。公元648年,茶博和羅城兵潰城破,玄策一路追殺,斬殺印度兵將三千人,印度兵將落水溺斃者超一萬,被俘一萬一千,阿羅順那見大事不妙逃往東天竺。

在東天竺王國,他召集殘兵敗將,並遊說東天竺國王施以援軍,發誓要擊敗王玄策復國。可惜他實在不是個帶兵打仗的材料,他的反攻計劃,又中了王玄策的誘敵深入之計。被誘進伏擊圈後,吐、泥軍隊四面圍攻,阿羅順那全軍覆沒,本人也被生擒活捉。

《新唐書.西域傳》記載,歸降的城鎮聚落達五百八十餘所,未久朝乾託衛城破,中天竺就此滅亡。為此,吐蕃曾立鐵碑於天竺,以定吐蕃“南界於此”

吐蕃另一次用兵南方是在赤松德贊時期

吐蕃為什麼一直跟唐朝死磕,而不向南拓展疆土?

赤松德贊

當時的吐蕃名臣巴·賽囊所著《巴協》中詳細記載了這次軍事行動。據說,赤松德贊大興佛教後,修建了藏地第一座佛、法、僧三全的寺廟——桑耶寺


桑耶寺建成後,寺中白塔需要寶物裝藏,白塔裝藏最為神聖之物當屬佛祖釋迦摩尼的舍利,但天竺不願意給,那怎麼辦?只能自己去取了。

據說,吐蕃軍隊到達貝莫貝塘時,天竺的一位國王見到吐蕃軍容,嚇的魂飛魄散,急忙把吐蕃贊普的靴子掛在宮門之上,表示臣服,並對吐蕃統帥說:“我的國土願歸入吐蕃贊普的腳下,甘願繳納賦稅,請將軍不要妄動刀兵”

吐蕃為什麼一直跟唐朝死磕,而不向南拓展疆土?

解決了恆河北岸的幾個天竺附屬小國後,吐蕃大軍渡過恆河,抵達中印度摩揭陀國。摩揭陀國人心知吐蕃軍隊不可阻擋,於是將國中財物運往屋敦達布日,爾後貴族紛紛逃往東天竺避禍。

吐蕃騎兵未經任何抵抗便進入摩揭陀,在朝拜了金剛座菩提樹後,從塔中取出舍利,凱旋北歸。吐蕃軍隊撤軍後,在恆河北岸派人留駐,並在河邊立碑,修建鐵柱,標明恆河北岸屬於吐蕃領土,這和我們今天國家勘界後,立碑為界不謀而合。據說,守衛鐵柱的士兵後裔一直居住於印度,在恆河邊形成一個大城鎮。

由此可以看出,南方國家的軍事實力,並不是吐蕃向南拓展的阻礙,那為什麼吐蕃王朝卻沒有向南拓展呢?

首先,得從氣候上來分析原因。吐蕃王朝初期就曾派人去天竺求學,但派出的16名藏族青年,只有吞彌桑布扎學成回到了吐蕃。其餘青年才俊,全部因為難以適應溼熱的氣候而殞命。

吐蕃為什麼一直跟唐朝死磕,而不向南拓展疆土?

吞彌桑布扎

古格王朝時期,大譯師仁欽桑布也曾與其他21位古格青年一起被派往印度學習佛法。但最終學成歸國的,也只有他和小譯師勒巴喜繞

有此可以看出,長期生活在溫寒地區吐蕃民眾,極難適應南亞的溼熱氣候。而對於這一點,吐蕃王朝是有概念的。

其次,地理地貌也是一個巨大的障礙。吐蕃南方雪山阻隔,翻過皚皚雪山後,面前便是茫茫無盡的熱帶雨林。有些地方直到今天都是無人區,更不用說一千多年前了。這對吐蕃軍隊的後勤來說,是根本無法克服的障礙。

從吐蕃王朝二百年的征伐史上看,他們的作戰方式和蒙古軍隊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憑藉來去如風的騎兵,在空曠的草原上展開狼群戰術,不斷襲擾,使對手疲憊,最終一擊斃命。而摧城拔寨、土工作業,從來就不是吐蕃的強項。

吐蕃為什麼一直跟唐朝死磕,而不向南拓展疆土?

黑馬供圖

因此,吐蕃在其疆域拓展到極限時,基本都是受到了地形、氣候的限制。比如東北部的川西群山、秦嶺,都曾是吐蕃難以逾越的屏障。由此可以看出,吐蕃軍隊必須要保持良好的流動性,才能戰無不勝,一旦被地形拖住了腿腳,便再也沒有了鋒銳之氣。

所以,面對恆河流域的莽莽叢林,即便吐蕃佔據了,也沒有辦法長期有效管控,那這片領土對吐蕃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反倒不如草原遍佈,氣候涼爽的青海、新疆地區更令吐蕃心動,畢竟這些地方雖然沒有恆河流域物產豐富,但更適應吐蕃國家的發展。

歷史塵煙漫漫,細節楚楚動人,且讓我為您一一展示!我是頭條號藏地讀行,歡迎您的關注。

文中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全部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