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茶話|鄒獲帆:我和茶神

茶人茶話|鄒獲帆:我和茶神

我和茶神

鄒獲帆

茶人茶話|鄒獲帆:我和茶神

據《新唐書·隱逸》載《陸羽傳》,陸羽字鴻漸,是復州竟陵人,傳說中還說;“羽嗜茶,著經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備,天下益知飲茶矣。”於是當時賣茶的,把陸羽的陶瓷像供在灶上,“禮為茶神”。

竟陵就是現在的湖北天門縣,原來茶神是我的同鄉。我還記得,當我幼年時,每每唱著“功課完畢夕陽西,收拾書包回家去”的歌時,必定於夕陽中經過西城門外一道小石橋,那橋旁還有一塊石碑,刻著“古雁橋”。傳說有個老和尚名智積的,冬日路過石橋,橋下蘆獲蕭瑟,群雁鳴叫,並有嬰孩的哭啼聲。和尚到橋下一看,發現一個裸體的棄嬰,臥在灘邊,大雁們怕嬰兒挨凍,用翅膀為他擋護風寒。於是和尚把他抱回廟裡撫養。他當然無名無姓,長大後,他按《易》經占卦,佔得《蹇》之“漸”卦,卦辭說:“鴻漸於陸,其羽可為儀。”(鴻雁落到陸地,它的羽毛可以用來做舞具。)於是用“陸”作姓,以“羽”為名,“鴻漸”為字。

我小學生時所走過的石橋,大概不可能是唐朝的石橋,可能是意址,因而有碑。可橋邊是有蘆獲的,大雁也時時鳴叫,只是未聽到嬰兒的啼聲。幼時,天門縣有西湖、東湖,西湖有西寺,寺後有一個三眼石蓋的井,也有人說是陸羽當年煮茶的井。小學時,清明前後有“春季旅行”。所謂“旅行”或者“踏青”,不過是到近郊去,各自由家長準備點食品,吹號敲鼓整隊去”旅行”。地點也大體在西湖西寺一帶。那時候古竟陵有民謠唱著本地食品特產:

東湖的鯽魚,西湖的藕;

南門的包子,北門的酒。

春天藕雖然還沒有,但湖中的小荷已如綠梭穿織於湖上,我們去旅行時,總要設法飲那井水一二杯,味甘而清涼。至於所說“南門的包子”,南門就是指街名為“鴻漸關”一帶的河街,是以陸羽(的)字為街名的。南門的包子也就是指“松茂”酒家和河街一些飯館所賣的包子,並非武漢湯四美的湯包,也與天津包子不同。其實也不過與北京的肉包子差不多。我幼年家境一般,吃早點多是“炒米”、“江米粉”或“鍋饋”(草鞋燒餅),偶吃一次肉包子,算是打牙祭了,那就得專門到鴻漸關去,拜訪以陸羽命名的河街。

茶人茶話|鄒獲帆:我和茶神

我幼年時縣城還沒有電影之類。最引我入勝,而且入迷的,就是到鴻漸關街一家名“枕巾”的茶館看皮影戲。茶館入門在左邊豎有一塊金字剝落的黑底匾牌,寫的是“陸羽遺風”。我那時大概八九歲,在木工師傅們帶我去看過皮影戲後,我跟著了魔一樣天天都要到那“陸羽遺風”的茶館去看皮影戲。那些《七俠五義》中的英雄,那些《封神榜》中的神話人物,那些《水滸傳》中的綠林好漢,無一不使我魂不守舍,而每夜都想去看。可是,父母哪兒可能每晚給錢讓孩子去坐茶館看皮影戲呢?我徘徊於“陸羽遺風”的牌匾下不能登堂入室,聽又聽不清,看又看不見,可我多麼關心那些戲中人物的活動和命運。燒茶爐(茶爐都設在大門外)的人顯然猜透了我是想看皮影戲而沒有茶錢,於是叫著說:“小娃子,是不是想看皮影?成,你給扇爐子,我到裡面給客人沖茶,衝完了,你就進去。”我當然樂於成交,於是拿起扇子,在“陸羽遺風”下扇爐子。以後和燒茶爐的成了相識,每夜去扇爐子,每夜都看到皮影戲。我不但是晚上看戲,而且當我讀初小時,用學書紙畫了好多皮影戲中的人頭,自已學著唱,學著表演。這些有韻的唱腔,對我後來寫押韻的詩都起了作用。

我在小學畢業後,因為天門縣那時還沒有初級中學,便進入黎靜岑先生的私塾讀書。黎老師是個新派人物,自編有《鄉土歷史》和《鄉土地理》,都是談本縣的事的,近乎“地方誌”。我那時學名叫“鄒文學”,因我們鄒家是以“人文蔚起”排輩,我屬“文”字輩。黎老師看了我的學名後,給我取了一個“字”,字“陸泉”。為什麼取這個“字”呢?因為陸羽在唐上元初,皇帝詔拜他為“太子文學”官銜,所以也稱為陸文學,亦如稱杜甫為杜工部。陸文學好飲茶,因此,而給了我字“陸泉”。後來,我也曾用“陸泉”為筆名發表過詩和短文。

茶人茶話|鄒獲帆:我和茶神

雖然從黎老師的《鄉土歷史》中,知道陸羽著有《茶經》,但在家鄉時,以至到家鄉解放,我一直都未讀到這部著作。但我是常神往於茶神的身世及品格的。《陸羽傳》中寫著:和朋友們飲酒聚會,他想離就離開,不拘禮節。與人約會,“雨雪虎狼不避”。他閉門著書,有時獨行郊野,拍打樹幹,按節拍吟詩,“或慟哭而歸”。任命他做的官,他都未到任。陸羽在自傳中曾談到他的少年時期,老和尚原想讓他出家誦經,但他卻想探究孔子的學說。和尚為了教育他,讓他幹粗重活,打掃寺院,清理廁所,抹牆蓋瓦,在西湖邊放三十頭牛。但是他仍然用竹枝當筆,在牛背上寫字,後來還入戲班子唱戲。看來他是背叛佛教的人。

所有這些傳記,都使我想一讀他的《茶經》。但多年來,我在他鄉的書市上都未見到這部著作。當然,我雖也愛飲“龍井”、“鐵觀音”,終不是研究茶的專家,也未到大圖書館去查閱。直到1982年初,我收到故鄉的傅樹勤、歐陽勳兩同志的《陸羽茶經譯往)》,這才初讀《茶經》。這確實是一本在系統總結前人對茶的利用和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親身經歷而寫的一本書,這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茶葉的專著,對茶的推廣、茶的知識的傳播都起了巨大作用。

茶人茶話|鄒獲帆:我和茶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