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出师未捷身先死

B01.出师未捷身先死

第二章 曲沃代翼——晋国变乱序曲

01

B01.出师未捷身先死

公元前746年,骊山之乱后的第二十五个年头,整个中原还处于一片沉寂之中,一股不安分的气息便已经开始在空气中弥漫。在这个暴风骤雨即将来临的前夜,中原诸侯都在静静地扩充自己的实力,准备酝酿一场伴随着礼崩乐坏的历史剧变。

也就在这一年里,引领晋国走上崛起之路的晋文侯悄然离世。他的突然去世,让所有人到感到猝不及防,惨淡而哀伤的气氛弥漫了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城邑。朝堂中的贵族们回顾着这位君主戎马倥偬的一生,就是在他的带领下,晋国才在西戎为害宗周的浩劫中得以幸免,在戎狄环伺的险恶局面中发展壮大。

然而,沉浸在悲伤忧愁中的人们也许还没有意识到,一场建国以来最大的危机也正在等待着他们。这场危机将会给他们带来无休止的战火和杀戮,将这个已经延续了近三百年的国家拖入深重的灾难之中,最终在成河的鲜血和累累的白骨上改天换地。

掀起这场暴风骤雨的是一个叫成师的公族,他是先君穆侯的少子,文侯的弟弟,现任新君昭侯伯的叔父。

提起文侯和他的这个弟弟,还有一段不得不说的往事。据说这兄弟二人都是伴随着战火而降生的,六十年前(公元前805年),他们的父亲穆侯跟随周宣王讨伐晋国西南活动的条戎和奔戎,结果大败而归。文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节出生的,为了铭记战败的屈辱,父亲给这个孩子取名为“仇”。四十五年前(公元前789年),穆侯再次征伐位于晋国以北的千亩之戎,取得了大捷,于是兴之所至,为这年刚出生的儿子命名为“成师”。

似乎早就有人预言了他将会给这个国家带来的灾难,这个人是穆侯的宫廷乐师,名叫师服。师服听说了两个公子的名字之后直摇头,他对穆侯说道:“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听,易则生乱。”也就是说起名字是一件极其庄重的事情,一定要慎重,特别是国君的公子,他的名字承载的可是家国兴衰之先兆,如今您“给太子取名叫做仇,俗话说怨偶为仇,这个名字也太不吉利了;而公子成师的名字显得富贵,恐怕以后会篡权夺位啊!”

但穆侯并没有听从师服的这番劝诫,果然穆侯死后,太子仇没有顺利继位,被自己的叔父抢去了君位,算是部分应验了师服的话。在经过了四年的流亡之后,太子仇纠结了一批支持者杀入翼城,才算夺回了君位。

手足相残带来的伤害是刻骨铭心的,而随后发生的王室内乱更让他们心有余悸。但是不管怎样,文侯还是很倚重自己的弟弟,毕竟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亲兄弟才是最靠得住的。文侯在位的三十五年间,成师跟着他也算是饱受了战火的洗礼和权力的历练,此时年届四十六岁的成师,已经成了一个多谋善断的老政治家了。而成师的侄儿,新继位的昭侯伯,在他眼里还只是一个经过了驯养的雏鸟,又有什么资格统领这样一个强盛的国家呢?于是在文侯去世后不久,成师便拥兵自重,与翼城的侄儿分庭抗礼。那个被看做是雏鸟的新君哪里是成师的对手,只好按着成师的要求,将其分封到里翼城不远的曲沃去,并委派晋靖侯的庶孙——成师祖辈的一个公族——栾宾来辅佐他。

之所以选择曲沃作为自己的封地,成师是有他的考量的。首先曲沃是一座重镇,其城池规模要比晋国的都城翼都要大不少,且与翼都直线距离不超过五十公里,朝中有任何风吹草动他都能及时掌控。另外曲沃的地理位置在翼都的西南方向,只要控制了曲沃,向西可以阻挡翼都与西部封土比如故韩国的联系,向南则可以掐断汾河下游一直到黄河以西领土的纽带,等于是晋文侯辛辛苦苦大半辈子打下来的疆土,全都拱手让给了成师,而公室的土地就只剩下了西周时期的传统疆域,必然会造成曲沃与翼都方面力量的失衡。

掌握了这个城邑作为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对于成师来说,不啻于是一个极佳的选择。他的这个想法和后来郑国共叔段的想法不谋而合,只不过郑庄公出于战略安全的考虑没有同意。晋国也同样,这样的城池自然要掌握的国君的手中,否则封臣的城池比君主的城池还要大,就会很危险。

关于这一点,那个四十多年前的预言家师服,再次不失时机地张开了他的乌鸦嘴,他对新君昭侯说道:“这样不行啊,把曲沃这样的城池给了成师,是本末倒置,会严重危害君主的地位的呀!你难道忘了四十年前的那场变乱了吗?”

为了增强自己的说服力,师服又引用周朝的等级秩序说道:“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今晋,甸侯也,而建国。本既弱矣,其能久乎?”也就是说,在周朝的制度里,只有天子才能建立邦国,诸侯只能“立家”,而昭侯分封曲沃的本质,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封建大夫是不同的,是要建立一个名叫“曲沃”的独立国家。不过依照周王朝给晋国制定的大政方针,晋国可以“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因此一直以来晋国都有建立“藕国”的传统。师服在这里拿出周朝的制度,其本意并不是说你建立“藕国”不对,而是在强调“皆有等衰”这四个字。只有当你封建的大夫或者“藕国”比你弱小,才能让对方“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可你现在呢?把曲沃分封给成师,显然是违背了这样的一个宗旨,明摆着是要让曲沃“觊觎”你大宗的地位啊!

昭侯虽然未经世事,可毕竟也知道其中的利害,但这又能怎么样呢?父亲刚刚去世,自己的亲叔叔就开始拥兵造反了,你不答应也不行啊!而且成师对于晋国君位早已觊觎良久,早早就开始进行谋划了,史书上说他是一个“好德”的人,很会笼络人心,在贵族中有很高的声望,“晋国之众皆附焉”。朝野上下都是他的人,人人都在给他说好话,在这个还有些贵族民主制色彩的时代里,昭侯也不能把满朝的大夫都给得罪了,只能在内外的强压之下,将一个具有战略地位的城池曲沃封给自己的野心家叔父。看到自己无法阻止变乱的发生,师服也只能喟叹:晋之乱其在曲沃矣!

B01.出师未捷身先死

野心家成师获得封地之后,马上就开始了窃取晋国君位的各项活动。不少人都对成师在曲沃的部署做了总结,其大政方针涵盖了政治瓦解、外交孤立、经济蚕食,外加军事打击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多位一体,全方位架空翼城方面君主权力。

政治上,成师充分运用了自己好德的优势,说白了就是黑金政治,用经济手段拉拢敌方阵营中意志薄弱的对象,以为己用。这些被拉拢的对象在和平时可以收集情报,作战时可以作为内应,以保证进行军事打击时有更大的胜率。

外交上,同样采用互通有无的手段,他越过翼城的君主,与周边的国家建立直接的外交关系,分离与敌方阵营有邦交关系的国家,建立外部的攻守同盟。能够直接拉拢到自己阵营的要拉拢,不能拉拢的就尽量劝服他们保持中立的态势。

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那个时候还没有赋税,仍然沿用西周时的井田制),给予农业、手工业生产者更多的优惠措施,吸引附属在对方土地上的劳动者来自己的土地上耕种。诗经中就有关于翼侯治下的平民或者说是奴隶,满心欢喜地逃亡到曲沃的唱段,说明这些工作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的。

最后,军事打击。经过了六年的细致筹划,到公元前739年,野心家成师建立完成了他的统一战线。看到时机成熟,成师就唆使自己在翼城的支持者潘父杀掉翼侯——也就是自己的亲侄儿晋侯伯。弑君行动成功后成师迅疾带兵前往翼城,准备趁机夺取君位,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然而终究没有料到的是,他还没有到了翼城,那边就发生了哗变。翼城的贵族们虽然很“认可”成师的“为人”,但是弑君这样的事情毕竟还是大逆不道的。出于道义上的责任,贵族们很快就集结了大量军队,捕杀了潘父及其党羽,并列兵在城外阻击成师。成师赶到翼城城外的时候看到这阵势,知道大事不妙了,干脆谎称自己是来平乱的,算是蒙混过去了。虽然很多人心知肚明,但是收了成师的好处,实在难以启齿,也只好就这样了。

酝酿了六年的军事行动就这样无果而终了,野心家机关算尽结果无功而返,这对成师来说是很大的损失。这次行动使得这么多年秘而不宣的矛盾就这样被公开化了,很多原本没有什么政治立场的人,在知道了他的野心之后,也在一定程度上跟他划清了界限,导致他这些年的运作功亏一篑,也为他以后的运作增添了不少的难度。

而翼城方面被这次的事件搞的也是人心浮动,以下犯上、以臣弑君这样的事情一旦开了先例便不会自动消止,谁也不知道这将意味着什么。那些平日里与曲沃方面暗通款曲的贵族们此时也是举棋不定,事情一旦公开化,就表明他们必然要为以后的前途做出选择。他们所纠结的是,不知道自己手中的选票该投向谁。

最为无辜的是那位继位仅仅六年的翼侯伯,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掉了。他的一生无功无过,即便是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也没有机会实现了。晋昭侯成了晋国内乱中的第一个牺牲品,也是历史进入春秋以来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然而逝者无言,生者总还要把局面维持下去,晋人扶立他的儿子公子平为君,也即晋孝侯。

成师在这次行动失利之后,并没有躲在曲沃城里不敢出来,而是装作没事人一般,经常回到翼城的朝堂上去报到,以自证清白。翼城的贵族们包括新继位的翼侯平,都没有就此兴师问罪。事情都已经暴露的这么明显,还是任由他来去自由,大概还要得益于那个时候的君臣之间,并不存在皇权社会里那种极为严格的人身依附关系,国君对于国内的贵族没有绝对的生杀予夺的权力。而且对于那个鬼神信仰浓厚的时代,人们对于“德”有一种偏执的敬畏,有德而拥有财产土地那也是上天赋予的。对于成师这样的一个“有德”的贵族,而且还与自己有着很近血缘关系的祖父,晋孝侯还真不敢把他怎么样。国君并不掌握贵族的饭碗,轻易不敢触犯国人,杀不杀一个人还要通过民主讨论才能决定,这个时候人脉就决定了一切——善于花钱拉关系不正是成师的长处嘛!

既然如此,成师那也就无所畏惧了,继续厚着脸皮到处给翼城方面挖墙脚,又活动了七年的时间。但是他终究还是没有等到代翼成功的哪一天,到公元前732年,壮志未酬的野心家成师在曲沃城的黄昏中,带着终生的遗憾谢幕了。他用十三年的时间筹谋策划,精心酝酿,虽然杀掉了晋昭侯,但是终究还是没能入主翼城。贵族与君主之间的互相牵制,可以保他在做出叛乱的事实之后依然身家无忧,但是也阻挡了他的晋级之路。垂暮之际,他只好把这个梦想寄托在自己儿子的身上,希望他能够代替自己实现这个未竟的心愿。

B01.出师未捷身先死

晋国史话·第一辑 晋文公霸业的基石

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