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梨衣:那些值得投資者們了解一下的電影

前段時間大家都有被《我不是藥神》刷屏吧,感覺真的超級好看呢,御盛小編去看的時候都看哭了,印象真的非常深刻呢,也在其中感受到了投資理財的必要性!這兩年電影票房不斷被刷新,故事片、動作片、科幻片一直火熱。那麼,御盛小編不禁想,

投資理財類的屬於什麼片呢?或許不管什麼電影裡面都涉及到一點。今天,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了6部經典影片,這些電影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千姿百態的故事背後,都蘊藏著關於投資理財的真知灼見。

1《當幸福來敲門》

鯉梨衣:那些值得投資者們瞭解一下的電影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會以種種理由來為自己失敗的事業、投資和人生辯護:從小沒有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教育機會;父母沒有給我留下創業的第一桶金,甚至連一點關於財商和投資方面的教導和幫助都沒有;假如我當時有XX家那樣的條件,現在肯定大不一樣了……

而當長大後的他們面對著可以通過學習和努力改變自己的財富命運時,又會給出各種藉口:工作太忙了,根本沒時間學習理財知識;行情這麼差,所以講投資理財的都是騙人的。

我現在才那麼點積蓄,靠投資理財能賺多少錢,還不如等以後賺的錢多了再好好考慮理財的事……

這樣的藉口和想法充斥著許多人的大腦,然而真正有成就的人從來都只想著在逆境中依然為成功想辦法,而不是為自己的失敗找各種理由。

克里斯·加德納用自己再真實不過的人生經歷告訴觀眾:任何時候,努力都不會顯得太晚,任何逆境都不足以讓你失去奮鬥下去的勇氣。

永不言敗。無論是事業上的攀登還是理財上的學習,永不放棄的理念永遠不會過時!

2《商海通牒》

理財關鍵詞:道德風險

鯉梨衣:那些值得投資者們瞭解一下的電影

《商海通牒》將金融投資領域蘊藏的道德風險彰顯無遺。

經濟學上所說的道德風險是指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進自身效用的同時做出不利於他人的行動。

通俗的說,就是當不需要為自己的不道德行為承擔法律責任的情況下,有人就有可能做出損人利己的行為。

這種情況在複雜的金融投資領域最為常見。比如保險行業就是道德風險的高發區,因此所有的保險合同中都不得不設定了許多條款以最大限度規避道德風險。

對投資人來說,道德風險的存在使得銀行客戶經理、基金經理、證券分析師、信託管理人等所謂的“理財專家”都不一定完全值得信賴。

理財並不是像這些專家所宣稱的:不懂投資,沒時間理財,沒關係,你啥都別管,交給我們就行了。因為銀行客戶經理可能會為了獎金拼命向你推薦並不適合你的理財產品;保險代理人可能會為了做成生意而許下虛假承諾;基金經理更可能用你的錢給自己的老鼠倉輸送利益……

可見,投資者絕不能把所有資產押寶在同一個理財產品、同一個投資專家身上,構建合理的資產結構,不但可以規避市場風險,更可以降低遭遇道德風險的可能。

說到底,想要成為富人,多少總得自己學點理財知識!

3《中國合夥人》

理財關鍵詞:創業機遇

鯉梨衣:那些值得投資者們瞭解一下的電影

過去30多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此期間,投資者和創業者也經歷了多次實現財富夢想的機遇。

上個世紀80年代前期,只要敢於離開體制,遊走於不斷放寬的法律邊緣,無論是做個體戶還是小商販,甚至倒賣錄像機等稀缺品,都很容易成為令人羨慕的萬元戶。

80年代後期,以華西村模式為代表的鄉鎮企業突飛猛進,日進斗金。90年代初,尤其是鄧小平南巡講話後,國企成為低效和虧損的代名詞,而抓住政策機遇(如浦東開發、海南淘金等)下海經商很容易獲得成功。

到90年代後期,生機勃勃的IT業給許多“海歸”提供了創業良機,今天的互聯網大佬大多是那時開啟了自己艱辛的創業路。

到了本世紀,中國經濟持續高增長更釋放了眾多創投機遇,開發房地產、承包煤礦、開網店、開連鎖加盟店……

隨著創業板的開通,“創業-上市-套現”的造富路線圖更造就了一大批財富新貴。可見,把握時代脈搏,看準歷史機遇,是創業成功最關鍵的要素。

未來30年,中國還蘊藏著諸多的創業機遇:老齡化、新能源、金融創新、綠色農業、移動互聯網、智能穿戴設備……看準時機,勇於出手,或許你將成為載入史冊的新一代“中國合夥人”!

4《一個購物狂的自白》

理財關鍵詞:量入為出

鯉梨衣:那些值得投資者們瞭解一下的電影

為什麼電影中“半桶水”的投資理財專家麗貝卡卻依然理不好自己的財甚至債臺高築呢?

除了自身定力不足外,她手裡那個名叫信用卡的魔鬼也“罪大惡極”。

對於能夠節制自己的消費慾,做到量入為出的消費者來說,合理利用信用卡不但能讓你獲得一筆短期免息貸款,在此期間你的資金可以用於其他生息投資,而且辦理信用卡贈送的各種禮品,刷卡時的各種優惠和積分都能讓你淘到不少實惠,信用卡還能減少隨身攜帶的備用現金。

然而對於像麗貝卡這樣的女孩子,哪怕她對投資理財的理性認知再深刻,也敵不過沖動消費的感性魔力。所以註銷所有信用卡是唯一救生法門。

拒絕透支,學會記賬,制訂消費規劃,永遠都是學習理財繞不開的第一步,否則就算開源再多,若不適當節流,理財致富神馬的都只能是浮雲。

5《2012》

理財關鍵詞:危機意識

鯉梨衣:那些值得投資者們瞭解一下的電影

看完《2012》的朋友,也許你腦海中浮現出許多曾經印象深刻的金融災難畫面。在投資理財中,要牢記一件事,投資人隨時都要做好資產分散風險的準備,因為你不知金融海嘯何時會來,地震哪時發生,所以要時時提醒自己不要犯投資的錯誤。

6《桃姐》

理財關鍵詞:養老計劃

鯉梨衣:那些值得投資者們瞭解一下的電影

老有所依,早規劃才能早受益,張愛玲說過“出名要趁早”,從理財的角度來說,養老規劃何嘗不是如此?

提到養老規劃,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我繳了社保,就不用規劃啦,這是一個誤區。

社保只是讓我們有基本的生存保障,對於現在收入比較高的白領階層而言,要想退休後保持較高的生活品質,光靠社保是不夠的,“上有老,下有小,中間有領導”,已經成為“70後”和“80後”們必須面對的問題,職場壓力、財務負擔加重,例如購車、購房、結婚生子等……

養老計劃只能一拖再拖,卻不知推遲的越久,將來付出的代價也越大。

這類影片無疑能讓你對養老問題的重要性有深切認識,並抓緊時間儘早開始制訂退休規劃。

以上6部影片大體涵蓋了投資理財中的種種,至於說還有什麼相關的影片,那確實還有很多,各位可百度或者其他方式尋找。

其實最後說到底,不管什麼時期我們都必須學會投資理財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