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需要避諱,觀音菩薩也沒辦法

避諱是中國歷史上封建社會中獨有的現象。對於帝王或者尊長的名字要避免說出或者直接寫出。著名的“為尊者諱”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除此之外,還包括了“為親者諱”、“為賢者諱”等原則。封建帝制下皇帝最大,避諱的範圍也最廣。不僅僅是他所管轄的臣民,甚至連觀音菩薩也不能倖免,

皇帝需要避諱,觀音菩薩也沒辦法

觀音菩薩劇照

比如今天我們都熟悉的觀音菩薩,本來是被叫做觀世音菩薩,後來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後,繼位的唐高宗李治為了表示孝心,便下令將觀世音菩薩改為觀音菩薩(李世民在位時表示只要世、民二字不連用即可)。

皇帝需要避諱,觀音菩薩也沒辦法

唐太宗李世民

因為避諱的原因,也導致了許多我們熟悉的事物都有了別稱。比如西漢呂后名雉,所以雉只好改名叫野雞。唐玄宗李隆基本身也是一代君王,但是因為清聖祖叫玄燁,他也只好改名叫唐明皇了。有的更改甚至取代了原來的名字,比如西漢文帝名叫劉恆,所以姮娥便被改為了嫦娥,於是今天的我們,熟知的是“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東漢光武帝名劉秀,“秀才”在當時便被叫為了“茂才”,東漢明帝叫劉莊,於是當時的人們就不能說“老莊之術”,而要說“老嚴之術”了。看來皇帝如果起了大眾化的名字,真的是影響著普羅大眾乃至諸天神佛的日常生活。而即使名字不是那麼大眾化,也會給家人帶來困擾,比如清世宗(雍正帝)胤禛繼位後,他的兄弟們就不能叫“胤某”而改為了“允某”。有些帝王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特意給自己的名字改成比較生僻的字眼,比如清宣宗(道光帝)原來叫綿寧,繼位後改名叫“旻寧”,其他兄弟們就不用改名了。到清文宗(咸豐帝)奕詝的時候,乾脆只避諱第二個字,第一個字就不避諱了。

皇帝需要避諱,觀音菩薩也沒辦法

雍正帝胤禛

除了為皇帝避諱,普通人接觸最多的要數為家長避諱,這叫做“家諱”。比如著名的詩聖杜甫,因為父親叫杜閒,母親名字叫海棠,所以杜甫的詩句中既沒有“閒”字,也沒有“海棠”。這樣頂多是日常生活受點影響。

皇帝需要避諱,觀音菩薩也沒辦法

杜甫

但是著名的“詩鬼”李賀就倒了大黴,因為他父親名叫晉肅,"進"與"晉"音同,便不能參加進士考試,縱然他再才華橫溢也終無用武之地。韓愈為此鳴不平說:“父親叫晉肅,兒子就不能參加進士考試,那如果父親叫仁,兒子豈不是不能作人了嗎?"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還需要為一些孔丘這樣的古代聖賢或者是地方高官避諱,加上“家諱”和皇帝,要注意的簡直令人頭疼。如果是在清朝,還要注意文字獄的危險,比如雍正年間,主考官查嗣庭摘用《詩經》中的"維民所止"作為試題,結果被人告發說"維止"二字是暗示將"雍正"砍頭示眾,簡直大逆不道,於是查嗣庭本人病死獄中慘遭戮屍梟首,兒子處斬,兄侄流放。避諱就這樣引發了異常悲劇。

通常避諱的方式有三種,一種是我們前面說的改字法、就是用另外的字代替避諱的字,一種是缺筆法,就是在書寫的時候把要避諱的字少寫幾筆。還有一種是空字法,就是把本字空而不寫, 或畫以"□",或書以"某"字,或直書以"諱"字。在實際應用中除了不方面之外,也鬧了不少笑話。比如宋代的州官田登,禁止百姓說“登”,於是州境之內,連“燈”也只好被叫做“火”了,於是到了上元節需要放燈時,吏人書榜揭於市曰:"本州島依例放火三日。"由此留下了:"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事蹟,

皇帝需要避諱,觀音菩薩也沒辦法

又如五代時身經數朝的馮道,一天他的門客準備給他講解老子的《道德經》,面對全書第一句的"道,可道,非常道",犯了難,為了避諱,門客急中生智,將其唸到:"不敢說,可不敢說,非常不敢說",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而在今天,避諱早已經沒有了存在的意義和環境,所以,過去的這些事例也就只能留在歷史的書卷中作為笑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