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介紹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尕藏加 教授

第三屆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嘉賓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尕藏加 教授

編者按:第三屆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將於2018年9月15日至16日在中國武漢舉辦。屆時將有上百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實修人士以及各大媒體記者齊聚江城,就“傳統文化與軸心時代”這一主題展開討論。論壇辦公室將陸續介紹預出席第三屆論壇的嘉賓,望熱愛東方傳統文化的各界人士和朋友積極關注。

嘉賓介紹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尕藏加 教授

尕藏加教授在以色列耶路撒冷

尕藏加(KalSang Gyal),藏族,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人,1986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系,通曉藏、漢兩種語言文字,兼懂英語;同年7月進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從事藏傳佛教研究至今,其間於1995年至1998年援藏在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任職工作。

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兼任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中國少數民族哲學及社會思想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第三屆理事會理事、中央民族大學宗教研究院客座教授、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中國出版政府獎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佛教協會佛教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武漢大學中國佛學及佛教藝術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山西省五臺山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等。

專長藏傳佛教歷史、宗派、教理思想及藏區宗教文化生態。曾參與和承擔完成國家清史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項目、中國社會科學院基礎項目和西藏項目等。例如,國家清史項目宗教志佛教篇藏傳佛教部分和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世界佛教通史”分卷“藏傳佛教通史”;正在參加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項目“中華思想通史”子項目“中華宗教思想通史”,承擔“藏傳佛教思想史”撰寫任務。

撰有“世界佛教通史”第七卷《中國藏傳佛教通史(從佛教傳入至公元20世紀)》上下卷、《吐蕃佛教—寧瑪派前史與密宗傳承研究》《清代藏傳佛教研究》《藏區宗教文化生態》《文化時空和信仰人生》《雪域的宗教》《密宗—藏傳佛教神秘文化》《藏傳佛教與青藏高原》《西藏宗教》等專著,用藏、漢文發表70多篇學術論文。

嘉賓介紹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尕藏加 教授

尕藏加教授漢文專著

1998年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授予的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稱號”;2010年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屆科研崗位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專著《吐蕃佛教—寧瑪派前史與密宗傳承研究》2004年榮獲“第五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專著《清代藏傳佛教研究》入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度好書,2015年獲得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立項,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負責譯成英文出版。專著《藏區宗教文化生態》2015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優秀科研成果獎。

曾在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研究院、蘇州西園寺佛教研究所講授“藏傳密宗的理論與實踐”“藏傳佛教五部大論”“藏傳佛教概論”等課程。曾應邀參加在美國、荷蘭、德國召開的第八屆、第九屆、第十一屆國際藏學會,以及在國內浙江、江蘇舉辦的第一屆、第二屆、第四屆世界佛教論壇等大型國際學術會議。

嘉賓介紹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尕藏加 教授

尕藏加教授發言

尕藏加教授曾在《文化時空與信仰人生》一書中寫到: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環境在形成獨樹一幟的藏族文明史的進程中產生了巨大影響。也就是說,藏族傳統文化是在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歷史文化背景下逐步萌生、滋養和成長,並不斷精進、興旺和發達,而異彩紛呈和獨具魅力,最終登上世界文化平臺,贏得能夠震撼人們心靈和填補人類思想缺陷的聲譽。尤其是宗教在人們的文化生活藝術和社會倫理道德領域有獨到之處。特別是藏族傳統文化中貫穿著一種利樂一切眾生的生存理念,藏族信眾的宗教信仰目的首先是利他,而不是自利,更不侷限於單一的民族而著眼於全人類;藏族僧尼的宗教追求不是個人的短暫的解脫或福祉,而是整個人類的永恆的幸福和安樂。

更多嘉賓:

關聯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