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木匠是天啓皇帝的最好歸屬

大智若愚——木匠是天啟皇帝的最好歸屬

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

朱由校是明朝第15位皇帝,15歲登基,22歲駕崩,年號天啟,廟號熹宗。廟號是崇禎所上,“熹”者,乃微弱晨光之意,意為痛惜皇帝早死,未能發出他的光輝。不是文恬武嬉的嬉,所以明熹宗並非惡諡。

朱由校是明光宗朱常洛的兒子,明神宗萬曆的孫子。福王朱常洵是他親叔叔。明光宗朱常洛駕崩的時候,有兩個兒子在世。一個是朱由校,一個是朱由檢。光宗在位僅僅29天,萬曆駕崩之前,已要求立朱由校為皇太孫,但來不及辦手續就死了。光宗駕崩後朱由校即位。朱由校生在紅牆內,長在宮女太監中。父親朱常洛是萬曆的長子,生母是萬曆生母李太后的宮女,朱由校出生的時候父親明光宗已在大臣們的堅持下登上太子之位,父親不為萬曆所喜愛,萬曆喜愛的是朱常洛的弟弟朱常洵,朱常洵是鄭貴妃的兒子。十幾年來萬曆一直想立朱常洵為太子,最終被大臣和李太后以祖訓“立長不立幼”勸阻,朱常洛於萬曆二十九年立為太子。可想朱由校的童年也是不咋的,父親朱常洛十多歲才出閣讀書,期間還發生針對朱常洛的“挺擊案”,差點被謀殺,父親好不容易當上皇帝又迅即駕崩,所以估計朱由校童年也不算幸福,書也沒有讀好。朱由校沒有當過皇太孫、也沒有當過皇太子,也就沒有接受過很好的帝王從業資格教育。

一般人對朱由校的印象是“木匠皇帝”,只知道在宮裡做木匠,國事全託付給太監魏忠賢。魏忠賢這個人在當太監之前已有家室,已娶老婆,因緣際會自宮當了太監。此人和一般自幼閹割進宮的太監不同,魏忠賢在民間生活了半輩子,按現在的話說叫有基層工作經驗,雖然不識字,但熟悉人情世故,對人心、對社會的明規則、潛規則尤其是潛規則比較清楚。明朝在1620年萬曆駕崩的時候,立國已經252年。《明史熹宗本紀》提到“明自世宗而後,綱紀日以陵夷,神宗末年,廢壞極矣。”世宗就是嘉靖,就是說從嘉靖後朝廷綱紀很壞,到神宗末年,就是萬曆末年,壞到了極點。萬曆近30年不視朝,可想而之。當時滿洲人在努爾哈赤的指揮下在東北已是風生水起,攻城掠地,做大做強;內地農民起義、少數民族起義不斷,奢香夫人的後代在貴州、四川起義,圍困成都一百多天,奢香夫人知道吧?拍過電視劇,寧靜扮演奢香,當年奢香嚮明太祖發誓子子孫孫效忠大明,看來發誓也靠不住。總之,形勢可謂內外交困。

大智若愚——木匠是天啟皇帝的最好歸屬

朱由校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登上大位的。對於一個15歲的少年,要獨自處理這樣的危機,獨自處理萬里近30年怠政累積的各種問題,實在是太難了,治大國如烹小鮮,治亂世如臨深淵。很多人說康熙皇帝14歲就智擒鰲拜,後來又平定三藩,很厲害。要知道,康熙本身天資聰明,關鍵是還有精明能幹、威望崇高的太皇太后孝莊和強大的宗室在幕後支持,這是關鍵。朱由校有什麼?父母都已不在人世,宗親都在外地做閉門藩王,除了自己,沒有一個人可以真正依靠的血親。根據祖訓,幾個在外地做藩王的親叔叔是不能對朝廷進行干預的,唯一的在世的親弟弟朱由檢這時候還年幼,無法依靠,就算年長了也不能參與政務。

朱元璋設定的分封制度,皇子成年後一律離京到封地去,但剛開始各地藩王還有幾千、幾萬不等的兵馬,朱棣以降,各地藩王連王府大門都不能出,更別說帶兵、參政了,皇子一旦離京到封地,基本就再也見不到了親爹了。叔伯、兄弟是指望不上了,那太后、太皇太后呢,根據祖訓,也是不能幹政的,款且朱由校的生母、奶奶都不在世了。涉及皇位繼承這樣與家庭有關的事情,太皇太后、太后可以發表意見,但不能管太多,比如於謙等人在明英宗被俘虜後,擁立代宗朱祁鈺為皇帝,是經過孫太后的同意;武宗朱厚照死後,立朱厚熜為皇帝,是經過張太后同意的。

這樣一來,皇帝真正成了孤家寡人。皇帝一個人要和幾百上千個真真假假的正人君子(臣子)周旋,累啊,所以朱棣以後,明朝都是短命的皇帝、也多是殆政的皇帝。清朝立國之初就緊緊依靠家族力量,群策群力,發展壯大。在皇太極登基以後,皇太極的幾個兄弟,阿敏、代善、濟爾哈朗、多爾袞、阿濟格、多鐸等一個個都是獨當一面的高手,可以說,沒有這些個親叔伯兄弟的幫襯,順治的清朝是難以入主中原的。雍正登基後,他的十三弟怡親王胤祥給了雍正多大的支持啊,雍正特賞賜他鐵帽子親王,世襲罔替。咸豐顧命八大臣中的肅順、端華這兩位就是鄭親王濟爾哈朗的七世孫;顧命八大臣中的載垣是怡親王胤祥的五世孫。到同治、光緒年間,道光的兒子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都對朝廷發揮了積極影響。

朱棣英明一世,但在不讓皇子參政的問題上的確過於謹慎,有因噎廢食之嫌疑。到後來連面都不讓見,有違人倫。說了這麼多,無非是告訴大家,朱棣以後的明朝皇帝是真正的孤家寡人,遇上大事沒有可以信賴的至親幫襯、周旋。

此時,宋明理學、陸王心學已十分發達。把明朝的大臣一個個教育的像個正人君子。理學是什麼?筆者自己也沒有全部搞懂,理學是儒學的哲學化,感覺也是具體化、昇華化,北宋張載是理學創始人之一,他有一句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最具代表性的理學語言;朱熹也說了兩句代表性的話,“存天理,滅人慾”“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陸王心學可以王陽明(正德元年,被正德皇帝打過屁股,貶到貴州,在龍場悟道)為代表,顧名思義,心學就是研究心的學問,筆者自己也沒有全部搞懂,可以王陽明的一句話為代表“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凡事歸結已自己、歸結於自己的內心。這些學問聽起來很是能鼓舞人心,但要求太高,常人難以企及,自古無幾人能做到。最後很多人學的四不像,滿口仁義道德,心中汙穢不堪,既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就是這麼來的吧。在這些學問的浸淫下,大明的大臣一個個都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正人君子的做派,幹活不會,唯擅清談。就是這些滿口道德、心憂天下的正人君子把朱由校天資不錯的先祖嘉靖皇帝都逼得不上朝,躲在西苑神神叨叨24年;把朱由校老實巴交的曾祖父隆慶皇帝逼得英年早逝;把朱由校從小就聰明伶俐的爺爺萬曆逼得乾脆躲進深宮不出來,這一躲就是近30年。

這麼多政務、這麼多煩心事、這麼多頑固不化的臣子,你指望一個沒出過宮門的15歲的少年能理的清楚、能駕馭的好?千頭萬緒的工作,牽一髮動全身的危機局面,你能指望孤家寡人天啟皇帝能應對好?這,不太現實。現在清華的博士直接去當副縣長還有很多人認為不妥呢!何況是管理一個危機四伏的國家。管理工作一靠經驗,二靠天資,但天資再好,沒有經驗積累、沒有長期的打磨也是寸步難行。

大智若愚——木匠是天啟皇帝的最好歸屬

劇照

面對內憂外患,自己又不會做,又沒有成年的母后或叔叔、兄弟幫襯,那隻能找別人幫忙。大臣是必須要依靠的,有內閣協調六部,提出意見,但外廷的內閣的話能全信嗎?再說又沒有英宗登基時(8歲)的“三楊”和萬曆登基(9歲)時的張居正這樣的人才,內閣出現不同意見怎麼辦?怎麼調和?大臣的話能全信嗎?其中有雞鳴狗盜之徒、懷有私心之徒不說,還有的大臣的確是自身水平不高,說的話能採納嗎?怎麼辨別真假?怎麼識別忠奸?年幼的天啟皇帝顯然沒有這樣的能力。那隻好找身邊最近的人--太監幫忙。就這樣,魏忠賢成了朱由校的最好幫手。

剛才說了,魏忠賢雖然不識字,但有基層工作經驗,對人心險惡、世態炎涼比較能把握。況且這個人腿腳勤快,辦事利索,那再好不過,就你魏忠賢了。天啟六年(1626年)11月,袁崇煥曾經上奏疏吹牛,說自己在關外依靠官兵修城並屯了好多田,不久就能夠讓後金不戰而降。看看天啟皇帝的批覆,原話文言文,六個排比句,邏輯嚴密,翻譯過來大意就是,你種那麼多田,軍事訓練怎麼辦,會不會擾民?在敵人眼皮底下種糧,能確保把糧食收上來嗎?敵人來搶走了等於以糧資敵,想過沒有?不要相信敵人會投降,投降也不可信,還是好好備戰,能打勝仗才是關鍵。我們想想看,這個批示是不是看起來都是常理,但是不是非常到位?!

還有一個批示,是批覆內閣首輔葉向高的上書,葉向高勸朱由校在深宮不要耽於遊玩,荒廢了政務。朱由校批覆說,我一天到晚看奏章、看書學習,哪有時間遊玩?不過,還是要謝謝你葉向高的提醒。這個批示怎麼樣?先看看葉向高的奏章,這不是吃飽了撐得,毫無實際內容的奏章,按照現在行文規定,要給他退文,通報批評。但,明朝的官員就這德性,愛管皇帝的閒事,而且經常會有大臣上書這些心憂皇帝的荒廢政務的奏章,反正看起來都對,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由校這個批示簡明扼要,又客氣,讓人心服口服。

大家知道,這個時候對內閣的票擬怎麼批紅基本是由魏忠賢決定的,在批之前,魏忠賢也會報告天啟皇帝朱由校,但此時朱由校一般在做木工,無心理這些,所以實際上魏忠賢的自主權就很大了。

上面說的批示,這麼老成的口氣幾乎可以斷定是魏忠賢的主意。魏忠賢在對付文官方面的確有一套,最後那些文官幾乎被整治的服服帖帖。稅務改革也卓有成效,魏忠賢把萬曆向弱勢群體徵稅轉向江浙富人徵稅,基本解決了中央財政開支問題,軍費基本能保證。魏忠賢辦事才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畢竟目不識丁,心性修養、胸懷格局都不夠大,在朱由校面前很溫順,對大臣可就不客氣了。他敢殺人啊!一般皇帝殺人都會很慎重,一來個人名譽問題,二來祖宗江山社稷問題,把人心殺沒了,如何是好?魏忠賢就不管那麼多了,江湖野路子,把自命清高的東林黨趕盡殺絕,內閣首輔葉向高是東林黨的老大,被魏忠賢趕回家,楊漣、左光斗等東林六君子被殺。著實是過分了。

不過這時朝廷總算清靜了。各地封疆大吏也都害怕了,紛紛以攀附太監魏忠賢為榮,各地督撫共計給魏忠賢建了92座生祠,稱他為九千歲。魏忠賢認了一大幫乾兒子,連吏部尚書這樣的國之重臣也認魏忠賢為乾爹,這些“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正人君子一個個跪在了一個閹豎之下,真是莫大的諷刺。

朝廷清靜的代價就是烏煙瘴氣,堂堂天朝的朝廷幾乎成了黑社會組織。時下很多人認為木匠皇帝其實很勤勉,是個好皇帝。筆者認為,朱由校少年登極大統,又逢內憂外患,自己從無從政經驗,世道人心摸不清楚,也不知從何下手,實際上他可以作為的空間十分有限。不做木匠,還能做點啥呢?

但從各種資料來看,朱由校應該是正常人,肯定不是白痴,真是白痴的話,也做不好木工。但朱由校一味寵信魏忠賢,抬高魏忠賢的身價(明目張膽稱九千歲),筆者覺得,對這事,天啟皇帝有國事所迫、有利用魏忠賢的成分,利用魏忠賢和大臣們周旋,解決政令不出紫禁城的問題。而魏忠賢在政務上也的確能讓朱由校滿意。朱由校臨死之前還不忘跟接班人五弟朱由檢說,魏忠賢很能幹,值得信賴,可做大事。

但朱由校畢竟年輕,雖然木工做的好,但隔行如隔山,做皇帝沒能做好。用現在的話來說,朱由校重用魏忠賢就是“惡人治村”,用惡人治村,看起來一時有效果,但其實是飲鴆止渴,死的更快。可是,到底還有沒有其他辦法和那些文官周旋,把國家治理好?難!《明史熹宗本紀》結尾:“雖有剛明英武之君,已難復振。而重以帝之庸懦,婦寺竊柄,濫賞淫刑,忠良慘禍,億兆離心,雖欲不亡,何可得哉。”就是說積重難返,氣數已盡,誰來接這個爛攤子都無力迴天。這有誇大之嫌。天啟皇帝面對的是困境、崇禎皇帝面對的也是困境,但不是死局。李自成被打的只剩18人那會,就是大明中興的希望曙光。但這一切,都被崇禎到尾昏招毀了,沒有斬草除根。

這雖是清朝為自己找天命依據,但事實卻也大體如此。天啟皇帝22歲駕崩後,16歲的弟弟信王朱由檢上臺,是為崇禎,崇禎皇帝上臺個月後把魏忠賢就給辦了,並清除餘黨,一時大快人心,大臣們以為大明中興有望。

魏忠賢死了,面對魏忠賢死後留下的權力真空,崇禎沒有在行動上迅速補位,以至於中樞紊亂,仍然是君臣暌隔;面對黑乎乎的夜色,沒了魏忠賢,誰來幫助崇禎找北呢?誰來為崇禎理清頭緒呢?崇禎當了17年皇帝,從來就沒有真正找到過北,在與滿清是和是戰的問題上一直搖擺,在遷都南京問題上一直舉棋不定,期間不斷的換人、殺人,君臣關係惡化到了極點,幫了李自成不少忙,也幫了滿清不少忙。

直到北京被李自成團團圍住,朱由檢才決心南遷南京,可是,這時南京是去不了了,幸好,煤山不遠,可以去,那就去吧,居然沒有一個大臣陪同在側。君臣冷漠到如此境地,談何打仗?好在至少還有一個太監陪同,也不孤單。

大智若愚——木匠是天啟皇帝的最好歸屬

劇照

臨死的時候,崇禎說“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據說此時他想起了哥哥的話,嘆息到,要是魏忠賢在,事不至此。崇禎一登基就是威福自操,不是傀儡,但他也沒有駕馭群臣的本領,威不當,福也不當,賞罰不明,亂殺人,把人心徹底整沒了。重振綱紀的工作沒有做好,鄧小平同志說過,好的制度能讓好人做好事,讓壞人做不了壞事。關鍵還是在制度設計上除了問題,以至於皇帝身邊沒有可信賴的親人幫忙,在這個大環境下,又沒有注意培養德才兼備的肱骨之臣支持自己。以至於最終沒有得力可信之人(如多爾袞、張居正、恭親王等)幫他在前臺打理幕後策劃。

天啟皇帝朱由校疾病亂投醫,找了個閹豎魏忠賢幫忙,自己做木匠,未敗已敗;朱由檢直接赤膊上陣,轟轟烈烈倒下了。

毛主席在看明史的時候,批註說陳友諒不讓諸子諸孫帶兵打仗,失策。其實,這話用在朱元璋、朱棣身上再合適不過。朱元璋不讓子孫干預中央政務,朱棣讓子孫變成只會吃喝玩樂的寄生蟲,更不要說帶兵打仗。崇禎末年,唐王朱聿健在河南募兵要北上勤王,還沒走到半路,被崇禎帝下令返回,並將朱聿健關進鳳陽皇家監獄。到底還是寧可給賊、也不給你的思想在作怪。祖訓是向來是選擇性遵守,明太祖立碑禁止太監干政,預者斬。後來呢?

所以清朝在總結明朝滅亡的教訓時,就特別注意皇帝的幫手問題。大清宗室在中央政壇自始至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大清是完了,但還算體面,溥儀的父親、攝政王載灃的功不可沒。其時載灃正值當年,出國考察過,見過世面,他審時度勢,認為天命不可違,形勢使然,最終說服隆裕皇太后,果斷撤退,宗室得以保全,沒有宗室因此被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