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張敬偉:2018「下半場」中國經濟風險可控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人大重陽”

本文大概

1500字,讀完共需2分鐘

「观点」张敬伟:2018“下半场”中国经济风险可控

作者張敬偉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本文刊於7月12日今日頭條,略有改動。

今年第二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公佈,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為418961億元,同比增長6.8%。我國經濟呈現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局面。目前來看,貿易摩擦帶來的影響有延遲效應,要到年底或更久才能更客觀地評估帶給中國經濟的影響。

2018年“下半場”中國經濟的表現又如何呢?客觀而言,美國和中國和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貿易戰,會給全球經濟復甦帶來阻滯效應,而且會影響中國和全球市場的信心。不斷加大的貿易摩擦規模也會帶來中國內外兩個市場動力的疲弱。

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對美出口增長5.4%,較去年同期下降13.9%。按照現在的中美貿易摩擦趨勢,下半年的中國對美出口還會繼續下滑。中美貿易將會出現摩擦強制下的再平衡。貿易壓力將會拖累PMI數據,外需引擎動力不足對經濟增長會帶來相應壓力。機構預測,中美貿易摩擦下,會使中國經濟增長降低0.5%。

此外,美聯儲年內繼續加息兩次,上半年已經引發新興市場經濟體匯率狂跌,人民幣匯率也受到一定影響,中國A股市場也一度再現千股同跌。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推進,人民幣匯率、資本市場和債市下半年依然面臨著市場不確定性。不排除股債匯三市承壓過大而市場波動的情況。

下半年更大的不確定性在於,貿易摩擦壓力下,中國既要對發展模式進行適當修正,又要從思維模式上進行調整。就前者而言,要堅持全方位的全球化,而不能繼續依賴和某個貿易伙伴的利益攸關;就後者而論,擴大內需和補上核心技術的短板已經成為當務之急。此外,也要著力打造新型全球化和建構新的全球經貿治理秩序,以擺脫現有的貿易摩擦困局。

這需要時間,但也是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貨物貿易國和第二大經濟體難得的機遇。也許中國經濟會遭遇一段困難的調整期,但也會給中國打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內外兼修的健康平臺。

剛剛,中國公佈了兩個外商投資負面清單--一個是自貿實驗區的,一個是全國版的。兩個清單不僅是數量上的縮短,更是給予外資在核心、敏感產業上的開放。文化、金融、汽車、資源和能源等諸多行業,或放開了外資持股比例,或允許獨資經營。兩個負面清單,對外資的開放是前所未有的。這在以國家安全名義限制外商投資的大環境下,中國的開放會對全球資本形成極強的吸引力。

內需層面,中國也在繼續通過營改增、減稅降費和提高個稅起徵點等釋放市場主題和消費個體的活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著力提升中國供給側的供給質量,以便持續高漲的服務貿易逆差變成順差。

這也驗證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7日在第八屆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壇開幕式時所論,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中國經濟有“三個不會變”:一是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變;二是市場化改革的取向不會變;三是擴大開放的決心不會變。

伴隨著美國和幾乎所有貿易伙伴的貿易摩擦,加之美國威脅退出世界貿易組織(WTO),中歐日等主要經濟體在捍衛基於規則的全球多邊貿易體制方面存在共識。因此,破解貿易保護主義和防範單邊主義的新型全球化也在積極構建中。

因此,2018年“下半場”的中國經濟成績單,只要在6.5%-6.8%的合理區間就可以。即使未來出現一定比例的波動,也是合理的。一方面,全球貿易摩擦下的經濟新常態會對宏觀經濟帶來影響;另一方面,中國經濟調整也需要時間和空間。更重要的事,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不可能一直維持高速增長,中高速增長區間也是有限度的。因此,伴隨著中國經濟的提質增效,人們的思維也要轉型升級。

中國遭遇的貿易摩擦,是挑戰也是機遇。要把壞事變成好事,繼續深化改革開放不能動搖。作為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國只有深度融入全球化,才能獲取更多符合中國大國地位的全球化利益。通過改革開放,突破傳統的秩序掣肘,打造全球共贏的新型全球化,正是中國的難得機遇。從“一帶一路”到人民幣國際化,中國不能半途而廢必須繼續前行。

還有就是,國內政策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可以微調但不可以亂了方寸,中國製造2025也應穩步推進。

長按關注

並附帶官微二維碼

「观点」张敬伟:2018“下半场”中国经济风险可控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成立於2013年1月19日,是重陽投資董事長裘國根先生向母校捐贈並設立教育基金運營的主要資助項目。

作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人大重陽聘請了全球數十位前政要、銀行家、知名學者為高級研究員,旨在關注現實、建言國家、服務人民。目前,人大重陽下設7個部門、運營管理3箇中心(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來,人大重陽在金融發展、全球治理、大國關係、宏觀政策等研究領域在國內外均具有較高認可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