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偉:增值稅減稅帶來系統性增值紅利

張敬偉

4月1日,增值稅減稅萬億大禮包開始投放市場,帶來普惠多方的減稅效應。

3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博鰲亞洲論壇發表演講時表示,國家對所承諾的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等措施一定要兌現。減稅降費是公平普惠、直接有效的改革舉措,是今年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重要舉措。今年減稅和降低社保繳費措施,可減輕企業負擔近2萬億元。

3月29日,在博鰲分論壇“減稅的邏輯”中,各路企業家和專家學家普遍認為,相信每一家企業都會不同程度地得到減稅好處。

何止企業能夠享受減稅紅利,市場終端的消費者也能體會到減稅帶來的利好。以成品油為例,發改委網站3月29日發佈消息說,國內成品油價格因增值稅稅率調整相應下調。在此之前,成品油價格剛因市場機制價格而上調。與此相關的汽車價格,也因增值稅稅率調整而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探。可以說,凡是涉及此輪增值稅調減的行業和產業,都會在市場各個環節形成傳導效應,讓市場各個環節都能享受到減稅之利好。因此,增值稅稅率調整,減稅邏輯影響的是整個市場系統,帶來的是系統性的增值紅利。

3月20日,財政部會同稅務總局和海關總署印發了《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明確了從4月1日起,深化增值稅改革的具體措施和操作辦法。內容包括:一是降低增值稅稅率水平。將適用16%稅率的項目改按13%稅率徵稅,主要涉及製造業等行業;將適用10%稅率的項目改按9%稅率徵稅,主要涉及交通運輸業、郵政業、建築業、房地產業、基礎電信服務和農產品等貨物;保持6%一檔稅率不變,主要涉及現代服務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和增值電信服務,總體減稅額將超萬億元。

製造業實用稅率下調3個百分點,減稅幅度最大,將成為本次減稅政策的最大受益者。這也是針對產業根本的精準施放之策,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也是築牢實體經濟的根基所在。給製造業減稅,可切實降低製造業稅負,為製造業提供輕裝上陣的市場競爭機會,改善企業市場預期和經營效益。減輕稅負亦可促使其加速設備更新和技術創新,實現製造業從低端到高端的升級,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實現製造業引領下的經濟高質量發展。值得一提的是,上個週期的經濟危機爆發後,全球大國和新興市場為了本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都採取了大體相同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首先是減稅,美國以2萬億美元的減稅規模居首,雖然導致了22萬億美元規模的財政赤字,但也刺激了“特朗普行情”牛市,且帶來美國經濟基本面的趨勢向好。其次是各國或規劃製造業發展戰略,或採取措施讓製造業迴流。由此形成全球範圍內的減稅潮,也促使製造業和資本在全球大市場向稅負窪地聚集。

中國製造業面臨著雙重任務。一是傳統制造業繼續加速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實現產業轉型升級;二是依託新科技革命的成果,通過對接“智能+”打造具有全球領先水平的新型製造業。降低製造業稅負,等於給製造業注入了新動能。減稅就是減負,減負就能增效,增效就能從資本和效率兩個層面發力,提升製造業的市場競爭力。

2018年5月1日,增值稅改革將製造業等行業適用稅率由17%降至16%,將交通運輸、建築等行業適用稅率由11%降至10%。據稅務機關統計,此項措施在2018年5~12月減稅2700億元,製造業減稅約945億元,佔35%。此番減稅規模超過萬億元,製造業減稅規模更為可觀。

除了製造業,交通運輸、建築等行業適用稅率由10%降至9%,也將收穫不小的減稅紅利。即使是適用6%稅率的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也可通過加計抵減政策享受到減稅優惠。

中國式減稅降費具有政策延續性,而且越來越具有針對性。從營改增到取消各種行政性收費,再到增值稅的縮檔降率,中國式減稅降費不僅觸及稅制調整,而且向制度成本亮劍,且在投放減稅降費大紅包發揮普惠效用的同時,重點向製造業傾斜,定向為中小微企業減負。

因而,中國式減稅降費,除了重視減稅規模的量化指標,更重點關切減稅降費的成效。而且,在給市場主體做減稅降費“減法”的同時,也為社會民生提供更多幸福感“加法”。此外,中央也加大了對扶貧捐贈、汙染防治的稅收支持力度,通過稅收調節吸引更多力量參與到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方面來。

深化增值稅改革,讓各類市場主體享受更多的減稅之利列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4月1日起讓市場主體“開好票”和5月1日起“報好稅”,凸顯中國式減稅的高效性,由此也將給全市場帶來系統性的增值紅利。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