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冠心病药物有哪些分类?

无悔的辉


如今,冠心病越来越多,真的多,假的也多,这里所谓的假,就是泛滥的诊断,而真正冠心病诊断,是冠脉血管狭窄大于50%才是,至于听说病人说胸闷就说是冠心病的,都是耍流氓!

入正题,药物,一一讲解,当然啊,不是每个冠心病都要吃,个体化,这点很重要。

1、 抗血小板药物。冠心病患者如无禁忌,都应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首选阿司匹林,不能耐受可选氯吡格雷,冠脉支架术后的患者至少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替格瑞落双联一年以上。



2、 β阻滞剂(β-blocker)。如无禁忌,所有冠心病患者都应长期服用倍他乐克等药物控制心率,减少心肌耗氧。 禁忌主要是血压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3、 降脂药。如无禁忌,终生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延缓或阻止动脉硬化进展,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有肝功能异常及肌溶解等副作用,注意服药后检测。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2受体拮抗剂(ARB)。如无禁忌,特别是合并高血压、心衰、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大于30ml/min)的,应服用洛丁新、代文等ACEI或ARB药物。

5、 硝酸酯类药物。如有胸痛等症状,可服用硝酸异山梨醇酯等药物改善心肌缺血。但硝酸酯类药物起到的仅仅是缓解胸痛症状,对于无症状者不必终身服药。青光眼禁忌。

6、 钙通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比如地尔硫卓的,适合有冠状动脉痉挛的病人,如夜间变异性心绞痛患者。



7、 抗凝药:部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能短期内需要应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禁忌主要为出血,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低及出血;

8、 利尿剂、补钾药:包括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部分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可能需要利尿剂及补钾药物。

不是每个人都要每种都吃,个体化,我说过了,前几种比较基础,后面的还有选择性,依据自身疾病特点,找专业的医生,安排药物的搭配。才是正道

配合生活习惯及饮食治疗也很重要,希望大家能关注心血管疾病,关注我们的健康。

心血管王医生于2018.7.22日编辑


心血管王医生


对于冠心病的主要核心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以下药物。

1、 抗血小板药物。冠心病患者如无禁忌,都应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首选阿司匹林,不能耐受可选波立维,再不能耐受选西洛他唑。冠脉支架术后的患者至少阿司匹林+波立维双联一年以上。

2、 β阻滞剂(β-blocker)。如无禁忌,所有冠心病患者都应长期服用倍他乐克等药物控制心率,减少心肌耗氧。

3、 降脂药。如无禁忌,终生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延缓或阻止动脉硬化进展,如阿托伐他汀等。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无禁忌,特别是合并高血压、心衰的,应服用洛丁新、蒙诺等ACEI药物。

5、 硝酸酯类药物。如有胸痛等症状,可服用硝酸异山梨醇酯等药物改善心肌缺血。但硝酸酯类药物起到的仅仅是缓解胸痛症状,对于无症状者不必终身服药。


以上几种药物是绝对大多数冠心病患者都需要服用的,下面的药物是部分冠心病患者需要用的。

6、 钙通道阻滞剂:适合有冠状动脉痉挛的病人,如夜间变异性心绞痛患者。

7、 抗凝药:部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能短期内需要应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

8、 利尿剂、补钾药。部分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可能需要利尿剂及补钾药物。

9、 抗心律失常药物。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常用的有胺碘酮、维拉帕米等药物。

10、 其他。部分患者还应用麝香保心丸等辅助用药或万爽力等营养心肌药物。


医患家


冠心病适用的药物种类繁多,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目的的不同,可分为冠心病预防、治疗、术后治疗、冠心病发作急救等几种。常见的药物有:

1、β受体阻滞药: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拉贝洛尔等。如无禁忌,β受体阻滞药应作为稳定型心绞痛的初始治疗。

2、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仅作为心绞痛发作是的缓解用药;长效硝酸酯类药物如单硝酸异山梨酯适宜作为慢性心绞痛的长期治疗,不适宜用于急性发作,因有引起反射性心率较快副作用,因此常与联合负性心率的β受体阻滞药或非二氢吡啶类该拮抗剂(如地尔硫卓)治疗稳定型心绞痛。

3、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等。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是变异性心绞痛或以冠脉痉挛为主的心绞痛的一线治疗药物。对于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心力衰竭,选择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药联用比单用更有效。

4、抗血栓类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西洛他唑等。阿司匹林可减低心梗的发生风险,不能耐受可选择氯吡格雷代替。氯吡格雷可作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抗栓治疗。

5、调脂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如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其他调脂类药物包括贝特类药物、烟酸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如依折麦布。他汀类药物能有效减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是降脂的首选药物。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的目标值<2.6,极高危患者的目标值<1.8。

6、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雷米普利、咪达普利、福辛普利、培哚普利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奥美沙坦、坎地沙坦等。对于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心力衰竭、糖尿病患者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减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不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可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7、改善代谢性药物:如曲美他嗪、辅酶A、1,6二磷酸果糖等。曲美他嗪通过优化心肌能量代谢,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


逸仙药师


冠心病治疗的药物比较多,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代表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波立维及替格瑞洛,以及静脉用的替罗非班等药物,其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石,是冠心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常用药物,如果患者确诊冠心病,只要没有禁忌症,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需要长期使用的药物之一。

2.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只要作用是调脂稳定斑块,代表药物比较多,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辛伐他汀等等,其是冠心病治疗中的最要药物,一旦确诊冠心病,只要没有禁忌症,他汀药物也是需要长期使用的,而且不需要考虑血脂水平。

3.B-受体阻滞剂

B-受体阻滞剂是一种减慢心室率的药物,其主要机制就是减慢心室率,减少心肌耗氧,从而减少心绞痛的发做,还可以减少心肌重构,减少心衰发生发展的可能。常用的代表药物有倍他乐克、卡维地洛等,一旦确诊冠心病,只要没有禁忌症,B-受体阻滞剂也是常用的药物之一。

4.ACEI、ARB药物

是降压药中的一种,但也是冠心病常用药物,其也是冠心病治疗的常用药物,如果没有禁忌症,也需要小剂量可耐受的使用。

5、 硝酸酯类药物。改善心绞痛症状的药物,其只改善心绞痛症状而不改善预后,无需长期服用,主要代表药物有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等。

6、 钙通道阻滞剂:其代表药物是非二氢吡啶类的药物地尔硫卓等,主要适合有冠状动脉痉挛的病人,其只改善心绞痛症状而不改善预后,无需长期服用。

以上仅仅是常用药物,还有其他非常用的药物,但具体服用哪些药物,还需要专科医生来决定,切莫自行增减药物。


心健康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所谓冠心病只不过是此种疾病的总称,终点还是以心肌梗死及心绞痛等为主的表现。那么冠心病的药物治疗也是围绕心肌梗死及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1)影响脂质合成及代谢的药物,按其作用机制分为①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如阿托伐他汀等②氯贝丁酯类及苯氧乙酸类,如非诺贝特类③烟酸类,如烟酸等;

(2)影响胆固醇及胆酸吸收的药物,如考来烯胺等;

(3)多烯脂肪酸类药物,如亚油酸等。降低胆固醇治疗可以延缓冠状粥样硬化的进展。

(1)环氧化酶抑制剂,如阿司匹林等;

(2)血栓素受体阻断剂、合成酶抑制剂,如利多格雷等

(3)血小板ADP受体拮抗剂,如氯吡格雷等

(4)血小板GPIIb/IIIa受体拮抗剂,如替罗非班等

(5)增加血小板内CAMP的药物,如前列环素等。抗血小板药物在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及心肌缺血过程中都有治疗作用。

三、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等。主要在于降低血压、调节心率及减少心肌缺血等作用。

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福辛普利等。主要在心肌梗死急性期预防左心室重构,改善血流。

五、抗心律失常药:I类:钠通道拮抗剂(又分a-c三类);II类β受体拮抗剂,如普萘洛尔等;III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药物,如胺碘酮等;IV类钙通道拮抗剂,如地尔硫卓等。同样用于降血压、调节心率等治疗。


药事健康


有许多网友通过网络咨询我:“我有冠心病,应该吃什么药?“

这个问题真的挺复杂,几句话说不清。冠心病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的改变、药物、手术治疗等。其中的药物治疗也是根据病情将多种药物组合使用,是一整套个体化的方案,而不是一种病对应一种药物那么简单。

下面我就介绍一下冠心病患者的常用药物和适用范围。

抗血小板药

抗血小板药的作用是预防动脉内血栓形成,它不仅有预防心梗的作用,对于预防脑梗也同样适用。

最经典的药物就是阿司匹林肠溶片。该药临床应用超过100年,可以说是很安全的药物。主要的副作用是容易引发胃部不适,有消化道溃疡和胃出血病史的患者使用要谨慎。

其它的抗血小板药有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可以和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使用,以增强抗血小板效果。比如刚做完支架手术一年内。当吃阿司匹林肠溶片不能耐受的时候,也可以用它来替换。

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的药物最早的研发目的是用来降低血脂(低密度脂蛋白)。

但是临床研究发现,它还有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甚至一定程度上还有逆转斑块的效果。所以就算是血脂不高,它同样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脑梗等疾病的作用。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正在被提高到越来越高的地位。

他汀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是肝功能异常和肌肉痛等,所以一定要定期复查。是否使用该类药物要取决于患者冠心病的风险有多高。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一般的名称多为XX洛尔。

该类药物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同时可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对于治疗慢性心衰和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好处。

但是急性心衰发作患者使用它有加重心衰的风险。心动过缓、严重的心脏传导阻滞的患者也要禁用。正因为其顾忌比较多,所以基层医生主动运用它的也相对少。

ACEI类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名字一般为”xx普利“,传统上是降压药。但是它也有改善心肌重构的作用,即使血压不高,冠心病患者也能从中获益。

如果有少数患者出现干咳等副作用,可以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来代替。其名字为”xx沙坦“。

硝酸酯类药物

常用药物有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等。其作用是扩张动脉血管,改善心肌供血。它只能起到临时缓解症状的作用,不适合长期使用。

其它

冠心病患者很多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衰等其它问题,相关的降糖、降压和其它药物也必不可少。

还有一些改善代谢的药物,如曲美他嗪、辅酶A等,一般作为辅助用药。

有许多患者还喜欢用一些中成药,但它们也只能作为辅助用药,不可替代前面所有介绍的药物。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最常用的药物主要是前面的5大类,其重要性的排序大致也是差不多的。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和对发病风险的预测,最少的可能需要吃一两种,多的可能需要服用七八种。个体化地定制治疗方案是很重要的。


欢迎关注郑医生百嗑,每天几分钟给健康知识充电。


郑医生百嗑


关于冠心病的防治,应该考虑从养生的角度切入,一点不成熟的.建议,供参考之。



心主血脉,血脉周流,依靠心之气強力推送,故此,有气滞,必有血瘀,从而导致病变,所以,养生,就得养心,这点非常重要。



中医药对于治疗冠心病,常用的药物有理气类,通过调节气机,而增强心功能。有活血化瘀类药物,通过行血,活血达到治疗之目标。有利水类药物,通过利水行舟之法,达到防治的目的。“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海”,中医药使用理气与活血之药,配伍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这是中医药之所长了。



中医药治疗未病,已病均有良方妙药。偌有所需要的,可以借助之。


幕后老牛


通常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中,药物治疗措施需长期服用,调理血脂抗血栓,防止病情的发展。

他汀类

他汀类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它的疗效远远大于产生副作用的风险,可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消退。对于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十分有利,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降低30%,心肌梗塞危险性下降62%。患者常见副作用胃肠道炎症,头痛。(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

贝特类

降低血液甘油三酯作用强于降总胆固醇,主要是削弱凝血,大家注意的是与抗血凝药合用减少抗血凝用量。少数反映有胃肠道反应,及肝肾损伤,所以要定期检查肝肾功能。(非诺贝特,吉非贝特,苯扎贝特)

烟酸类

确实,烟酸有降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和扩张血管作用,这个长期服用也是不易耐受,注意肝的保养。

树脂类

它是可以加速肝内胆固醇分解,排出体外,例如有考来烯胺,考来替泊,但会引起便秘等肠道反应,特别是对于脑梗或者心梗的患者,便秘是非常危险的,对血管的压力特别大,尽早调理肠道防治便秘。

阿司匹林

最主要的抗血小板药物,副作用也是对胃肠道有损害,不能用于过敏,严重或未经治疗的高血压,局部出血和出血体质的人,因为抗血小板,不利止血,不得用于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与此作用机制相似的还有氯吡格雷,也是会造成胃肠道炎症,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吃饭大学辅导员one哥


治疗冠心病的药物有:钙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硝酸酯类,众生复方血栓通胶囊等。其中有些药物是需要长期服用,像复方血栓通胶囊副作用小的中成药物;而有的是用来控制冠心病急性发作的如硝酸甘油等。患有冠心病,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可以培养嗜好或通过运动来松懈日常生活中的紧张情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