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李陵悲剧的必然:你是汉武帝也一样会处死李陵全家!

混迹头条很久了,看到过很多高手对一生的剖析,很是精彩,不才也来说几句,见解浅薄,请各位手下留情,不吝赐教。

李陵,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汉飞李广之孙。"说说李陵悲剧的必然:你是汉武帝也一样会处死李陵全家!

做为名将世家,李陵自幼勇武,多读兵书,观其一生,前半生颇有威名,以五千步兵力战匈奴八万精锐十余日,力战被擒,后降。关于其忠奸功过的争论由此展开并绵延千年而不绝,到现在都不能盖棺定论。

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奉命反击匈奴,李广利是心胸狭窄之人,忌讳李陵才能,本意安排李陵做后勤运输责任,但李陵少年将军,不甘心如此,就向上书请战,立下:愿以弱击强,五千步兵涉单于庭的豪言。后出兵遇匈奴主力力战而援兵迟迟不至,在全军战死的情况下没有战死而选择了所以为后人所不齿。说说李陵悲剧的必然:你是汉武帝也一样会处死李陵全家!

以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李陵没有什么过错,他是在让敌人付出了多于已方几倍的伤亡的情况下投降的,已经尽力了。但当时的情况,汉和匈奴连场战争,双方都是伤亡巨大,必然是一方要战胜另一方才能停止。匈奴对汉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的,在边境肆意的抢掠烧杀,严重的威胁中原的安全。所以战争是必然的。

再看当时的统治者,汉武帝是雄才大略,但是同时是猜忌心极重的,更是刚愎自用的。他不可能容忍在他看来是叛国的行为,所以杀了李陵全家。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时期和环境下,一切都必须服从于对匈奴作战这么一个大的前提下,假如汉武帝也施行人道主义不杀李陵家属的话,那难以保证在其他的军事将领里面不出现李陵第二,第三。所以他铁血手段是必然的。所谓的杀鸡给猴看,李家如此大功,只要作战不利,投降,我就从严处置。你打仗不可能全家一起去是不是,只要你敢有什么心思,李家就是榜样。这样可以极大的约束自己的军事将领使其只能走一条路就是全力作战。说说李陵悲剧的必然:你是汉武帝也一样会处死李陵全家!

我们猜测李陵投降时的想法一定是想保存实力,以备来日东山再起,但是他还是不了解汉武帝的脾气以及高估了李家在汉武帝心里的重要性,对于汉武来说,没什么比打败匈奴更重要了。还有就是,他以为投降后他还能东山再起,实际上只是一个美好愿望而已,匈奴人难道是傻瓜吗?

李陵悲就悲在兵败时没有自杀殉国,如果做了,他也是我们民族的英雄,但是李陵同时也不是汉奸,他冒死刺杀李绪,为汉庭铲除了一个大患。以汉武帝杀其全家来说,他对汉应该有莫大的仇怨,在匈奴二十余年,从未领兵进犯汉朝,李陵

还在于悲在我们传统文化里面的"不成功便成仁"的思想,所以不能被后人所谅解。所以说,他的悲剧是必然的。

很多人都说汉武帝是刻薄寡恩的人,事实上假如他不是用铁血的手段坚持对匈奴战争的话,汉是不可能在那时就击败匈奴的,也将继续忍受屈辱。实际上我大汉民族的框架及自信是在汉武时期奠定的,后来我们常提到的出则唐人入者汉的汉就是这样来的。总的来说,汉武帝纵有千般不是,但对于我民族还是有天大功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