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几千年历史的《易经》,居然密切联系着我们的生活

说起《易经》的故事,或许花上好久的时间都说不完。一部《易经》,凝结了我们祖先伟大的智慧,揭示了宇宙万物的运作规律。当然可能会有许多人质疑,《易经》毕竟是一门说不出个所以然的著作,当中的许多道理都有了相当久远的历史,放在今天的环境之下会不会有些不合时宜呢?会不会被人说成是封建迷信呢?

一部几千年历史的《易经》,居然密切联系着我们的生活

当然答案是否定的。如今《易经》早已漂洋过海传播到国外,收获了许多“粉丝”。其中在科学界也不乏“信徒”的存在。比如被我们熟知的美籍华人科学家李政道与杨振宁就从《易经》中得到启发,援引了“阴阳不守恒是常态,守恒是异态”的观点,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的观点并获得了诺贝尔奖。

此外在西方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所著的《易经》英文版序言中,更是明确地提到:“《易经》对待自然的态度,似乎很不以我们因果的程序为然。在古代中国人的眼中,实际观察时的情境,是几率的撞击,而非因果键会集所所产生的明确效果;他们的兴趣似乎集中在观察时几率事件所形成的缘会,而非巧合时所需的假设之理由。当西方人正小心翼翼地过滤、较量、选择、分类、隔离时,中国人情境的图象却包容一切到最精致、超感觉的微细部分。因为所有这些成分都会会聚一起,成为观察时的情境。”

一部几千年历史的《易经》,居然密切联系着我们的生活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由此可以从侧面看出来,《易经》中也包含了许多当代科学、心理学等理论的体系在其中,虽然无法说出来个所以然,但是却有大量的事实论证了这一点。

那么我们如今都能够将《易经》用于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呢?

其实最常见的就是,我们常日所说的八字、风水都来源于《易经》,通过八字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己的运势,而通过风水我们则能够让自己的工作、生活更加顺利。

一部几千年历史的《易经》,居然密切联系着我们的生活

那么除了这些以外,厉害的大师们能够用它能做些什么呢?

例如,@作家邓海春就指出《易经》其实在许多体系方面都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在家庭伦理道德方面也有着一些规范:

【易经与家庭】《易经》与哲学、伦理道德、天文、数学、医学等都有联系,试举一家庭伦理道德的例子。

《易传》根据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路,把儒家提倡的人文价值理想提高到深沉的宇宙意识的层次,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辩证的观点。人们在履行伦理规范时,应该同时照顾到阴阳之分与阴阳之合两个不同的方面,才能符合“天地之大义”。因此,不能把伦理规范看成僵死的凝固的教条,必须服从的绝对的律令,而应该审时度势,根据各种具体的情况、从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角度来全面地理解。

比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随,这些都是儒家所提出的家庭伦理的规范。《易传》虽然赞同这些规范,但是并不孤立地讨论规范的本身扩而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对家庭关系的整体进行综合的动态的考察,根据它的总的发展趋势提出拨乱反正的调整方案。

比如《家人卦,九三》:“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嬉嬉,终吝。”《象》曰: “家人嗃嗃,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杨万里在《诚斋易传》中解释说三“正家之道,严胜则厉,和胜则溺。嗃嗃而严,严胜也。嘻嘻而笑,和胜也。然严胜者,虽悔厉而终吉,故圣人劝之以未失。和胜者,虽悦怿而终吝,故圣人戒之以失节。九三刚而过中,严胜者也。正家之道,圣人取焉。”实际上,与其和胜,不如严胜,这只是一种不得已而降其次的权变的做法,最合理的正家之道应该是严而不厉,和而不溺,把严与和两个矛盾的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陷入一偏。

一部几千年历史的《易经》,居然密切联系着我们的生活

此外@慧剑先生表示自己曾经运用《易经》中的理论来寻找微博公安部公布的丢失孩子,也是《易经》运用在生活中的一种表现:

一部几千年历史的《易经》,居然密切联系着我们的生活

以实践结果说话,把周易玄学预测实实在在运用到生活中去,可以实实在在做些有意义的事,帮到许多的人。

玄学不玄,未卜先知也不玄,我们人类对世间万物都有研究探索,研究怎么养好猪,养好鸭,种好地,提高生产效率,怎么飞上天去,网络如何联通全世……

周易玄学就是研究人本身,怎么去与周边的环境更加和谐相处,创造出更美好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算命,算运程,这些仅是周易玄学需要去体现实践的一种,实际上更侧重是人物的心身内外兼修。

玄学最讲道理,以实践验证,讲得让人心服口服,进而对世间万物心生敬畏,做人表里如一,心神合一,修身养性,行善弃恶。

说到这里小云云想起了此前有大师在花莲地震发生前就预测出了发生时间、伤亡人数等数据,基本与官方公布的结果相似。那么《易经》是否具有预测未来的能力呢?@风水命相师文超良的回答肯定了这一点:

一部几千年历史的《易经》,居然密切联系着我们的生活

周易是肯定有预测能力的,但一般善易者不占,真正的善易者会从事件的发生而推断到事件的结果,所以是不用刻意去占卜的。但不要以为这是随随便便有点社会经历的人就可以的,一般要那种对阴阳很理解,对宇宙的发展规律很了解的人才可以的,而这些也是周易里的一部分来的。

由此可见要通过《易经》去预测未来的话,是需要经过长期的研读和对《易经》的深刻理解才能够达到的境界。

所以综上来看,《易经》是一部永不过时的典故,先人们总结的智慧与思想即使在今天来看仍然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