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味悠长的大荔“浆水面”

周末,带上家人专门到大荔羌白镇咥了顿有名的大荔一绝“浆水面”还确实名不虚传。主人按着传统的“浆水面”吃法,先上了具有当地特色的豆腐丝、芝麻酱拌精肉、火烧茄子、凉拌豆角,慢慢喝着小酒,一会儿, 那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的“浆水面”端上桌,据主人介绍,一清二白三红四绿指的是清面汤为一清、白浆水乃二白、三红是油烹辣子、四绿是香蔬调面也,看着都流口水,让你顿时食欲大开,吃后神清气爽,真乃东府一绝,在这里,每天“闻香”而来的周边群众络绎不绝,都想到这里吃碗浆水面过过瘾。

余味悠长的大荔“浆水面”

在陕西关中大荔县农村,每到“烈日炎炎似火烧”的盛夏,几乎家家户户都制浆水、吃浆水面,而最为拿手的是大荔县羌白镇这家浆水面,做的浆水是女店主从娘家带来已有流传百年的浆水橛子【即根子或称“酵子”】做的浆水,离远都能闻到鲜美的味道,酸而不烈,气味芬芳堪称一绝。做浆水面时,先将沤制好的浆水舀一部分人锅,并根据其酸味的浓度和食者的要求,酌情加入清水兑合,烧之使沸,再加入葱花、香菜、食盐、辣椒等调味品,待凉即成。煮熟的面条,调人清凉的浆水,看上去嫩黄柳绿,红油浮面,酸辣可口,色味俱佳吃一碗顿觉清凉透心,远远都能闻到鲜美的味道,酸而不烈,气味芬芳,汤清味正,尤其是面条擀的薄如蝉翼,隔面照字,加上沙苑小葱炸葱花,焦耳不着,醇香可口,红油浮面,酸辣可口,放上香菜,撒上鸡蛋皮,黄绿相映,让人一看食欲大增。

余味悠长的大荔“浆水面”

做浆水面,面条的种类不拘,擀压拉均立(即)可,其关键在于浆冰(水)沤制的好坏。一般农村人做浆水不少都用的是上辈人存留的浆水“根子”,冬季密封、夏季打开,年年晾嗮“续浆水”,俗称"投浆水"倒入新鲜面汤入缸内,在太阳下暴晒发酵,日晒六七天,汤呈乳白色,即有浓酸味,并带有清淡的特殊香气,这时便可取用,即可成为上好的浆水了。天气热时,对浆水菜要精心侍弄,在食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倒缸清底,去除沉淀物,并不断地加以凉面汤。总之要常吃常新,不宜久储不用。盛浆水的器皿不能用铁的(必须)最好以陶器为好,这样做的浆水味道才能正宗,清淡味醇,余味悠长。

余味悠长的大荔“浆水面”

浆水面历史悠久,起源于楚汉相争,兴盛于汉唐年代,流行于西北陕甘宁靑,传承与当今。传说有家农户有个懒媳妇,一天婆婆让她用开水烫芹菜,她顺手丢进热面汤盆里,捂上锅盖,随后就忘了这桩事。第三天,家里来了客人吃饭,当面条煮熟从锅里捞出来要浇汤时,懒媳妇才想起汤盆中还有菜,一急就把烫芹菜的面汤浇在面条上,端给客人。客人一吃,大为惊喜:“这是啥汤?咋这么凉爽清香?”懒媳妇嘴里支吾:“脏……水……”“浆水?”客人听走了音,“浆水面”的名字也就传开了

余味悠长的大荔“浆水面”

大荔羌白的浆水面可有来头,据今年已年过六旬的店主赵祎文介绍,他的岳母亲在旧社会是当地做浆水面的把式,在农业学寨年代,没有饮料,没有调料,家里常年晒一大盆浆水,作为农民的一种家常饮料,每到暑天,村民到地里劳动时,前门进,后门出,人人喝上一勺浆水,那可解馋,有着防暑降温子功效。为了让当地浆水面这一传统面食延续下去改革开放后,在羌白镇上开了浆水面馆,延续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他家和老伴由于浆水面做的特别好成了方大园有名的浆水世家,老伴被食客戏称为 “浆水妈妈”,她做的浆水面咥上一碗,定叫你神清气爽,真乃是“红竹筷子挑起浆水面,酸酸的红红的油油的,呼噜噜一口进肚去”,越吃越香,碗净汤光,把大荔人吃面的乡韵挂在脸上,美在心上。(文/图 李世居)

余味悠长的大荔“浆水面”

余味悠长的大荔“浆水面”

余味悠长的大荔“浆水面”

余味悠长的大荔“浆水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