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文明》5:大禹是如何將「天下爲公」變成「天下爲家」的

《失落的文明》系列第5篇:大禹是怎麼將“天下為公”變成“天下為家”的?

水是萬物之源,地球上的生命離不開水的滋養,人類也不例外,古代的先民無不臨水而居,將依山傍水之地形容為風水寶地,依此建立城邦。所以,水在人類社會的早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不能治理好水,利用好水,決定著一個族群的興衰,中華大地由部落聯盟社會邁入國家制,正是與平土治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失落的文明》5:大禹是如何將“天下為公”變成“天下為家”的

華夏共同體成立以來,一直面臨著水患不斷,給人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尤其是對社會和族群的穩定負面影響很大。每一次的水患,都是一次對生命和社會財富的無情剝奪,在生產力不高的古代,人員的損失、生產生活的恢復,耗時費力,往往還沒有完全恢復,又一次的水患就會再降臨,週而復始,上至諸侯、下至百姓對此苦不堪言,每一個族群甚至上到堯舜這樣的萬邦之主,都沒有辦法對國家治理進行長期的規劃和安排,所以治水成了堯舜時代的頭等大事,大禹被舜帝欽命為司空,主管平治水土。大禹通過疏通河道、導河入海的方法成功的治理了水患,這個意義非常重大,正是通過這個過程、取得了這個結果,導致了華夏社會治理制度的變革,讓“家天下”成為可能。

《失落的文明》5:大禹是如何將“天下為公”變成“天下為家”的

大禹之前的堯舜治理模式是“協和萬邦,虛君共治”,通俗的講就是:有事大家商量著辦,萬邦共主實際上起到一個協商協調的角色,他有唯我獨尊的權威,但主動放棄獨斷乾綱的路子,人事和制度都不由他一人說了算。大禹為什麼能將這種制度顛覆呢?其實也是經歷一個由被動到主動的過程。

治水這麼浩大的工程,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是需要協調很多邦國的利益,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完成,雖然在堯舜時代,萬邦共主在這些邦國中的威信要比以前高了很多,這些邦國也體會到了加入華夏共同體的利益,但還遠沒有達到你說我就照辦的地步,所以利益方面還是要協調。比如河道要改,那就得重新挖河道,原河道的居民沒水了怎麼生存?新河道佔了另外邦國的土地,怎麼協調?這些都是要當機立斷的事情,不能說回去報告給舜帝,等研究決定了再開工,那黃花菜都涼了,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威脅也會大打折扣,大禹正是踐行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先斬後奏果斷滴協調了很多矛盾,許諾了很多交換的利益,並在治水成功後,並得到了兌現,所以他在萬邦中的威信,甚至蓋過了舜帝,因為他是實際和這些邦國在一起戰鬥過的。還有一點更重要的,因為治水,很多邦國的利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變動,這些新變動的利益都是大禹賦予的,他有權賦予你,當然也有權利剝奪,生殺大權都在大禹手裡,因為還沒有通過制度固化下來。這種在特殊情況下的被動“封土立威”還屬於“被動的封建”,但已經和堯舜遵從天道的治理大有不同了,這是從“天道”思想向“君道”思想的轉變。

《失落的文明》5:大禹是如何將“天下為公”變成“天下為家”的

治水完了,緊接著就是要平土,重新劃分各邦國治理範圍,並在制度上將以確認,這又是一次權力的分配。大禹藉著自己的威信和舜帝信任,建立起了五服制度,即:根據治水功勞及遠近親疏的關係,以王都為中心,每方圓500裡為一服,從裡到外一共分為甸、侯、綏、要、荒五服,從裡到外稅賦遞減。五服,顧名思義就是邦國臣服於王的程度不同,這已經不是堯舜時代的“協和萬邦”了,這是中央集權的雛形。利用平土的機會,大禹完全有權利和邦國講:我把這塊地方賜給你,你要服從於王都調遣,否則我就收回你的封地。鑑於這種改變,舜帝和皋陶也曾多次側面的告誡大禹:“要遵從共同治理的制度,不要搞獨裁的小團體,特殊情況下的應急之策不能使之常態化,治水完了,指揮者就要下船,不要再讓別人給你推船走了。”大禹也只是辯解沒有假公濟私的心。但是大禹的功勞無可爭辯,所以禹順利登基,成為繼舜帝之後的又一位萬邦共主。

《失落的文明》5:大禹是如何將“天下為公”變成“天下為家”的

禹上臺後,他的一系列治理思想中,就明顯的出現“君臣”“君民”等概念,這是明顯的上下級從屬關係,而不是“共同治理,協和安民”,因此,在大禹執政的這段時間應該是有意無意地強化了“君道”這種上下級從屬思想,禹成了實際上一言九鼎的領導,並在實際中也扶持了自己兒子。所有儘管禹在後期也將王位禪讓給“益”,但是“益”的威信已經沒辦法和大禹相比了,甚至沒有禹的兒子在萬民中的威信高,這才有後來“益”效法老規矩將王位禮節性的讓給先王的兒子,等諸侯去朝拜他,沒想到諸侯全都跑到夏啟那裡朝拜去了,鬧出了個天大的笑話,夏啟說:萬民歸心,天意啊!益也只好啞巴吃黃連啦,默認既成事實。

《失落的文明》5:大禹是如何將“天下為公”變成“天下為家”的

點擊下面鏈接,看本系列其他文章

1、

2、

3、

4、

天山老狼,專注精品原創,歡迎關注天山老狼交流探討,一起傳播真善美、傳遞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