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家生物醫藥上市企業發布2018年中業績預告,八成藥企業績增長

截至7月23日中午,已有184家生物醫藥上市企業發佈2018年中期業績預告,其中149家業績實現增長,佔比高達81%;28家企業淨利潤超過100%,佔15%左右。

2018年上半年醫藥上市公司業績增長較為穩健。中銀國際發佈的《醫藥生物行業2018年中期策略報告》中預計,2018年全年行業收入利潤將逐季趨於平穩。中長期看,仿製創新型企業仍將是行業霸主,但超長期看,純創新型企業有望加入到爭奪霸主的競爭中來。

184家生物醫藥上市企業發佈2018年中業績預告,八成藥企業績增長

創意圖片/新京報記者王遠征

15%的企業淨利潤翻倍

在已發佈2018年中期業績預告的184家生物醫藥企業中,有149家企業實現業績增長,佔比超過八成。

從預告淨利潤上限來看,在已公佈具體數據的企業中,91家企業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超過1億元,佔49.46%;有13家企業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在5億元至10億元之間。該“榜單”榜首由新和成拿下,其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0.22億元至21.97億元,同比增長245%至275%,是其中唯一一家淨利潤超過10億元的企業。新和成稱,業績增長主要是公司維生素A產品銷售價格同比大幅度上升所致。

在中期業績預告中,約15%的企業淨利潤翻倍,共28家企業淨利潤變動幅度超過100%。其中,增幅超過1000%以上的有聖濟堂、海普瑞、貝瑞基因、博濟醫藥和美年健康5家。其中,以聖濟堂的增幅最高。

聖濟堂公告顯示,預計2018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加3248%到3917%。上漲原因為,公司在化工市場的主導產品尿素、甲醇市場回暖,產品平均價格同比上期大幅增長,再加上本期產銷量同比上期大幅增加,尿素、甲醇毛利潤均扭虧為盈。另外,在醫藥業務方面。聖濟堂在預告期間,醫藥業務持續保持高速穩定增長,其中中藥及保健品類銷售同比上期增長較為突出。

除上述5家增幅巨大的企業外,增幅在100%至500%的共有22家,包括康泰生物、沃森生物等。

僅7家醫藥企業虧損

在184家生物醫藥上市企業中,僅有7家虧損。其中,上海萊士等3家為首虧企業,千山藥機、國新健康、九安醫療和雙成藥業等4家為續虧企業。

對於虧損原因,上海萊士表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均同比增長;上半年,國內證券市場波動較大,公司風險投資發生較大損失,2018年1月份-6月份投資業務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和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綜合上述情況,因證券投資業務影響較大,公司2018年半年度業績虧損,並超出原預計範圍。

7月16日,千山藥機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從民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貸款7000萬元,7月15日到期。因資金週轉困難,致使其到期債務未能償清,逾期本金為629.34萬元。千山藥機表示,會因逾期債務面臨訴訟、仲裁、銀行賬戶被凍結、資產被凍結等事項,也可能需支付相關違約金、滯納金和罰息,這將會影響公司的生產經營和業務開展,增加公司的財務費用,加劇公司面臨的資金緊張狀況,並對公司本年度業績產生影響。

正是受債務危機及資產受限等影響,千山藥機的製藥機械、智能包裝機械的生產和銷售下滑,營收下降32.41%;同時財務費用大幅度上升,導致報告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降62%至58%。

■ 行業分析

非上市企業不少仍舉步維艱

今年醫藥板塊較受市場青睞。中銀國際發佈的數據顯示,從醫藥細分子行業來看,除器械板塊表現不盡如人意外,其他板塊均有較好表現,尤其醫療服務和生物藥板塊均有10%以上漲幅,化學藥漲幅為6.99%,商業和中藥板塊受兩票制和醫保的影響較多,但仍有3%以上漲幅。

第三方醫藥服務體系麥斯康萊創始人史立臣指出,上市企業在整個行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為其產品、運營模式等有了一定的競爭力,但其表現仍不能代表整個行業的成績。目前來看,更多的未上市企業經營仍然十分艱難。“我近期接觸了很多企業,盈利能力在降低,產品老化、團隊老化、競爭力降低,企業虧本運營。”

近幾年來,政府不斷優化藥品器械創新環境,同時加快中國藥械市場與國際接軌,指導文件細則陸續落地,國內新藥研發處於歷史最好環境。同時,全球不少原研藥遭遇“專利懸崖”,專利保護要到期……這些因素促使更多企業加大投入,以提升競爭力。“從整體而言,哈藥、東北製藥等國企對研發投入的經費仍然不高,相比之下,民營企業在研發投入上更為積極。”史立臣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在醫保控費常態化的大背景下,受限於行業買單者醫保基金的增長速度,醫藥行業難重現醫保擴容時代20%以上持續高速增長。從行業層面來看,現在的控費模式已由“一刀切”逐漸過渡到“精細化控費、結構調整”時代。史立臣強調,對整個行業而言,研發是根基,企業必須重視。“應該像羅氏、輝瑞等外資企業一樣,聚焦某一類疾病或某一個領域研發產品。原有的粗放式管理已無法支撐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無論是生產、內部運營、營銷、市場等方面都需要全面升級。”

採寫 / 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創意圖片/新京報記者王遠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