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軍事能力非常強的皇帝?

寂寞的小太陽


我國曆史極為悠久、戰事頻繁,給了許多名將展現才華的機遇。如項羽、韓信、霍去病、李靖、李勣等等,都是可堪稱世不二出的名將。而有一些王朝的帝王,尤其是開國君主,能在亂世之中創立一番基業、再建新朝,其軍事才能本身就是不可或缺的。那麼,我國曆史上最具軍事才能的帝王又有哪幾位呢?

第五位,漢光武帝劉秀;劉秀為南陽地方豪強出身,漢宗室遠支,跟隨其兄劉縯起兵反莽,號為舂陵軍。舂陵軍因勢單力孤,而併入綠林軍,其後,綠林軍推舉劉玄為帝,是為更始帝。王莽派出四十二萬大軍,進攻昆陽、宛城一線,企圖一舉撲滅更始政權。而昆陽守軍僅九千餘人,劉秀率領13名騎兵乘夜突圍,後請得援軍步騎萬餘人。劉秀親率千餘精銳為前鋒,反覆衝殺,斬殺新莽軍千餘人,綠林軍士氣大振。最終,昆陽守軍與城外援軍兩面夾擊,新莽軍大敗,而劉秀一戰成名。

後來,劉縯被更始帝殺害,劉秀也遭猜忌。劉秀強忍悲痛,益發謙恭,使得更始帝也有些自愧。劉秀打通更始帝身邊人的關節,而得以以破虜將軍行大司馬事的身份,“出撫河北(冀州),鎮慰州郡”。劉秀抵河北之後,既無根基可言,又缺少兵力,後迎娶了真定王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為妻,才在河北站穩了腳跟。其後,劉秀擊殺王朗、滅銅馬軍,而有了與更始帝決裂的實力。劉秀稱帝之後,消滅群雄的任務,就漸漸由手下大將代勞了。

第四位,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雖非大唐的開國之君,但通過篡改史籍,弱化其父兄在大唐建國中的貢獻,已較為成功地塑造與強化了自己“一代名君”的形象。以致,都讓人覺得大唐的天下,彷彿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感覺。這顯然是不合常理的,唐初名將輩出,李靖、李勣都是舉世之名將,宗室李孝恭、李道宗等亦戰功赫赫,甚至被抹黑的李建成、李元吉,也曾建有大功。當然,李世民還是頗有軍事才能的,最為經典的是在虎牢之戰中,一舉消滅了王世充、竇建德兩大割據勢力。

第三位,宋武帝劉裕;劉裕起身於北府兵,北府兵為我國曆史上最為精銳的幾支軍隊之一,於淝水之戰中,一舉擊潰了前秦大軍。劉牢之死後,劉裕漸漸掌握了這支精兵,對內平定孫恩與桓玄之亂,消滅境內多股割據勢力;對外消滅南燕、後秦等國,光復長安、洛陽兩都,收復了大片北方失地。其後,劉裕又以卻月陣大破北魏騎兵,是南朝中最有作為,軍事最盛的皇帝。然而,南朝軍隊有一個顯著的弱點,就是缺少騎兵,很難守得住北方廣闊的平原地區。而劉裕又志在謀國,以致劉裕不能專心於北方。

第二位,魏武帝曹操;曹操雖未稱帝,卻取得了後人心目中的帝王地位。曹操一生戎馬,對內消滅袁紹、袁術、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國的北方,對外又降服南匈奴、烏桓等遊牧民族。曹操雖最終未能一統天下,也屢有敗績,這主要乃是曹操的主要對手,並非一般的農民起義軍可比,而主要是由地方上的州牧郡守割據形成,他們有施政、領軍的經驗與才能,在地方上的根基極為深厚。客觀地講,曹操統一天下的難度遠大於東漢、唐朝的統一難度。

第一位,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歷史上出身最低的皇帝,但論軍事才能以及對國家、軍隊的控制力,可以說是無人能出其右。朱元璋投濠州郭子興起義軍後,因作戰勇敢、機智靈活而深受郭子興的賞識,並將養女馬秀英嫁給了朱元璋,而朱元璋在軍中的地位也漸漸提高。後來,朱元璋見濠州諸將爭權奪利,料難成事,便從所部中挑選了徐達、湯和等二十四人離開濠州、南略定遠。朱元璋依靠此二十四人,招降納叛,漸漸地有一支完全屬於自己的武裝。

郭子興死後,朱元璋憑藉才能與聲望,而事實上掌握了郭子興所部。朱元璋親率水陸大軍,渡江南下,攻取了集慶城(今南京),並以此為基業。而至朱元璋於潘陽湖大敗陳友諒之後,就基本上不再親自領軍了。1367年,朱元璋令徐達、常遇春率領25萬大軍北伐,按北伐的戰略亦是按朱元璋的規劃“先取山東,撤彼屏蔽,移兵兩河,破其籓籬,拔潼關而守之,扼其戶檻。天下形勝入我掌握,然後進兵,元都勢孤援絕,不戰自克。鼓行而西,雲中、九原、關隴可席捲也”。


歷史聞知社


不用多說古代軍事能力最強的一定是李世民,接下來就是朱元璋,再後就是劉秀。我們只要來看一看他們的事蹟就可以了。

李世民:唐朝建立以後,為統一全國,先後進行了六次大的戰役。這六個戰役李世民就指揮了四個,全部取得了勝利,為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戰功。

 


 第一次是對隴右薛舉父子集團的戰役,唐武德元年,薛舉率軍進攻關中,雙方在現陝西長武縣發生激戰,在這裡,李世民打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大敗仗,退回長安。但不久,他便在淺水原之戰徹底打敗薛軍,消滅了隴東集團。

  

第二次,劉武周依附突厥,南下進攻唐朝,攻佔了晉陽,李世民不畏艱險,終於擊潰了敵人主力,並乘勝追擊,兩天不吃飯,三天不解甲,徹底消滅了敵軍,收復了丟失的土地。

  第三次是對王世充和竇建德的戰役。這次戰役規模為唐統一戰爭中最大的。在這次戰役中,李世民先將王世充擊敗,圍困在洛陽,令其無糧草供應,待其自斃。就在洛陽將下未下之時,河北的竇建德軍十餘萬眾號稱三十萬為救援王世充,突然出現在唐軍背後,李世民力排眾議,在虎牢之戰中大敗竇建德軍,生擒竇建德。洛陽的王世充也只得投降,這次李世民一舉兩克,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第四次是平定劉黑闥的戰役,劉黑闥是竇建德的部下,他打著為竇建德復仇的旗號,在河北起兵反唐。李世民指揮了平定其第一次起兵的戰役,僅僅兩個月就取得了勝利。(其他兩個戰役是由李孝恭指揮的平定杜伏威的江淮軍和平定以江陵為根據地的蕭銑的梁政權)。

敗仗:

唐武德元年,薛舉率軍進攻關中,雙方在現陝西長武縣發生激戰,在這裡,李世民打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大敗仗,退回長安。

朱元璋


朱元璋出生在貧苦農民家庭。他在很小的時候,以給大戶人家放豬放牛為生,吃盡了苦頭。1344年,淮北發生了嚴重的旱災和蟲災,疾病到處流行。在這場劫難中,朱元璋的父母和長兄都先後病死,餓死。16歲的朱元璋靠鄉鄰的幫助,草草埋葬了親人之後,孤苦無依的他只好到附近的皇覺寺當了小和尚。不久,災情越來越重,寺廟中的和尚也不得不外出討吃就食。朱元璋入寺後不到幾個月,就被打發出去,做了遊方們。他雲遊四方,到處乞討,山棲野處受盡了風霜之苦;但同時也使他了解到民間疾苦,增長了社會見識。

  元朝末年,政治越發黑暗腐敗,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剝削、壓迫和歧視,紛紛拿起武器起來鬥爭。終於在1351年,爆發了韓山童、劉福通領導的元末農民大起義。1352年朱元璋雲遊回到家鄉,接到濠州起義軍中同鄉湯和的相邀信,就投奔於濠州紅巾軍郭子興的隊伍。由於他勇武過人,很快就被提拔為親兵九夫長。不久,又成為郭子興的親信,並娶了郭子興的養女馬氏為妻。此後,劉福通立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為帝,稱小明王,建立“大宋”政權,年號龍鳳。朱元璋以戰功先任鎮撫,後升總管之職,成為濠州紅巾軍中統兵一方的大將。

  1355年郭子興病死,朱元璋以左副元帥職,成為這支起義軍的實際領袖。他率軍南下,攻破集慶(今南京),招降康茂才等軍民50餘萬,改集慶為慶天府。龍鳳政權任命朱元璋為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這時的朱元璋,局面小,兵力弱,四面受敵,形勢不利。他利用元朝軍隊主力和小明王作戰的機會,向南面和東南的元軍主力進攻,取得勝利。在他率軍打下徽州時,朱元璋採納了老儒朱升的獻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命令軍隊自己動手生產,興修水利,減輕農民負擔,因而兵強糧足。於是朱元璋又把軍事進攻的矛頭指向土地肥沃,盛產糧食絲綢的浙江一帶,先後佔領諸暨、處州。孤立的元軍據點,次第被消滅。隨後,他又適應新的軍事形勢,對東南採取守勢,東北和西面取攻勢的戰略,在軍事上取得了有利的局面;然後又戰鄱陽,取東吳,南征北伐,奠定了統一全國的基礎。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大明。

劉秀的話看他最著名的昆陽之戰


昆陽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也是莽漢戰爭中的一個關鍵轉折點。可以這麼說,昆陽之戰後,王莽基本就喪失了軍事力量,再也無法對義軍形成有效的抵抗。

昆陽之戰,莽軍總兵力共42萬,號稱百萬,史稱“旌旗輜重,千里不絕 ,……自秦﹑漢出師之盛,未嘗有也”,而且還“驅諸猛獸虎豹犀象之屬,以助威武”,大軍至昆陽城下,“軍陳數百里,不見其後”。

反觀漢軍,昆陽城中僅有8、9千人,且人心惶惶,士氣不振。此後劉秀率13騎突圍求援,所收郾、定陵等地兵馬也不過數千人,換言之,昆陽之戰,漢軍總兵力也就是一萬多,不足2萬。只有莽軍總兵力的20分之一不到。

然而昆陽一戰,終究以漢軍的完勝而告終,莽軍全面崩潰,直接導致了新莽政權的覆滅。以昆陽之戰的歷史意義來看,也只有秦末鉅鹿之戰、東晉淝水之戰可以與之相比。


淘戰史


我認為,真正軍事能力強的君主一定是制定併成功的執行了對當下和後世都產生了深遠影響的國家軍事戰略。

就這個意義而言,以下幾位可以達到真正軍事能力強

1、漢武帝

中原農耕民族自戰國中後期開始不斷遭受北方遊牧民族匈奴部落的不斷侵襲。無論是戰國時期的北方諸侯國還是後來大一統的大秦帝國,對於匈奴人或戰或防,可以說是傷透了腦筋,都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漢王朝建立初期,國家積貧積弱,對於匈奴的侵襲只能是以和親政策暫時維持屈辱的和平換取發展時間。

漢朝經過60年發展,到漢武帝時期,綜合國力大幅度上升,具備了舉全國之力維護國家統一與穩定的條件,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困擾中原人上百年的匈奴問題。

漢武帝深知,對於野蠻的匈奴人武力解決是唯一途徑,但是考慮到軍事力量的對比,對匈奴的戰爭一定是長期戰爭。於是,漢武帝指揮漢軍通過戰爭學習戰爭,根據過去匈奴人飄忽不定攻擊中原王朝的特點,漢軍在前期也同樣是以此方式攻擊匈奴。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漢軍就完全打掉了匈奴人在數十年內構建的入侵漢朝的前進基地,初步解除了邊患。但是這並不能徹底消除這幫草原勇士掠奪財富的野心,數以十萬計的匈奴控弦勇士隨時有捲土重來的可能。於是漢武帝舉全國之力組織大規模騎兵兵團深入匈奴腹地,對匈奴來了一次犁庭掃穴式的打擊。這次軍事行動在中原軍事史上可以說是開天闢地的頭一回,漢軍以血的代價換取了免除匈奴對中原永久性的大規模威脅。

漢武帝一朝對匈奴大小規模軍事行動15次近30年,沉重打擊了遊牧民族侵略中原的野心,自此以後有漢一朝北方遊牧民族再也沒能像漢朝初期那樣肆無忌憚的搞大規模入侵行動。

2、漢光武帝劉秀

西漢王朝政權被外戚王莽篡奪後,更名為新莽王朝,由於改革失敗,全國迅速陷入四分五裂的動亂之中。作為漢朝皇族後裔的劉秀,打出了復興漢室的旗號,起兵反抗新莽王朝。昆陽一戰,劉秀親自指揮弱於對手數十倍的兵力取得輝煌勝利,名震天下。隨後,劉秀以河內為根據地,採用武力攻伐和政治誘降為手段,將割據全國的大大小小地方軍閥一一削平,重新建立漢王朝的統治。

3、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18歲開始鼓動其父李淵藉著隋王朝倒行逆施導致天下分崩離析的混亂局面起兵造反,趁著隋軍主力東調鎮壓農民軍之際從太原出兵,僅僅半年時間就拿下了隋王朝統治中心——關中,建立唐朝。

唐朝建立後,李世民作為唐軍主帥之一,親自帶兵先後掃平雄據北方的各大軍閥勢力,為唐王朝的大一統立下汗馬功勞。

唐朝建立後第9個年頭,李世民通過政變上臺,成為第二任CEO。與漢朝時期一樣,中原人民自隋朝之前就又面臨北方以突厥為首的遊牧民族威脅,相比匈奴有過之而無不及。李世民即位沒幾天,突厥大軍20餘萬居然一度兵臨帝都長安。面對現實威脅,李世民也迅速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國家軍事戰略。即位後第3年,李世民就趁著突厥部族遭遇天災的時機組織大規模反擊作戰,通過正面相持和敵後突襲,一舉打垮東突厥汗國,俘虜其首領劼利可汗。

消滅了東突厥後,北方草原陷入混亂,李世民看到了徹底解決遊牧民族威脅的良機。於是,唐王朝一面收容草原難民,一面扶植親唐分子,建立政權並將其置於掌控之下,同時對於反唐勢力進行持續的軍事打擊。在此後幾年內,李世民又先後以軍事手段打垮了薛延陀、吐谷渾、高昌等部並扶植了親唐政權。軍事打擊反唐和政治扶植親唐政權,這是李世民為後世留下的一套解決外來威脅的正確戰略方針。

4、宋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是宋朝開國皇帝,早年在五代十國割據紛爭時供職於最強大的後周王朝,後來篡奪後周政權,建立宋王朝。趙匡胤即位後,宋朝周邊南有諸國並立,北有遊牧政權——大遼帝國及其扶植的中原政權——北漢時時威脅。

面對極其兇險的國際環境,趙匡胤也迅速制定了應對策略,暫時穩住北方,首先對南方用兵。歷時13年,滅掉南方五國,鞏固了宋朝統治。趙匡胤去世後,統一大業尚未完成,繼任者趙匡義繼續沿著他的路線滅掉剩下的各中原諸侯國,結束了中原自唐末以來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割據紛爭局面。

5、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是繼漢高祖劉邦之後又一個出身於平民百姓的開國皇帝。早年參加元末農民起義軍,跟著濠州大帥郭子興幹,再後來自己單幹。同樣也是因為制定了完整而行之有效的軍事戰略首先完成南方的統一,進而揮師北伐,驅逐欺壓在漢族人頭上長達一個世紀的蒙元王朝。經過14年戰爭,蒙元帝國勢力基本被逐出長城以北,隨後明王朝在北方各地設藩王鎮守以防禦蒙古勢力。

6、明成祖朱棣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八子,明朝第三任皇帝。在明太祖時期就曾位列防禦蒙古的藩王之一,多次帶兵出塞打擊與蒙古軍作戰。後來發動靖難之役,通過戰爭手段奪取皇位。

朱棣即位前,蒙元勢力曾經乘明朝內戰期間南下攻略邊境,雄據亞歐大陸的帖木兒帝國更是蠢蠢欲動,居然萌生了吞併中國的野心。

朱棣即位後,先是謀求與蒙元和平不成,繼而訴諸武力。從即位第8年直至去世,歷時14年,朱棣前後五次御駕親征蒙元,沉重打擊了蒙元的韃靼、瓦剌、兀良哈三個部落。每次軍事行動規模極為巨大,動員兵力都在30—50萬人,明成祖此舉在軍事打擊的同時更是武力展示,以此懾服蒙古。在武力打擊與軍事懾服這一策略下,長期與明王朝分庭抗禮的蒙元勢力開始臣服於明朝。朱棣以後近30年,明朝邊境基本穩定,後來雖有瓦剌和韃靼入寇一度兵臨京師,但是經過明軍打擊從此一蹶不振。

7、康熙帝

清王朝統一中國後的第二任皇帝,8歲即位,20多歲時就採取“剿撫兼用”的戰略消滅了一度控制長江以南的吳三桂等三個藩王,統一了割據海外達22年的臺灣鄭氏政權。

但是鬥爭遠沒有結束,雄據歐亞大陸、對領土有著病態佔領欲的沙俄帝國覬覦清王朝東北與西北領土,同時還扶植漠西蒙古準噶爾勢力不斷餐食處於清王朝控制下的蒙古草原。

康熙帝謀求以和平解決領土爭端的方式遭到拒絕,於是決定訴諸武力。康熙帝首先派兵經過兩次小規模戰爭拔除了沙俄帝國打入中國東北的兩根楔子——雅克薩和尼布楚,展示了維護領土完整的決心,雙方維持邊境和平近200年。隨後,康熙帝御駕親征準噶爾,經過兩次大規模戰爭,重創了準噶爾部,粉碎了其妄圖割據自立的野心。康熙以後的雍正、乾隆兩朝,在對待準噶爾問題上始終堅持領土不容分割的態度,或戰或和,最終徹底征服了準噶爾。


20世紀戰史大揭秘


歷史上軍事才能非常強的皇帝,當屬李世民、柴榮、趙匡胤。


一、李世民戰績如下。

隋大業十三年六月,李世民與李建成率兵攻西河,首戰獲勝,促使李淵決意西進。七月,李世民隨李淵自太原南下。途中李淵一度動搖,欲還師更圖後舉。世民堅決主張繼續進軍,提出先入咸陽,號令天下的方略。八月,進攻霍邑,先率輕騎至城下,誘隋守將宋老生出戰,繼而率騎猛衝其側背,配合李淵、建成正面攻擊,斬宋老生,拔其城。九月,率前軍西渡黃河,順利佔領渭河以北地區。

唐朝建立以後,為統一全國,先後進行了六次大的戰役。李世民就指揮了四個,全部取得了勝利。

第一次是對隴右薛舉父子集團,唐武德元年,薛舉率軍進攻關中,雙方在現陝西長武縣發生激戰,在這裡,李世民打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大敗仗,退回長安。但不久,他便在淺水原之戰徹底打敗薛軍,消滅了隴東集團。

第二次,劉武周依附突厥,南下進攻唐朝,攻佔了晉陽,李世民不畏艱險,終於擊潰了敵人主力,並乘勝追擊,兩天不吃飯,三天不解甲,徹底消滅了敵軍,收復了丟失的土地。

第三次是對王世充和竇建德的戰役。這次戰役規模為唐統一戰爭中最大的。李世民先將王世充擊敗,圍困在洛陽,令其無糧草供應,待其自斃。就在洛陽將下未下之時,河北竇建德率十萬大軍救援王世充,突然出現在唐軍背後。李世民力排眾議,在虎牢之戰中大敗竇建德軍,生擒之。洛陽的王世充也只得投降。

第四次是平定劉黑闥的戰役,劉黑闥是竇建德的部下,他打著為竇建德復仇的旗號,在河北起兵反唐。李世民兩個月就平定叛亂,取得勝利。

二、五代第一明君柴榮。

柴榮雖然只做了五年多皇帝,卻創造了傑出的功績。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兩鎮。若柴榮再活20年,必定收復燕雲十六州。後周可能重現大唐盛世的局面。

可惜天妒英才,柴榮英年早逝。

三、趙匡胤。


周世宗柴榮繼位後,北漢聯合遼國進攻後周,柴榮御駕親征,雙方在高平會戰。戰鬥打響之後,先鋒樊愛能臨陣脫逃,後周軍隊自亂陣腳。

柴榮身邊只剩趙匡胤和張永德所率四千親兵。面對危機,趙匡胤鎮定自若,決定以攻為守,他與張永德各率一支軍隊直撲敵陣,殺得難解難分,激戰中,趙匡胤的左臂被箭射中,他不顧疼痛,流血繼續戰鬥。經過殊死拼搏,終於等到了後周增援部隊的到來,各路直攻敵軍,一舉打敗漢遼聯軍,取得了“高平之戰”的勝利。趙匡胤以戰功升殿前司都虞候,兼嚴州刺使。

趙匡胤黃袍加身以後,一些在後周節度使表示反對趙匡胤稱帝。公元960年四月,昭義軍節度使李筠率軍進逼開封,公開反宋。趙匡胤派多路大軍夾攻李筠。李筠兵敗自殺。  

公元960年年九月,淮南節度使李重進反宋。李重進是郭威的外甥,趙匡胤殿前和侍衛親軍兩司中的許多將領,都是李重進原來的部下。趙匡胤特別重視,御駕親征,最後攻破揚州,李重進全家自殺。

附錄:軍事才能最差的皇帝,當數漢高帝劉邦。


楊朱學派


1,唐太宗李世民

李唐天下可以說是李世民一手打下來的,先後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立下了赫赫戰功,李世民也因為赫赫戰功,李淵封無可封,而為李世民特設了“天策上將”的職位,可以自置官署。

毛澤東說過,“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2,朱元璋

元末亂世,從一個放牛娃到開國皇帝,先後滅掉了陳友諒,張士誠等,最後覆滅了元朝,,自南而北統一中國,親手建立了大明王朝,重新恢復了漢族的統治。

3,劉秀

新朝末年,劉秀先後平定關東,隴右,西蜀等割據政權,結束了亂世,重新統一了中國。

4,朱棣

朱棣的軍事能力也是強的沒話說,四年靖難之役雖然對手不是很牛逼,但也登上了帝位。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鞏固了安防。

軍事能力很強的皇帝有很多,宋武帝劉裕,唐莊宗李存勖,周世宗柴榮等等。。。


周秦漢唐明


中國上下五千年,大大小小王朝中也有數百位皇帝,下面按時間順序盤點一下那些軍事能力非常強的皇帝。

一、漢光武帝劉秀,創業過程中南征北伐創造很多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再續漢家江山近二百年,使漢朝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長命的王朝。

二、南朝第一帝劉裕,在三國兩晉南北朝那個士族當權年代,崛起於草莽間,打破了門閥世家對朝政的壟斷,並率領軍隊親自北伐,滅北方數國,收復今山東河南等地,攻下洛陽長安兩座天下要城,差點要比明太祖的北伐要早成功將近一千年,可惜朝廷有變,急欲回去代晉立宋,沒有鞏固勝利果實最終功敗垂成,他開創的南朝劉宋是南朝四個朝代中享國最久,疆域最大,最強盛的王朝。

三、唐太宗李世民,盛唐王朝實際開創者,一生南征北戰,創下很多經典之役。

四、後周世宗柴榮,嚴重被低估的帝王,在五代十國的亂世裡,以一隅之地親自御駕親征北伐遼國,一路勢如破竹,收復了燕雲十六州中的三州之地,大有全部收復之勢,可惜突然病發,回國後病死,英年早逝,太祖郭威與柴榮開創改革的強盛王朝最終為趙匡胤立宋打下了很好基礎,奠定了後世趙宋王朝三百年的政治模式,自他以後,宋太宗北伐兩次都以失敗告終,中原漢人王朝再也沒有收回燕雲十六州,直到四百年後朱元璋北伐成功收回。

五、宋太祖趙匡胤,開創的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的亂世,擁有傑出軍事才能,可惜死的莫名其妙,燭影斧聲後駕崩,沒有等到御駕親征遼國。

六、元太祖成吉思汗,一生征戰無數,滅國不知幾何,創下的蒙元帝國是中國乃至歷史上疆域最大的帝國。

七、明太祖朱元璋,提前結束元朝統治,打破魔咒,實現中國第一次北伐成功,再復漢家王朝。

八、明成祖朱棣,五徵蒙古,收復安南(今越南),建立世界上最早的火器成建制部隊“神機營”,拓邊萬里,遷都北京,開啟明朝“天子守國門”模式。



宋安之


1唐太宗 李世民

2漢世祖 劉秀

3宋武帝 劉裕

4明太祖 朱元璋

5北周武帝 宇文邕

6漢武帝 劉徹

7秦始皇 嬴政

8漢太祖 劉邦


9後周世宗 柴榮

10陳高祖 陳霸先

備選名單 1後唐莊宗李存勖 2後周太祖郭威 3宋太祖趙匡胤 4北魏太武帝拓跋燾 追封皇帝的就列出來了,不然宇文泰 高歡絕對進前10。


洛水宓心


呵呵,太多了!奴隸制有商朝的武丁大帝,雖然那時候還沒皇帝,但他和皇帝沒區別,封建制就太多了,最強十人應該是鐵木真朱棣李世民劉秀曹操劉裕康熙楊廣耶律大石和趙匡胤,這些是親自帶兵打仗的,幕後指揮的祖龍劉徹朱元璋劉詢都非常厲害,中國能打的皇帝多如繁星數都數不過來,上述的都是繁星中再閃亮的,全屬個人見解,歡迎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