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坑忠實「米粉」入局P2P,這個鍋誰來背?

最近p2p紛紛爆雷的事已經眾人皆知,P2P進入爆雷密集期,接下來就是持續1-2年的關停潮,有分析稱,當前國內一共2000家P2P企業,2年後將只剩下100家左右,95%的企業將在這兩年內死去。

但最近有不少小米的用戶在網上公開求助——我被小米坑進了p2p,怎麼辦?

在SFA超級理財師金策師研究院調查後發現,其實從去年7月份,小米就開始在其小米vip和小米運動中推廣p2p平臺,完成任務可以得到返產品、返現金的獎勵。

小米坑忠實“米粉”入局P2P,這個鍋誰來背?

並且很多都寫著“米粉專享”,看起來相當誘人,很多米粉從此打開了p2p的投資大門。

很多資深“米粉”認為,既然是小米推薦的平臺,並且跟小米有產品的合作,起碼得到了小米的背書,應該比普通平臺更有保障。

據SFA超級理財師金策師研究院瞭解到,受害的投資者已經組建了維權群,目前人數已經超過數千,而小米在6月份就已經將產品全部下架。

掉坑裡的“米粉”質問小米是否應當在此次“災難”中承擔責任?

小米坑忠實“米粉”入局P2P,這個鍋誰來背?

事實上,從小米推廣這些P2P平臺的頁面上能看到,小米在這些推廣信息的旁邊就標註了“廣告”二字,但小米能否憑此免責?小米有否對這些平臺的信息真實性進行嚴謹的審核?小米有否為這些平臺進行信用背書的嫌疑?這些問題應該由專業的法律機構進行評估,在此不予置評。

但是,從此事上暴露出小米在經營層面上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隱患。

先來看看小米的營收構成,SFA超級理財師金策師研究院翻閱小米公開發行存託憑證招股說明書發現,小米的主營業務主要分為三大塊,智能手機、IOT(物聯網)和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在這其中," 廣告推廣 " 又是互聯網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一季度為小米帶來了 18.74 億元的收入,佔互聯網服務業務的 58%,甚至超過了 2015 全年廣告收入的總和。而在過去三年,這一業務的收入呈持續快速增長態勢," 米粉 " 的給力和活躍功不可沒。

並且,按照招股說明書所說,2015 年小米開始涉足互聯網金融業務,涵蓋供應鏈融資業務、互聯網小額貸款業務、支付業務、理財產品分銷業務、互聯網保險服務等。

小米坑忠實“米粉”入局P2P,這個鍋誰來背?

可見,推廣P2P業務是一筆收入不錯的生意,有熟悉P2P平臺的用戶稱,成功導入一個有效用戶的結算價格至少是數百元。大平臺稍低,小平臺還要更高一些。對P2P平臺來說,用戶在上面走完了註冊,綁定銀行卡,投資這三步,就可以認為是一個有效用戶,用戶轉化率非常高。

而關於理財產品分銷,小米是這麼定義的:公司通過應用程序推廣知名金融機構的優質理財產品,加強產品篩選程序,確保僅向消費者推廣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產品。

而對於這些風控不合規的P2P平臺,被直接嵌入到小米VIP每日任務中,小米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旁觀者了,而是一個參與者。

SFA認為,小米能走到今天,最大的依靠就是大批忠實粉絲,現在靠消耗粉絲的信任來賺收益,小米還想走的更遠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