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词人被称为“二晏”的是哪两位?

隋中平


晏殊和晏几道

晏殊作品:《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几道作品:《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雾失高阁


晏殊和晏几道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晏几道(1030年-1106年)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乡(今属南昌进贤县)人,北宋词人。他是北宋词人晏殊第七个儿子,并不像晏殊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他只作过一些小官,如开封府判官、监颍昌府许田镇、乾宁军通判等。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鹧鸪天》中“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两句受人赞赏。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代表作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


幻^O^秋&麟


北宋词坛上,晏殊晏几道父子被称为二晏。晏殊,字同叔,著有《珠玉集》;晏几道,字小山,著有《小山集》,二人都是婉约派的杰出人物。隽秀中见清丽,婉约中有疏狂。时人评曰:二晏并称,小晏精力尤胜。小山的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成为千古名句。


彭英杰


北宋词人被称为“二晏"的是父亲晏殊称为“大晏”,和其子晏几道。称他为“小晏”他们都擅长写男女间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晏殊的代表词《珠玉词》、晏几道代表词《小山词》。他们是北宋前期重要的词人。在北宋文坛和苏氏父子传为佳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