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靖康之耻”的亡国之祸为什么会发生?

而知而行


靖康之难,可谓是当时东亚大陆上发生的一件大事,因为这标志着,崛起短短十几年的女真族,已经灭掉了两个百年以来在东亚打陆上称霸的超级帝国,在此之前,女真人已经灭掉了在东亚乃至中亚大杀四方的辽国,在灭掉辽国短短两年后,北宋也被女真人颠覆。一个立国百年,在灭亡前十二年还在不断向西北扩张,并且经济及其发达的一个大国,如何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被消灭?

分析靖康之难发生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北宋的国内原因,二是站在金国的角度去分析。

首先来看内因,内因可由表及里来看

最浅层的就是,北宋的军队战斗力并不高。北宋自从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后,北方的防御越来越弱,可以说是形同虚设。当辽国灭亡后,金国便成为了北方边境的不确定因素,因为北宋此时对于金国并不熟悉,所以对其战略目标等一无所知。然而,北方的防线,一时半会并不能建立起来。金国虽然将燕云十六州中的一部分还给了北宋,但是将其人口全部掳走,所以燕云十六州的防御也基本上没有任何作用。

再加上,燕云地区的汉人经过辽国百年的统治,已经认同辽国为自己的祖国,而对同种同宗的宋朝没有了太强烈的认同感,反而因为北宋不遵守合约,帮助金国灭掉辽国,对北宋怀有恨意。如此一来,燕云地区的防御功能,也基本为零。而燕云地区,北宋 并没有直接派兵镇守,而是将其交给辽国投降的汉人将领镇守。

如此,当金军大举南下时,燕云地区一举反水,而北宋北方的太原等地的防御又形同虚设,所以金军一路南下,基本没有受到任何的阻碍。

再深层次一些,那就是北宋本身的腐败与衰落。虽然北宋在其灭亡之前的12年,还在继续向西北扩张,并且将西夏打得只剩下一口气,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北宋已经日薄西山的事实。北宋在宋仁宗之后,就陷入了党争,而党争在宋神宗时期突然变得隔年激烈,自此之后愈演愈烈。经过多年的党争,北宋已经经不起折腾,而到了宋徽宗时期,蔡京利用“元祐党人碑”大肆排除异己,无论新党旧党,但凡对蔡京不利,都被打压。

除此之外,宋徽宗本人到了后期,基本不理朝政,沉迷享乐,在全国各地搜刮花石纲,搞得民间是民怨沸腾;再加上北宋原本就不抑制土地兼并,到了宋徽宗时期,北宋的土地兼并已经非常严重,全国农民起义四起,比如宋江,方腊,这些《水浒传》中出现的草莽英雄,都是真实存在的。

如此一来,北宋内部的情况根本没有好到哪去,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外部的强烈冲击,北宋根本不可能发挥全部的即战力,反而会起到副作用。

再往深里看,就不必说的太多,北宋制度上的重文抑武,可以算是北宋军事上一直被压制的根源。

从金国的方面考虑,首先,北宋并没有信守承诺。宋朝得到的并不是燕云十六州全部,心有不甘,于是开始招募燕云其他地方的守将。这对于金国的利益是极大地损害;再加上其次,宋朝在对辽国的战争中,面对金军,自己的虚弱暴露无遗。宋军连辽军的溃败之军都打不过,最后还要金军来帮忙,可以说,自此开始,宋朝在金国眼中,就成为了一块肥肉。

综上,金国对宋朝侵略的野心,加上宋朝自己贪便宜留下了口实,以及宋朝本身的虚弱,靖康之难的发生,只是迟早的问题。


庭州行者


这就要先从北宋联合金国一起灭契丹辽国说起了。燕云16州一直以来就是北宋开国之后的心头大石,太祖曾建立了封桩库用来积攒钱粮希望可以通过积累财富招募兵马用来夺回燕云16州,如果不通过战争那么就用钱来买。赵二一举断送了赵大的全部精锐,从此北宋就无力在开展正面进攻夺取燕云16州,可是这一桩心事却落在了北宋各朝君臣心中。

时间来到宋徽宗时期,那时候北宋的征西军在对西夏战争就处于上风,这让宋徽宗这个书法皇帝有点飘飘然,觉得我大宋将士所向披靡,而这个时候刚好童贯使辽受到了辽国君臣的嘲讽,气不过的童贯就给皇帝引荐了一位燕云16州的汉人,并且提出了联金灭辽的计策,虽然看似很美好,联金灭辽之后宋只拿回燕云16州故土,其余辽国国土全部给金国。可惜他们不知道宋的边军比起辽国来还要次。

宋徽宗一听,我靠,拿回燕云16州,哟哟哟,这可是祖辈们的梦想啊,在我手上实现的话,我岂不是直追秦皇汉武,立马同意联金灭辽,派出使者与金国合谋,签订了“海上之盟”,宋军出兵之后在燕云16州被辽国兵马打的屁都不敢放一个,宋军主将心中想:靠,剧本不对啊,不是说燕云16州汉人归顺北宋心切嘛,怎么打起战来比辽人还带劲,不玩了,不玩了。宋军两次攻打燕京都被打出了翔,金国非常吃惊,北宋你也太弱了,我的手下败将都打不过,于是乎金国出兵干掉了燕京,虽然最后北宋花钱买回了一点燕云16州故土,燕京却在金国手上。金国通过北宋伐辽燕京认识到这家伙看似这么大,比辽国还要次,咱们就顺手一起灭了吧。

于是乎宋徽宗成就了最大的历史败笔,北宋国都被破,两帝被擒,留下了“靖康之耻”。


Sylar弈


亡国往往都是因为无奈,但靖康耻就不一样了,短的说,那是因为玩乐的"主意"!靖康耻之后,金国国主看着北宋的那些石头,陷入遐想……字、画、球、石,真是俱佳……这么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好青年亡国合格!

要说北宋的灭亡,长了讲,那根源就是北宋从柴家捡来的有点太容易也有点忐忑,当耗尽柴家的余威后,发现继续干下去有点累,见好就收经营的也很好很知足,并且那帮理事的耍嘴皮子的竟想着高大上,不时地折腾折腾,整的大家大业,那朝廷就不得不也得想着点挣钱的道,所以看着东京城挺繁华,大家忙的不亦乐乎。另外在宋初之前的那个时代,唐之后大家都势均力敌,都已经打累了,都怀念大唐那美好时光,宋初也是就着这个劲儿,打压结合团起来的"大宋",人心向和,周边也没哪家看起来那么强,西夏当初就是个给个面子的存在,辽国也楚河汉界似的用水隔开了,而且黄河也扒开改道了好几次,金尽管灭了辽那也是军功章有大宋的一半,金也不过在辽的泥坑里如此如此而已,日子还是照样过,钱还是要想方设法赚的,军民人等都是好使唤的挣钱工具,后花园和山水画还差点意境……花石纲来补,终于成就了清明上河图的画卷!……可那画卷的背面,翻过来,画的就是靖康耻!当朝廷以挣钱为主业,那么它的价值观必然围绕着钱转,必然会高大上,必然会扭曲!因为它的评判标准必然是钱!



F1242240855


北宋内部的腐朽不堪和金国的迅速崛起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其次,北宋建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喝酒谈笑之中就把一干大将的兵权解除了,从这以后军事实力日益衰落,重文轻武的思想根深蒂固,宋太祖提倡:“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可想而知,军队让文人去指挥会成什么样?这也是后来南宋多投降派的原因。



宋徽宗每日不理政务,专喜画花鸟鱼虫,画画造诣可以说大师级别,至于当皇帝就差的远了。重用奸臣,如童贯、蔡京等,国势衰落,军队战斗力低下。

与此同时北方女真族的势力开始崛起,在女真族内部,对待宋朝的态度也是分为两派。一派是亲宋的完颜阿骨打派,一派是完颜晟的攻宋派。不过当时金国与北宋之间隔着一个辽国,为了消灭辽国,金国与宋国结了一个联盟,史称“海上之盟”,结盟的内容是打败辽国之后,燕云十六州归北宋,辽国其他的土地归金国,并且北宋每年进贡的岁币从此以后给金国,看似不平等的条约,隐藏了很多无奈。但是宋徽宗看来非常划算,因为燕云十六州自唐末五代十国以来,一直未曾收复,假如燕云十六州在自己手中收复,那是何等的荣耀。



只能说只想到了眼前的利益,没有想到以后金国打败辽国,接下来就是北宋了。三个之间还能相互掣肘,就剩两个一对一,北宋哪是金国的对手。

事实也是如此,金国与宋朝从两面出兵,夹击辽国。辽国首先与金国交战,被金国打败,残兵败将退到上京,遇到宋朝军队,结果宋朝被打的大败。虽然最后辽国灭亡,但是几乎都是金国主力进攻,宋国打打擦边球,宋朝军队战斗力和士兵疲弱不堪也使金国开始轻视北宋。



1123年七月,张觉事件成为一个导火索,张觉原来是辽国将领,辽国灭亡后投降金国。然而金国撤退之后,他又叛逃到北宋,金国便已北宋私纳降将为名攻打北宋,此时完颜阿骨打已然去世,帝位正是攻宋派完颜晟继位,他们便以张觉事件为由攻打北宋。北宋面对兵强马壮、士气高涨的金国,吓的宋徽宗传位宋钦宗,自己当了太上皇。

靖康二年,金军攻破东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及大量赵氏皇族及朝臣、妃嫔、皇子等三千余人,史称“靖康之耻”,靖康之耻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北宋王朝由盛而亡,只经历了短短一百年的时间,复杂的朝局,腐败不堪的朝政,不务正业的皇帝,还有诸多奸臣和投降派都是压倒北宋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慕山曦侃史


宋朝是个文官当道,武将泣血的朝代,这跟太祖建国时的理念有关,太祖曾说过:十个文官贪污,不及一个武官作乱对国家的危害大,所以,重文却过分抑武,这就造成了宋朝在文化、经济上繁荣,而武力上却很羸弱,加之宋朝拙劣的外交手段,居然在三国制衡的情况下联金攻辽,在和金联合的过程中,国之武力完全显露在金国眼里,一直忌惮宋朝的金国没有了后顾之忧,长驱直入,俘获了徽钦二宗,即为历史著名的靖康之耻。


此后余生流离失所


唐朝的藩镇之乱,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使宋朝皇帝一代代对武将忌惮到变态的地步。武将只要证明自己能打,宋朝皇帝轻则让你回家养老,重则让你人头落地。靖康之耻,一是宋朝皇帝不想打,总觉得东北林子里的女真人是土包子,没见过好东西,给点财物让他们回东北钻林子吧。二是武将要么没有战斗力,要么有战斗力也犹豫要不要全部发挥,这样的情况只能失败了。


波辉999


这是腐败导制的靖康之恥,父子皇帝都被金圆虏去,美女财物抢劫一空,整个京城都被抢劫一空,国家被抢,市民被抢。真正是国破山湖在。宋朝为什么这么大败,主要腐败造成,从皇上到大臣都攀比,卖富。水浒传中粱中书的生晨纲,还有花石,部在长途搬运,而皇帝只是为玩球,画画,甚至于逛妓女院,那天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水浒传写了很多腐败的画面,如果不灭国,天理难容。


安徽巢湖记忆


宋在建国之初,鉴于唐末五代手握兵权的武将和地方大员,经常用兵取代主上改建新朝等原因,(宋也是这样取得政权)对武将地方大员严加管制,制定一系列防备武官作乱制度。使整个宋朝虽然有发达的经济,对外用武却处于被动状态,到了北宋后期已是兵无战力将无战心!面对刚刚灭辽气势汹汹金朝铁骑,靖康之耻也就在所难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