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於保定軍校 董必武評價廉潔 誓死不做漢奸 死因至今成謎

寫這個軍閥,不僅僅因為他是保定軍校的高材生,他還是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他曾有一副對聯,寫的是:“得意時清白乃心,不怕死,不積金錢,飲酒詩,是書生本色;下聯是:失敗後倔強到底,不出洋,不人租界,灌園抱甕,真個解甲歸田。”

畢業於保定軍校 董必武評價廉潔 誓死不做漢奸 死因至今成謎

董必武曾評價說:“吳佩孚雖然也是一個軍閥,他有兩點卻和其他的軍閥截然不同。第一,他生平崇拜我國曆史上偉大的人物是關(羽)、嶽(飛),他在失敗時,也不出洋,不居租界自失。……·吳的不出洋,不居租界的口號,表現了他不願依靠外國人討生活的性情,他在失勢時還能自踐前言,這是許多人都稱道他的事實。第二,吳氏做官數十年,統治過幾省的地盤,帶領過幾十萬的大兵,他沒有私蓄,也沒有田產,有清廉名,比較他同時的那些軍閥腰纏千百萬,總算難能可費。"

畢業於保定軍校 董必武評價廉潔 誓死不做漢奸 死因至今成謎

在那個年代,難能更可貴不足以形容他的不凡!

畢業於保定軍校 董必武評價廉潔 誓死不做漢奸 死因至今成謎

在他14歲那年,在他14歲那年,其父吳可成患病身亡。一家人彷彿棟折梁摧,天崩地裂。母子三人生活沒有著落,吳母只好便夜以繼日地紡紗。吳佩孚看到母親日漸消瘦的面龐,單薄而何僂的身子,咿咿咿呀呀的紡車聲,心如刀絞,決心為母親分擔憂愁。恰在這時,登州水師招學兵,對象是年齡為18歲左右的學子,每星期出操上課兩次,月餉白銀二兩四錢。吳佩孚瞭解了這一情況後,就冒充18歲的學子去報名考試並被錄取。從此便穿上了水師營學兵的服裝,

而每個月,二兩四錢銀子,他一分不少地交給母親。

畢業於保定軍校 董必武評價廉潔 誓死不做漢奸 死因至今成謎

1901年吳改投直隸總督袁世凱,被分派到天津陸軍充當一名正目(班長)。這期間,袁世凱正坐陣保定編練新軍。在保定開辦了各類軍事速成學堂。就這樣,1902年9月,吳佩孚,以優先條件被選送到保定陸軍測繪學堂。並獲得了第一名的優秀成績。也從此留下了袁世凱的烙印。

畢業於保定軍校 董必武評價廉潔 誓死不做漢奸 死因至今成謎

曾經威震湖湘,風發通電倡言愛國。打過直奉戰爭,在吳佩孚失敗後,還做了一副對聯表明心跡,1935年,日本侵略者策動所謂“華北自治活動”,並企圖把吳抬出來做愧儡,吳憤然作色道:“自治者,自亂也!”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軍要他出任北

平維持會長,亦遭嚴辭拒絕,表現了一箇中國軍人的民族氣節,1939年冬,吳佩乎牙疾發作,右腫痛,12月4日,日本特務川本芳太郎介紹日本醫生為他開刀拔牙,當夜暴卒於什錦花園公館。關於吳佩學的死因,有不同的記載:一說日本特務為了讓他當魚花了大批錢,他不出山,日本特務無法向日本政府交代,只有將他害死;一說拔牙時感染敗血症或毒入神經不治而死;一說被華北大漢奸齊元毒死等等。

至於死因真相到底如何,至今成謎。

畢業於保定軍校 董必武評價廉潔 誓死不做漢奸 死因至今成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