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爺爺還活著」 激情燃燒井岡山

一次難忘的紅色之旅

“如果爺爺還活著” 激情燃燒井岡山​​(井岡山會師九十週年1928年4月28日)


太陽吐紅,我們從南昌驅車3小時,進入井岡山地界,其標誌是公路中間出現了一座紅色火炬雕像。

“如果爺爺還活著” 激情燃燒井岡山

井岡山雨水較多,越往山裡走,雲霧越重,一會兒就細雨濛濛了。

“如果爺爺還活著” 激情燃燒井岡山

我心想,當年朱毛紅軍選擇井岡山腹地作為根據地,真是慧眼獨具。這裡真是個藏龍臥虎的好地方。  

進入茨坪鎮,我們瞻仰了北山烈士陵園。陵園的牆上,刻著15477名井岡山時期犧牲的烈士名單。導遊說,這些都是有名有姓的將士,沒上牆的無名烈士還不知有多少。 

“如果爺爺還活著” 激情燃燒井岡山​ 

印象最深的,是解說員對朱德妻子伍若蘭的介紹。她1926年入黨。1929年2月1日,部隊途經江西尋烏縣吉潭,遭國民黨軍一個團包圍。伍若蘭為保護朱德和毛澤東等軍部首長,率一部分戰士從敵人側翼進行突擊,將火力引向自己。朱德和毛澤東等軍部領導脫離了危險,而她卻陷入敵軍重圍之中,彈盡負傷被俘,押往贛州。敵人誘其同朱德脫離關係,她威武不屈,怒斥敵人:“要我同朱德脫離,除非贛江水倒流!”錚錚話語,氣壯山河。1929年2月8日,年僅26歲的一代女英豪被慘殺於贛州。據說朱德終生喜愛蘭花,就因為他心中一直裝著一個“若蘭”。  

紅軍後代演紅軍 : 如果爺爺還活著

導遊對我們說:來井岡山,有一個文藝節目是不能不看的。這是當地600名紅軍後代組成的龐大的演出隊伍,在一塊有山嶺、水泊、松竹的曠野地進行的實景表演,除了下大雨不能演出外,每晚演出一場。

於是,我們從井岡山幹部學院附近上了旅遊大巴。汽車駛往“實景井岡”的路上,三五成群摩托車疾馳而過,越來越多,組成了摩托車隊。等我們到了“實景”旁,停車場已經聚集了數百輛摩托車。這些摩托車手就是即將登場的“演員”。

在“實景”門口,我花15元買了頂紅軍八角帽。晚7點,剛落座,面前的曠野上就“電閃鳴雷”、“腥風血雨”、“星火燎原”……一場可歌可泣的“井岡山斗爭”開始了。  

“實景井岡”是當地600名紅軍後代組成的龐大的演出隊伍,演出地方選在送別紅軍的拿山。“劇場”佔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有山嶺、水泊、松竹,層巒疊嶂,恰如井岡縮影。除下大雨不能演出外,每晚演出一場。 

晚8時餘,剛落座,“閃電雷鳴”“炮火連天”“腥風血雨”“層林深處的星星之火”……那段可歌可泣的“井岡山斗爭”開始了。 ​

“如果爺爺還活著” 激情燃燒井岡山

至今讓我清楚無誤地記著幾位“演員”的開場表白:“我們不是演員,也不是在演戲,我們是重現我們祖輩的歷史。”有一位“演員”帶著濃重的鄉音:“上井岡山時我爺爺警衛毛委員,如果爺爺活到革命成功,跟著毛主席進北京城,我也該是北京人嘍,革命嘛,就會有犧牲嘍。”

序幕之後,正場拉開:老表歡迎毛委員,紅旗、斧頭,兩支紅色隊伍朱、毛紅軍井岡會師,朱德挑糧,敵軍圍剿,娘送兒當紅軍、妻送郎上戰場,“夜半三更喲盼天明,寒冬臘月喲盼春風”,黃洋界上炮聲隆……“三送紅軍到拿山”……

“如果爺爺還活著” 激情燃燒井岡山

當年,井岡人民為中國革命奉獻了50000多名優秀兒女。這些井岡兒女和朱、毛會師的紅軍,就是在實景井岡”演出地拿山走上了漫漫長征路。

演出結束了,“演員”從我面前走過,看他們佈滿皺紋的憨厚的臉龐、拿撅頭的粗糙手臂,粗壯的身軀……​打量著他們身上井岡的日月烙印,我頓時流淚滿面,思緒萬千:共和國的旗幟上有他們祖輩的風采 !

“如果爺爺還活著” 激情燃燒井岡山

這些紅軍的後代們, 如今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他們白天下地幹活,晚上聚集到這裡演“實景井岡”重現前輩風采。看著一絲不拘,充滿激情與感同深受的演出,我由衷地說:他們個個都確實是井岡的後代,他們不愧紅軍的後代!

第二天,我們從茨坪旅遊公交樞紐乘旅遊大巴,依次瞻仰了黃洋界、百竹園紅軍造幣廠、小井紅軍醫院、大井毛澤東舊居等。井岡山紅色遺蹟之多,幾天也看不完。 

大井毛澤東舊居,坐北朝南,土木結構,因牆壁為白色,當地人稱它為“白屋”。1927年10月24日毛澤東率秋收起義部隊來到大井村時,駐紮在“白屋”中的農民自衛軍首領王佐將這幢兵營騰出給工農革命軍做營房,毛澤東便住進了“白屋”。與之相鄰的黃屋,是朱德的舊居。

“如果爺爺還活著” 激情燃燒井岡山院裡有兩棵古樹,一棵是紅豆杉,一棵是柞樹,當地人叫它們“感情樹”。據導遊講:朱總司令經常來此找毛委員開會和商量大事,兩棵茂盛的樹為他們遮陽造蔭。1929年朱毛紅軍撤離井岡,兩棵樹被敵軍燒死了。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兩棵樹突然抽枝發芽,長得枝繁葉茂。1965年,毛澤東重上井岡山,兩棵樹第一次開出如雪似銀的小白花。1976年朱毛相繼辭世,兩顆樹傷心過重,又先後死去。1987年朱毛井岡山會師60週年時,兩棵樹又復生了。我想,這樣的傳說,寄託了當地人對朱毛的感情,事或有虛構,而情是真摯的。

“如果爺爺還活著” 激情燃燒井岡山置身於井岡,吃的是“紅米飯,南瓜湯”,說的是朱毛紅軍的故事,唱的是紅歌。這裡的江山是紅的。“四面重巒障,五溪曲水縈。紅根已深植,今日正繁榮。”(董必武詩)

我們暗自祝願這塊朱毛八十多年前開墾的紅土地,永葆淨土本色。

“如果爺爺還活著” 激情燃燒井岡山
[王金昌 ] 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