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人民政府在東冶

人們大都知道,華北人民政府在平山縣王子村誕生。但鮮為人知的是,距王子村不遠的東冶村,也曾經是華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等人辦公的地方。

新中國成立前夕,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黨中央將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個解放區合併,通過召開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成立華北人民政府,選舉董必武擔任華北人民政府主席。

1948年,華北人民政府在王子村成立後不久,為了防禦國民黨軍隊的轟炸,遷移到陽泉和井陘。1948年10月,華北人民政府遷移到東冶村。因為東冶村緊挨冶河,非常隱蔽,並且水網密佈,不僅有肥沃的土地,而且河灘上有上千畝水稻田,可以為革命政權和人民解放軍提供足夠的給養。所以,董必武、藍公武、楊秀峰等華北人民政府主席和副主席以及主要機關移駐這裡。而且,華北人民政府第三、第四次重要政務會議都是在東冶村召開的。

華北人民政府在東冶村辦公的歷史,鮮有記載

1948年11月11日,華北人民政府抵達東冶村後,秘書廳即召開廳務會議,對這次轉移行動進行總結,並討論安排此後的工作。華北人民政府副主席楊秀峰到會講話,指出:“這次行軍是完成了任務。”他提出要總結成績,找出缺點。隨後,華北人民政府秘書長陶希晉強調:“此次廳務會系安家討論,如何安置工作。如有困難應儘速解決,否則工作積壓,不能迅速辦理。”從秘書室廳議事科的工作日誌看,經過緊張籌備佈置,到11月13日,秘書廳的主要科室,已可以正常辦公運轉,領導人使用的會議廳等場所也基本佈置就緒,同時各種建章立制工作全面展開。

此前,關於華北人民政府在東冶村辦公的歷史,鮮有記載。為還原這段歷史的真相,東方巨龜苑景區董事長範海庭六進北京,訪問在世的原華北人民政府的老幹部,查閱中央檔案館的一系列重要歷史檔案。

經過多年契而不捨的努力,範海庭等聯合原來為華北人民政府工作過的老人,通過查閱歷史檔案和當事人的回憶,終於搞清了東冶村作為華北人民政府主要機關駐地的歷史。

1949年2月中旬,華北人民政府離開平山遷往北平。此後,華北人民政府秘書廳行政處駐石家莊、平山等地留守負責人,先後與駐地地方有關部門辦理了物、產移交手續。移交清冊主要以原駐地各村為單位,王子和東冶等村的移交清冊至今仍被檔案部門保存著。範海庭將從中央檔案館複印回的移交清冊,製成宣傳畫展示在東方巨龜苑景區的一個小型展覽館裡。

在範海庭創辦的華北人民政府展室裡,我們可以看到他從中央檔案館複製的1948年12月24日華北人民政府的會議通知和會議簽到表,會議通知中明確顯示“在東冶村大廟院內召開”,簽到表上,有華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副主席藍公武、楊秀峰、秘書長和副秘書長金成等人的親筆簽名。

範海庭等人還從中央檔案館找到了1949年5月華北人民政府遷往北平之後,政府機關向第四專屬經手人移交東冶村相關財務的交接表。這些歷史檔案彌足珍貴,對於印證華北人民政府在東冶的這段歷史提供了堅實可信的佐證。

如今,範海庭創建的“共和國雛形——華北人民政府”展室,無聲的向人們講述著東冶村那段光輝的歷史。東冶,這個有著光榮歷史的村子像王子村一樣,受到了社會各界關注。

同樣醉心研究這段紅色歷史的,還有一位老人,他叫楊鳳連。

早些時日,在籌建華北人民政府舊址時,專家和學者們忙碌著蒐集和整理相關史料,楊鳳連並未引起任何單位和個人的注意。但大家都在尋找著一個瞭解那段紅色歷史的人。

1947年,楊鳳連還是十一二歲的孩子。這一年,他第一次接觸到中央機關。彼時,晉察冀中央局公安部從阜平遷到了東冶村,社會部和公安部雖是兩個牌子,但都是一套人馬。後來,他才知道,這是為一年後華北人民政府做前期的準備。

公安部當時選擇在村北的一處廢棄的寺廟內辦公。而且,當時村民們對部長許建國印象深刻,而這種記憶不是來自他個人,而是他有一輛“高級的、嶄新的進口自行車”。並且,這輛自行車是公安部唯一的交通工具。

董必武等人的平易近人,給東冶村父老鄉親留下了深刻印象

董必武搬到東冶以後,住在東冶村小后街東頭路南孔青山家南房屋,由於不能聞煤火味,便將屋內的取暖方式重新更改。這項工作交給村民孔喜倉來完成。孔喜倉在屋內掏成了一個地洞,連接屋外的火爐。這樣,火雖然在外面燒,但是裡面也會發熱。

在東冶村時,但凡接觸過董必武的人,對他的印象都很深:“平易近人,和藹可親。”一次,董必武從外地辦公回東冶,路上遇到了村民孫多多。董老在車內和他打招呼,並讓司機停車。看他拿著很多東西,董老下車把他扶上車。孫多多覺得自己滿身灰塵,還帶著很多東西,實在不好意思,堅持不坐車,董老便伸出手拉著他的手一起上車。

華北人民政府在東冶的日子裡,工作人員們緊張而興奮。緊張的是人民解放戰爭激烈進行,興奮的是捷報頻傳,大家心潮澎湃。人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那就是全國就要解放了!

1948年11月18日,華北人民政府在東冶村召開第三次政務會議。會議討論通過了《華北人民政府辦事通則》。會議還討論通過或原則通過了一系列重要法令、法規。這些法令,包括在解放區政權建設方面的《華北區村縣人民政權組織條例》(草案)、《華北區村縣人民代表會議選舉條例》(草案)等;在財政經注方面的《華北人民政府關於成立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統一貨幣的命令》、《華北區工商業申請營業登記暫行辦法》、《華北區商標註冊暫行辦法》、《華北人民政府金庫條例》等;在教科文方面的《華北人民政府關於頒發普通中學師範學校暫行實施辦法令》、《華北區獎勵科學發明及技術改進暫行條例》、《華北人民政府關於保護古蹟文物的訓令》等。可以看出,華北人民政府遷到東冶村後,工作已處於全面開展階段。同時,從其當時抵達東冶村的初期安排情況看,華北人民政府領導層準備長住此地。

在東冶時期,華北人民政府的工作,除繼續指導支前、生產等中心任務外,最集中就是的抓了兩件大事:第一是全面進行華北人民政府的行政、法制建設,為新中國的法制建設打基礎。按照董必武指示,在東冶期間,各部門幾乎都全力集中調研,制定行政規章制度事宜。第二是1948年12月1日發佈了著名的《華北人民政府佈告》,宣佈成立中國人民銀行並即日起發行人民幣。董必武和薄一波、楊秀峰等為成立中國人民銀行,發行新中國統一貨幣做了一系列的細緻準備。這就是說,華北已為全國勝利做了經濟方面的超前準備。後來,政務院總理周恩來自豪地對人說,我黨是帶著人民幣進京的。

華北人民政府在東冶為行政法制建設做了前期準備

河北省第一任省主席秘書趙秀山回憶說,華北人民政府黨組會幾乎大部分時間是在審查重要的法令、規章制度。在十三個月裡,華北人民政府共發佈過重要法令、規章文件260多件。其中在東冶三個月左右的時間裡,就制定併發布過80件,約佔總數的三分之一的文件,其中不少是很重要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司法部長兼法制委員會主任謝覺哉起草的《華北區村縣人民代表會議代表選舉條例》、《華北區村縣人民政權組織條例》就是在東冶村討論定案的。華北的區域、各級政府編制也是在這一時期規範的。此外,財政、民政、公安、司法、文教等方面也都有新法令出臺。華北人民政府還為接收平津等大城市作了具體準備。董必武共主持召開過四次政務會議,其中兩次是在東冶舉行的。1948年11月18日召開的第三次政務會議就是討論接管大城市,特別是平津兩市抽調幹部的問題,為培養華北工業建設及職工運動骨幹,這次會上還決定成立華北職工學校。

在此前後,華北人民政府為接收北平、天津、唐山、張家口、保定、太原以及安陽、新鄉、大同等城市多次研究安排。為直接接收平津,華北人民政府及時組建了財經、政法、文教類的接收班子。當時考慮到中央佈署,平津將先於太原解放,便急調原已準備接收太原的華北人民政府黨組成員、華北財委副主任、華府公營企業部部長黃敬轉去天津。黃敬等人從太原附近回來後,在東冶和楊秀峰等領導人會談,並繼續抽調了一些華北人民政府幹部,集中在東冶附近,然後到達勝芳,待天津解放進駐天津。與此同時,也為接收北平的經濟、政治、文教以及公產做了準備。

趙秀山回憶說,在東冶時期,華北人民政府還奉中央之命,以華北人民政府名義專門招待過一次從全國各地來到平山、建屏,準備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的高級民主人士。華北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董越千具體負責,主席董必武,副主席薄一波、藍公武、楊秀峰出席接待,這一活動,當時的《人民日報》曾予以報道。

1949年元旦和春節,華北人民政府都是在東冶度過的。元旦的時候,全體工作人員還集中在村邊一個穀場上舉行了團拜會。這讓東冶村上了年紀的人記憶猶新,津津樂道。1949年春天,華北人民政府離開東冶遷往北京。(平山縣委宣傳部邢建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