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擔心與機器爭「飯碗」|陳經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解讀科學,洞察本質

戳穿忽悠,粉碎謠言

導讀


改變帶來機會,讓人從工具性的勞動中解脫出來,人工智能在創造性方面與人類差距還很大。所以,人工智能是挑戰更是機遇,對社會整體來說是好事。

別擔心與機器爭“飯碗”|陳經

交通運輸部近日表示,積極推動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用不停車收費等新技術取代人工收費。山東、河南、廣東等地上線試點了“高速雲付”替代收費站的實驗。從使用體驗來看,依靠人工智能技術,通行時間大幅縮短。有些完成了升級改造的車道,用戶車牌號與支付平臺綁定後,甚至可以支持不停車、不取卡、對駕駛零干擾的“無感支付”。

對廣大車主以及交通管理部門而言,“無感支付”無疑是極好的。一方面,取消高速公路收費站,能極大地減緩擁堵;另一方面,新系統也不影響管理部門正常收費,管理成本還能下降。這種巨大的社會進步,技術根源是人工智能與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

過去數年的技術實踐已經證明,以視頻圖像信號為基礎的車牌識別方案,經濟性、易用性、可靠性都勝過現有其他方案。人工智能車牌識別正確率極高,越過了實用性瓶頸,成為國民經濟中仍不多見的支柱性人工智能技術之一。這也是人工智能提升效率改變社會的典型案例。

但是,這些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也削減了“高速收費員”的崗位。幾年前,“高速收費員”曾是網絡上很多人羨慕的工作崗位——不需高學歷,坐著收錢,收入福利也令人滿意。如今,一些崗位被削減的收費員抱怨,除了收費啥也不會,工作卻被人工智能取代了。從現實上說,科技的發展確實可能引發一些人對自己的工作被機器取代的擔憂。

首先,無論從技術、效率,還是社會、經濟角度,取消收費站都是必然。技術進步帶來的好處無可阻擋,不會因為少數收費員受影響而停下來。過去幾十年裡,很多手工藝人被機器取代,接線員被程控電話取代。在極大的效率差異面前,技術無疑會勝利。銀行ATM機曾經取代了很多銀行櫃檯員工的工作,如今在移動支付飛速進步下,銀行ATM機的需求也在急劇減少。

其次,收費員被取代,其實無須擔憂找不到新工作。如果這種簡單工作都要幹一輩子,只能說明技術停滯、社會發展緩慢,甚至也是個人的損失。人強於人工智能的,正是可塑性和極強的適應能力。歷史上無數人學會了新技能,切換到了新行業,發展空間更為廣闊。

而且,中國的生產能力遠超以往,IT與人工智能會幫助創造更多的社會福利。以此為基礎,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安置有行業切換需求的人不是問題。但是,前提條件是個人能主動擁抱變化、及時為自己“賦予價值”。

第三,不只是收費員,一些只是簡單機械重複的工種,未來也會比較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例如流水線上的工人、企業客服、翻譯等崗位,人工智能技術已在逐步應用。這些行業的員工應該儘早做好準備,接受行業的鉅變。

改變帶來機會,讓人從工具性的勞動中解脫出來,人工智能在創造性方面與人類差距還很大。所以,人工智能是挑戰更是機遇,對社會整體來說是好事。


更多陳經的文章:

想漲工資?看看民工拐點理論 | 陳經

美帝國主義的傲慢還能持續多久? | 陳經

……

背景簡介:本文作者筆名陳經,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會員,《中國的官辦經濟》作者,微博@風雲學會陳經。文章2018年6月1日發表於環球時報(http://hqtime.huanqiu.com/share/article/a-XDI1287A65F27EA37A9F04),風雲之聲獲授權轉載。

別擔心與機器爭“飯碗”|陳經

知乎專欄:

http://zhuanlan.zhihu.com/fengyun

一點資訊:

http://www.yidianzixun.com/home?page=channel&id=m107089

今日頭條:

http://toutiao.com/m625657584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