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浪荡公子竟然因为一支烟,点燃了辛亥革命,覆亡了整个大清!

这个浪荡公子竟然因为一支烟,点燃了辛亥革命,覆亡了整个大清!

袁世凯的民国风云二十一年(22)革命人的抗争

在得到清廷授权停战的诏令后,袁世凯一面陈兵长江以北,一面加紧了与南方武昌军政府大都督黎元洪的沟通。

此时革命已成燎原之势,大半个中国都纷纷宣布独立,清朝控制的地域仅限河南、直隶和东三省,革命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潮流。

当年12月底,南北双方在袁世凯等人的筹划下达成了停战的协议。

这个浪荡公子竟然因为一支烟,点燃了辛亥革命,覆亡了整个大清!

这一年南北双方在上海英租界举行了南北会谈,会谈的结果毫无意外地以袁世凯赞成共和为条件,民国临时政府解散为代价而结束了这场气势如虹的革命之路。

为什么要南北和谈?难道这仅仅是袁世凯的阴谋?其实历史对这个问题没有给出恰当合理的解释。

我们先来说说当时的历史环境,在历史的课本中我们都知道辛亥革命是由孙中山、黄兴等人领导的,之所以说是由他们领导的,是因为在武昌起义爆发前,孙中山和黄兴等一大批革命党人成立了同盟会等革命组织,并在国内大肆宣传革命思想。

起初,孙中山等人企图利用黑帮的力量来发动起义达到颠覆清廷的目的,于是在这个过程中爆发了黄州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等12次大型起义运动,其中尤以黄花岗起义最为悲壮,影响面最广。

在这些众多的起义中,革命党人并没有充分调动各个阶层起义的积极性,而只是动员黑帮或组织敢死队来攻打大城市的要害部门。

一连串失败的惨痛教训让孙中山等革命有识之士认识到了光靠几个黑帮和敢死队是不能颠覆满清鞑虏的。

这个浪荡公子竟然因为一支烟,点燃了辛亥革命,覆亡了整个大清!

于是,革命党人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了长江中下游的新军,并不断宣传发动各阶层积极投身革命事业。

1911年夏,四川爆发了“保路运动”,清廷调集武昌新军前往四川进行镇压。

按照革命党人事前部署,起义军事总指挥为蒋翊武,参谋长为孙武,总理为刘公。

10月9日,孙武在俄租界里正在紧张地制造炸弹,此时正在一旁围观炸药制作流程的刘同(刘公的弟弟)吞云吐雾漫不经心地弹了弹手指间夹着的香烟。

一片烟灰恰巧坠落在了黑火药上,接下来发生的一幕犹如世界末日,浓烟四起、火光漫天,燃爆的巨响传遍了附近两公里的街道。

孙武被炸得七荤八素面目全非,革命同志李作栋连忙扯掉长衫包裹住了孙武的头部送院治疗。

而天生腿短跑得慢的刘同,当场被赶来的附近俄国巡捕抓获。

说俄罗斯民族是战斗民族也实在不为过,他们侵占中国地盘后,还在汉口设置了俄租界,自然拥有上百年历史的“满清十大酷刑”也是手到擒来。

这个浪荡公子竟然因为一支烟,点燃了辛亥革命,覆亡了整个大清!

他们抓到刘同后没有选择走司法程序对刘同进行侦查审理,而是一气呵成来了个五花大绑将刘同捆成了肉粽子。

接下来的就老套了,老毛子拿出事先在火盆中烧红的烙铁,看到噗呲冒热气的烙红烙铁,刘同汗如泉涌,浑身颤栗,很快便转入了大小便失禁、无语伦次的癫狂恐惧状态。

在俄国巡捕们本以为革命党人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时,一块炙热的烙铁即将贴近刘同前胸,一声歇斯底里的疯狂声传遍了每个角落。

“我招!我什么都招!”

老毛子得意的冷笑起来,并将纸笔置于刘同面前,很快一堆革命党人落脚点暴露在了俄国巡捕面前。

就在胭脂巷爆炸案不久,湖广总督瑞澄立即下令全城戒严并封锁了各处要道关口,革命党人顿时陷入了信息闭塞群龙无首的状态。

面对一触即发的险恶态势,彭楚藩、刘复基深夜秘密会见了起义临时总指挥蒋翊武。

这是一次短暂的临时性会面,然而在这次会面中,蒋翊武却主张延迟起义计划。

眼见着清政府腐朽官吏已经举起屠刀向革命党人的脖子砍了过来,蒋翊武竟主张延迟起义,这无疑是将革命事业置于万劫不复的境地。

刘复基听闻蒋翊武的打算,霍地一声拔出手枪用力拍在了桌子上,厉声喝道:

“不可!现形势如此危急,你作为总指挥却犹豫不决,难道真是个贪生怕死之徒吗?”

刘复基这突如其来的野蛮粗暴的举动明显就是要逼着蒋翊武立即造反,这句话还有另外一个潜台词:

不赶紧造反我就毙了你!

这个浪荡公子竟然因为一支烟,点燃了辛亥革命,覆亡了整个大清!

对于这种赤裸裸用手枪威胁上司的举动,旁边的邓玉麟察觉到了会场上的阵阵杀气,他清了清喉咙。

“哎!刘同太年轻了,万一禁受不住拷打,革命党人花名册落入瑞澄手中,那后果不堪设想呀!”

站在蒋翊武身边的彭楚藩也趁机唱起来双簧,哀叹一声便道:“你我生死是小,一旦革命党人尽遭不测,你我皆是历史的罪人啊!”

蒋翊武终于被逼反了,他义愤填膺、拍案而起慷慨大怒:

“暴动就在此时!”

革命是要以流血为代价不断推进历史前进的,这群革命党人固然明白这个道理,但他们想不到的是,湖广总督瑞澄的行动执行力远远比他们预期的要快的多。

就在他们商定今夜起义暴动时,瑞澄的鹰犬早已将蒋翊武住宅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个浪荡公子竟然因为一支烟,点燃了辛亥革命,覆亡了整个大清!

刘复基、彭楚藩、杨洪胜当场被捕,蒋翊武、邓玉麟趁乱逃脱。

次日的黎明,天空泛起了鱼肚白,史书上永远记载着:1911年10月10日凌晨,负责起义的湖北地区革命领袖刘复基、彭楚藩、杨洪胜英勇就义于武昌湖广总督署东辕门外。

而伴随着三位敢为天下先的革命志士的鲜血,一声即将划破拂晓的枪声必将终结寿终正寝的大清王朝。

后面的事情我们大家都知道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打响了埋葬大清王朝的序幕,也开启了近现代化的征程。

(各位看官,接下来的故事将会更精彩传奇,敬请稍候,请听下回分讲。)

作者:明月秋风照当年,鱼羊秘史签约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