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外国银行的苛刻条件,袁世凯咬牙借高利贷,其目的却不简单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成为了中华民国大总统。虽然说成了国家一把手是好事,但此时的袁世凯在开心痛快之余,也有了一些烦恼。第一,他没钱了,因为囊中羞涩,所以他无法再喂饱那些跟随他起事的大小军阀们。第二,南方的革命党们对袁世凯一直不服,所以总是明里暗里地反对他。因此,袁世凯有意组织一次军事行动,要用枪杆子让这些革命党们闭嘴。

面对外国银行的苛刻条件,袁世凯咬牙借高利贷,其目的却不简单

《辛亥革命》中的袁世凯

而此时的西方列强,也在重新物色一个中间人,能够帮助他们继续剥削中国人民。一方面是袁世凯缺钱,另一方面是西方列强缺一个魁儡,而西方列强又都是近代世界的暴发户,所以二者之间一拍即合,商议着要合作。

面对外国银行的苛刻条件,袁世凯咬牙借高利贷,其目的却不简单

大军阀袁世凯

一、善后大借款的复杂过程

1912年唐绍仪内阁时期,北洋政府与西方列强正式就借款一事进行磋商。一开始,美、英、法、德、日、俄六国准备对北洋政府借款,但是在商议过程中,北洋政府方面觉得借款的条件过于苛刻,所以第一次借款磋商未能成功。

第二年3月份,六国借款团中,美国与其他五国发生了矛盾。准确地说,是美国想以自己为主导,然后霸占此次借款所得的利益。所以美国退出六国银行借款团(此时的六国借款集团变成了五国借款集团),并且仗着自己财大气粗,想要自己组织一个借款团,对中国借款。

面对外国银行的苛刻条件,袁世凯咬牙借高利贷,其目的却不简单

近代外国银行

这样北洋政府看到了机会,袁世凯原打算利用此次六国借款团内斗的机会,降低借款的利率。但是好巧不巧,此时发生了宋教仁被刺杀案件,国民党一口咬定宋教仁被刺是袁世凯所为。一时之间群情激愤,武装讨袁之声沸腾不绝。

面对外国银行的苛刻条件,袁世凯咬牙借高利贷,其目的却不简单

张涵予饰演的宋教仁

而袁世凯此时也急切需要一笔巨款,来镇压可能要爆发的国民党起义。所以袁世凯放弃了与五国借款集团讨价还价的机会,急匆匆地向五国集团借了2500万英镑的巨款。这只是达成了协议,还没真正拿到钱。

而借款的抵押条件则非常苛刻,北洋政府竟然连中国的盐税和海关税都给抵押了出去。但即便如此,西方列强依然找各种理由对借款七扣八扣,最终到了袁世凯手中的钱只有820万磅,还不到原借款的50%。

面对外国银行的苛刻条件,袁世凯咬牙借高利贷,其目的却不简单

影视剧中的袁世凯

二、借款引发的争斗

钱虽然借到了手,但对北洋政府来说,此次借款有一个天大的漏洞。那就是这次借款并没有得到国会的允许,所以国会内的国民党议员便愤怒地宣布,此次借款,违法!

国民党还派出代表去找袁世凯质问,结果袁世凯避而不见。这时候,孙中山与黄兴看到了用舆论打倒袁世凯的机会。他们一方面在国内宣传袁世凯的丑陋行为,另一方面又发电报至外国银行,企图阻止外国银行与袁世凯的最终签约,但在列强银行那里,只有利益,哪有道义?


面对外国银行的苛刻条件,袁世凯咬牙借高利贷,其目的却不简单

孙中山

后来,即便是面临国内如洪水一般的舆论压力,袁世凯依然我行我素,1913年3月27日,袁世凯如愿拿到了外国银行贷的巨款。消息一传出,以国民党议员占优势的议会便炸锅了。众人纷纷声讨袁世凯的行为违反宪法,让他给一个交代。但是狡诈的袁世凯早已做好了准备,他以善后大借款早已通过国会批准为由,拒绝为此事承担责任。

国民党议员们一听就蒙圈了,我们批准了吗?什么时候批准的?我们怎么不知道?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早在1912年之时,袁世凯曾派人将大借款的事情递交给国会申请批准。当时参议院并没有拒绝,因为此次递交文件并未以正式咨文的方式递交,而是以说贴的形式递交。于是,袁世凯便以此为由,赖皮似的称国会已经同意借款。

面对外国银行的苛刻条件,袁世凯咬牙借高利贷,其目的却不简单

1918年 北洋政府

政治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更是一件需要层层严审的事情,玩这种文字游戏,国民党议员们岂能答应。所以众人齐声指责袁世凯及其党羽违反宪法,最后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袁世凯的心腹段祺瑞也不得不承认,此次借款手续的确不全面。但是一转脸,他却又气焰嚣张地说,就算这件事做错了,那也比让国家破产好吧!

面对外国银行的苛刻条件,袁世凯咬牙借高利贷,其目的却不简单

段祺瑞

三、斗争出现了反转

即便是北洋政府的态度强硬蛮横,但国民党议员们依然对这件事不依不饶。而此时支持袁世凯的共和党,又站出来为袁世凯辩护,并企图为他翻案。由此,国会被这几方势力弄得一团糟,大家吵得不可开交。袁世凯拿出了他的杀手锏,以利益诱使民主党、统一党和共和党三党联合对抗国民党。一时间国民党势弱,所以善后大借款在国会被搁浅了。

面对外国银行的苛刻条件,袁世凯咬牙借高利贷,其目的却不简单

民国货币袁大头

但是在社会上,善后大借款案导致了巨大的社会舆论风波。各界一致谴责袁世凯政府的卖国借款行为。而在地方上,有南方国民党掌握的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四省,也联名向北洋政府致电,谴责袁世凯的借款行为,即便是腐败至极的晚清政府,也没这么荒唐过!

而国民革命之父孙中山,更是亲自向欧洲政府及议会呼吁,取消此次借款合同,否则必然会引发中国的军阀大内斗。但可怜的是,正义的呼声遭到欧洲的无视。由此可见,当时的国际社会及国际政治,毫无正义可言。

最后忍无可忍的国民党只能宣布,誓死不同意袁世凯的借款行为,只要共和制度一日尚存,此借款方案便是违法。

面对外国银行的苛刻条件,袁世凯咬牙借高利贷,其目的却不简单

孙中山剧照

四、弱小且无奈的国民党

但袁世凯对此却毫不在乎,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利用这笔借款来武力消灭国民党,以便于完成自己独裁中国的心愿。1913年5月30日,受袁世凯拉拢的17省都督(当时中国一共22个省),联名致电国会,要求国会承认善后大借款,无奈之下,国民党议员只好妥协。

至此,关于善后大借款的斗争,以袁世凯的胜利告终而结束。但是此时的国民党也看清了袁世凯的真实面目,认为宪法对他毫无用处,于是开始准备武力讨袁,二次革命由此拉开了序幕。


面对外国银行的苛刻条件,袁世凯咬牙借高利贷,其目的却不简单

《建党伟业》:蔡锷讨袁

文史君说

善后大借款案彻底暴露了袁世凯的真面目,虽然明面上是中华民国大总统,但是心底里依然认可的是封建专制那一套。而最后的17省都督强逼国会,表明了当时中国的民主观念依然淡薄,大多数人只认利益而不顾国家命运。最后国民党的妥协,表明了资产阶级力量还很弱小,所以无法真正与袁世凯抗衡。

《军阀风云》,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

《北洋风云人物》,中国言实出版社2018年版。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