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第一神器,虽然只是手枪,连发时火力却堪比一挺轻机枪

抗战第一神器,虽然只是手枪,连发时火力却堪比一挺轻机枪

(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

刘湘从军时上的是弁目学堂,全称为四川陆军速成学堂,也称速成学堂。清末编练新军需要培养大量下级军官,由此便促成了速成学堂等一大批军校的设立。军校时代的刘湘,怎么看都没有要发达的迹象。他性格内敛,深沉而不露锋芒,成绩也不过中等水平,甚至他都不怎么爱外出活动,自然难以引得外界瞩目。

刘湘唯一的乐趣似乎就是睡觉。此君平时的标准形象是,拖两行清水鼻涕,眯缝着眼睛,一副浑浑噩噩的样子,而且仿佛要么不倒下睡觉,一倒下去就会长眠不醒,同学们都戏称他为“刘瞎子”。

没有人瞧得起刘湘,他也几乎没有朋友。毕业后,刘湘被分到了周骏的第一师。第一师是第十七镇新军的基干部队,军官们眼光都很高,刘湘在军校被人看扁,到了军营还是一样。

军营之外,却有一个人分外看好刘湘。这是个编织篾篓的匠人,姓王,乃一字不识的文盲。王篾匠的业余爱好是相人算命,他算命不收钱,但据说算得比瞎子还准。除此之外,不管寒暑,他每个月都要抽出几天夜观天象,以便“预测天下大事”。

抗战第一神器,虽然只是手枪,连发时火力却堪比一挺轻机枪

(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

见到刘湘这个貌不惊人的小军官,王篾匠眼睛一亮,直呼刘湘前程远大,不可等闲视之:“好好努力吧,有你飞黄腾达的一天!”

王篾匠是不是在瞎掰,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但他作出的这个预测确实应验了。刘湘从排长开始,先后升为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如果说排连两个阶段,尚算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话,从营长开始,就有些让人眼花缭乱了:每打一次仗,他的官就升一级,“遇缺即补”,最后连老上司周骏都倒掉了,仍挡不住他火箭式的蹿升。

刘湘的官运为什么会这么好?

首先得承认一点,在战乱时期,军人不能打仗是很难升职的,刘湘符合能打仗这个标准。清末民初那个时代,说你能打仗,主要不是说你有多高明的技战术,而是只要够胆,敢闭着眼睛往上冲就有资格入行了。川人称刘湘为刘莽子,莽子在四川话中是猛的意思——你别看他平时眯缝着个眼,老实得不能再老实,但在某个僻静的拐角处,敢向你泼大粪的,正是这小子。

事实上,确实有很多次,刘湘所在的部队本已陷入危局,都愣是靠刘湘死战才得以反败为胜。比如他在担任旅长的时候,曾攻某一阵地不下,不得已退回司令部。正好上司在大发雷霆,副官报告说刘旅长到,上司大喝一声:“难道刘旅长就杀不得吗?”刘湘闻言转身就跑,不是逃跑,而是到前线亲自督师反攻,结果一鼓而克。

抗战第一神器,虽然只是手枪,连发时火力却堪比一挺轻机枪

(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

军队里面,猛人莽汉很多,刘湘超出他们之处,在于会动脑子。尤其在一些难度极高的攻坚战中,要是没点绝活,光知道拿血肉去挡子弹,有多少莽子也得完蛋。

当时国内已逐渐开始流行自来得手枪。说到自来得,有人可能不知道它是何方神圣,但如果改个说法,叫它驳壳枪、盒子炮、二十响、快慢机、大肚匣子……,大家也许就会有如见老友的感觉了。

没错,从民初一直到抗日战争,驳壳枪从来都是中国军人向往的标配武器。这种手枪可以连发,一梭子过去,其火力甚至可与轻机枪相媲美,在近战中威力很是惊人。刘湘由此钻研出了一种看家战术,他精心训练了一支手枪队,每当遇到紧急关头时,便把手枪队压上去,往往能收到奇效。

估计是小时候看演义看多了,刘湘把手枪队比作是岳飞的钩镰枪,他就靠“钩镰枪”来破敌人的“拐子马”。

抗战第一神器,虽然只是手枪,连发时火力却堪比一挺轻机枪

(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

(节选自关河五十州《四川王和他的天下》)

实体书《四川王和他的天下》已出版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