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会和印度合并吗?

傻傻的等你回頭


尼泊尔会和印度合并吗?我想只要是一个正常的国家都不会主动同另一个国家合并,作为体量较小的尼泊尔一旦和印度合并,那么将会失去现有的独立地位,成为印度的一个邦。作为一个国家好好的,为什么要成为印度的一个邦呢?虽然,尼泊尔由于受地缘环境的限制,深受印度影响,但是随着中尼铁路的修建,尼泊尔的地缘环境将发生巨大改变,下面铭苏先生就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中尼铁路合作最新进展情况

近期中尼两国签署联合修建中尼铁路的协议,使中尼铁路的修建得以落地,这对尼泊尔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使这个内陆国家有了更为便捷的对外联系通道,这对改善尼泊尔发展环境和经济状况来说是一次机遇。但是对于印度来说就不是令人兴奋的消息,因为此前印度总理莫迪和尼泊尔总理奥利曾会商过建立印度和尼泊尔之间的铁路,而尼泊尔率先同中国签约建立中尼铁路,印度和尼泊尔之间的铁路明显落后了。

在今年尼泊尔总理奥利访华期间曾表示,尼泊尔要做中印之间的桥梁,如果中尼铁路和尼印铁路全部贯通,那么对于解决尼泊尔的发展环境和地缘环境尤为重要,使尼泊尔不再受制于印度的对外通道,增强自身的独立性。但是,对于这种局面印度能否接受还很难说,毕竟中印关系一直处于比较微妙的状态。

尼泊尔与印度的关系

印度作为南亚的地区大国,对周边小国发展同中国的关系比较敏感,而尼泊尔北部背靠喜马拉雅山脉与中国西藏接壤,东南西三面与印度接壤,是一个纯粹的内陆国,因此尼泊尔要想从陆上外出必须经过中印两国。

尼泊尔地处南亚板块,历史上深受印度影响。近代尼泊尔曾受到英国的入侵,1923年英国承认尼泊尔独立,印度独立以后开始对尼泊尔施加影响,因此印度长期将尼泊尔视作自己的“附庸国”。

而尼泊尔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70%。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大部分属丘陵地带,东北西三面多高山,中部为河谷,南部为冲积平原。正是由于其复杂的地形,整个板块并不优质,使尼泊尔得以保持国家的独立性。

中国和尼泊尔的关系发展

中尼两国的交往历史悠久,在《大唐西域记》中有对当时尼泊尔情况详细的记载,在639年尼泊尔国王阿穆苏·瓦尔马将女儿赤尊公主嫁给中国西藏的松赞干布,清朝时期,尼泊尔和大清建立了宗藩关系,成为大清的藩属国,新中国成立以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在历史上,由于受交通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国对青藏高原地区的影响有限,而尼泊尔受南亚地区的影响反而要深远的多。随着新中国将青藏高原地区纳入中国的版图,中国将军事力量投放到青藏高原,中尼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使中尼之间的交往变得频繁。

尼泊尔与印度关系的转变

这对印度来说,原来青藏高原是印度北方的一道天然屏障,青藏高原纳入中国版图以后,这道天然屏障不复存在。青藏高原对印度形成了强大的地缘压制,使印度不得不将更多的力量投向北方,而尼泊尔正处于中印两国之间,所以尼泊尔就成了中印两国争取的对象。

当然,尼泊尔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缘环境,使其不可能完全倒向任何一方,同两国保持适度的平衡关系对尼泊尔来说会受益更多。但是尼泊尔距离印度的经济中心比较近,交通距离短,因此尼泊尔对印度的依赖性比较大,印度也正是利用这一点对其施加压力,使其深受印度钳制。

2015年印度中断对尼泊尔的汽油供应,尼泊尔紧急向中国求援,中国的援助才得以化解尼泊尔的断油危机。不过这也使尼泊尔认识到,同中国发展关系的重要性,但是两国的发展深受交通条件的限制。而中尼铁路的修建将大大缓解因公路交通通行条件差的限制,增加中尼两国贸易和人员的流动性。

中尼铁路规划设计情况

根据现有规划,中尼铁路包括中国段和尼泊尔段,中国段是从拉萨到吉隆县,其中在中国的路段占全线的五分之四以上。将2014年通车的拉日铁路在2020年前从日喀则延伸540公里,到达中国-尼泊尔边界的吉隆县的的吉隆口岸,拉日铁路延长线是日吉铁路。2020年之后,再修建从中国吉隆县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铁路,然后将尼泊尔三大城市都衔接起来。

综上,原来尼泊尔对印度的依赖性比较强,中尼铁路开通以后,中国对南亚地区的影响将会增加,使尼泊尔在中印之间更倾向于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摆脱印度的钳制。因此,尼泊尔不会和印度合并。


铭苏先生


6月21日,传了很久的中尼铁路,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步,中尼双方签订了其中一项协议:中尼两国将兴建边境铁路,连接西藏西部的日喀则和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不得不说,这令尼泊尔很开心,却令印度很失落。早在今年4月,尼泊尔总理奥利和印度总理莫迪也有过铁路合作的口头承若。而如今,中尼铁路已签约,试想一下印度人的表情。

6月19日至24日,尼泊尔总理奥利访问中国期间曾表示:“尼泊尔可以成为中印两国之间的桥梁。事实上,我们希望通过发展跨境互联互通,从‘内陆闭塞’的国家转变为‘陆地相连’的国家。”虽然尼泊尔有意,中国也会欢迎,但是印度,是否会接受就会打上几个问号了。

一直以来,印度对自己周边的小国比较敏感,一直警惕周边小国跟中国发展较为密切的往来,而尼泊尔也是其中的一个。从地缘角度来看,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与印度地缘关系更为紧密,本身属于南亚次大陆的一部分,受到印度的牵制作用远远大过中国。可是,尼泊尔和中国却走得越来越近,对于印度来说却很苦恼。那么,尼泊尔明知印度忌讳自己和中国太过密切的关系,为什么还敢屡次三番去挑战印度的忍耐度呢?云石君将做简要分析。

先来看尼泊尔的基本面,其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北临中国西藏,东西南三面都与印度接壤。国土面积为14.7万平方公里,人口总量2900多万。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大部分属丘陵地带,东、西、北三面多高山;中部河谷区,多小山,南部是冲积平原,分布着森林和草原。

这个南亚的山地小国,在面对体量庞大,实力强大的印度,尼泊尔无可避免的要受到印度的钳制,甚至威胁到其国家的独立。好在尼泊尔有独立成国的一些条件。

首先,全境多山的地貌,有利于维持地缘独立性。

虽然,在现代文明和科技的推动下,山地的地缘阻隔作用被严重削弱,但至少还能起到相当部分的作用。要知道,在农耕文明时代,尼泊尔就是依仗其山地地形,向印度恒河平原一带大肆搜刮抢掠财富。

在人种上,尼泊尔原住民属于汉藏一系的黄种人。虽然,印度移民一来的雅利安人种也很多,不过他们大都在南部平原扎堆,在北部山地并未形成强大的势力。尼泊尔南北人种大相径庭的差异,也是其保持国家独立的一个有利条件。

当然,尼泊尔在面对实力悬殊巨大的印度时,这两个条件多少显得无力。

1923年,英国承认尼泊尔独立。1947年,英国结束了对印度的统治后,印度逐渐在恢复对对南亚次大陆的主导权。自然,印度将尼泊尔纳入了自家后院,干涉其内政外交。尼泊尔是一个主权国家,虽对成为印度的附庸心有不甘,但与印度的地缘关系就摆在那里,面对比自己强若干倍的印度,也只能接受事实。

在这种一方重压之下,尼泊尔唯一的出路是借助另外一方可以与印度抗衡的势力,那就是中国。

中尼早在元朝将西藏纳入版图时,就已是邻居。不过,因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阻隔作用,中尼间的关系并不是很密切,中国也难以对尼泊尔施加影响力。不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尼有了进一步联系的可能。

此时,在工业文明、科学技术和交通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中国有能力直接管理青藏高原,并有可能将地缘影响力辐射到南亚地区。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爆发,印度败北而去,中国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而尼泊尔也从中国的胜利中,寻找到了摆脱印度控制的契机:适当亲华,来转移印度对自己的强大压力。而因地缘格局关系,中国不可能有控制尼泊尔的企图和能力,这也是尼泊尔敢亲近中国的一个原因。

中印边境战争虽然结束,但中印的地缘矛盾依然存在。若在青藏高原形成的对印度的地缘压制之下,发展与尼泊尔的关系来扩大对对喜马拉雅南麓的影响力,从而世袭按更加有效的遏制印度。

1963年7月,中尼公路动工,这是中尼关系友好的重大体现。1967年,中尼公路竣工,这对中国来说,意义重大,它是提高中国对尼泊尔,甚至对南亚影响力的重要通道。而中尼公路的建成,使尼泊尔有了更多的底气去应对印度的压迫。

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尼泊尔于1969年要求印度撤走自1953年以来就派驻加德满都陆军总部的印度军事代表团和北部边境哨所的印度军事人员。不过,很快印度以拒绝续约印尼贸易与过境条约为由,实施对尼泊尔的经济制裁。

尼泊尔是个内陆山地国家,在经济上对印度的依赖程度非同一般。虽然中尼公路建成,但中国与尼泊尔接壤之地是中国最为边缘、经济价值最低、交通也最不发达的青藏高原,就算中国存扶持尼泊尔经济之心,却没有那个能力。于是以后,印度也时不时的拿经济制裁来收拾尼泊尔。尼泊尔不得不面对难以摆脱印度控制的现实。

不过,随着科技进步和中国国力增强,利于中尼的深度合作。当然,作为内陆山地小国的尼泊尔,要想加强与外部的联系,特别是与中国的联系,完善交通尤为重要。

而目前最火热的事件,便是中尼铁路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商讨了几年时间的铁路,终于要变成现实了。

中尼铁路项目包括中国段和尼泊尔段。中国段是拉萨到吉隆县,由青藏铁路网延伸而成,全长700多公里,其中在中国的路段占五分之四以上,预计2022年可以建成。到了2020年之后,中尼两国将再修建从中国吉隆县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铁路。

中尼铁路对尼泊尔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首先,将推进尼泊尔矿产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尼泊尔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矿储量居世界第五的菱美矿,丰富的铁矿石、云母、石灰石等。虽然尼泊尔矿藏丰富,但工业基础薄弱,矿产开采、交通运输能力都远远达不到开发能力。再加上尼泊尔仅与中印两国接壤,难以寻求中印之外的合作伙伴。中尼铁路一旦建成,利于尼泊尔的矿产开发,加工以及销售等,从而是尼泊尔将矿产资源转变成财富,推动尼泊尔的经济发展。

据统计,中国是仅次于印度到尼泊尔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2014年早已突破10万人次大关。而中尼铁路的建成,对拉动尼泊尔的旅游业将有更深远的意义。以中国人近年的国外旅游的火热,尼泊尔定能从中国游人身上赚取不少的利益。

其次,中尼铁路将进一步拓展中国对南亚的政治军事影响力。虽然中国军事力量不能进入到尼泊尔,但尼泊尔完全可以依靠中尼铁路,来提高与印度的政治博弈中的筹码,用中国来制衡印度,从中有一个相对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

中尼铁路的建成,也有利于中国在南亚地区扩大影响力。同时,对印度来说意义也很重大。如果中国与尼泊尔的铁路、公路等互联互通项目能够延伸,就会促使印度参与到中国的“一带一路”,从而促进中印双方的合作,到达共赢的目的。

对于尼泊尔与中国的亲近,印度的心情定是复杂的。那么,一直以来,为什么印度会如此警惕中国呢?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下一节继续为您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246。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收看全部云石君地缘政治系列文章


云石君


对印度来说,会不会吞并邻国,尤其是小国从来都不是个问题,问题上什么时候?还有如果吞并锡金那样而不导致国际反应的机会么?

记得去印度采访跟新德里的学者专家和官员交流时,他们从来都不掩饰印度对当年的锡金,现在的尼泊尔和不丹的吞并野心,并且觉得这是“理所当然”。尼赫鲁大学的国际关系学教授谢钢告诉我说,印度对邻国的“全面管控”是对外情报机构、军队和外交部门的“百年战略”,并且一直在坚定不移地推行实施,从来都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和本国政府的变更而发生变化:“这是一个大国的定力!我很为印度的定力感到骄傲。”谢钢教授说得没错,在印度吞并锡金前,从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是逐步控制了锡金的外交与军事,然后于1971年决定全面吞并锡金,并于1975年断然出手。而不丹当下的情况与锡金有惊人相似之处:印度已经完全控制了不丹的外交与军事,比如说不丹与五大常没有建交,这就是印度在后面强力反对,并且今年洞朗事件的时候,其实是不丹精英阶层试图进一步发展与中国的关系,结果被印度果然出手斩断了念头。事实上,这次尝试可能会加快印度对不丹的进一步控制。因此,不丹国家领导人近日赴印度访问并且表态也是试图缓和这一可能。至于不丹军队现在基本上是印度完全控制,包括一些战略地段的驻军其实是印军穿着不丹军队的制服。印度在尼泊尔也是如此,除了在政府高层和军队全力培养亲印力量外,更是鼓励本国上至商人政界频频前往尼泊尔,下到连乞丐都涌入尼泊尔,试图在人口数量和结构上彻底改变尼泊尔,而且印度国民进出尼泊尔根本不需要签证。

不过,国际社会和印度周边小国的情况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首先,是尼泊尔和不丹精英阶层的觉醒:在尼泊尔地震发生后,印度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如何救援,而是想借此压迫尼泊尔一把,要求尼泊尔以更多的主权换取其对尼泊尔的燃油支持。在关键的时刻,中国果敢为尼泊尔提供燃油,给尼泊尔雪中送炭,从而让尼的高层看到了谁才是真正愿意帮助一个邻国而无附属政治条件的。更加让尼泊尔警惕的是,印度越来越干涉尼泊尔内政,特别是想控制尼泊尔军队与政治精英,因此,当这次援助事件发生后,尼泊尔开始更加走近中国,并且开始接纳中国的电信和互联网,同时加入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加大中国在尼泊尔境内的大型基础项目建设,包括中尼铁路,大型水电站等等。因此,尼泊尔在关键的时候选择了对邻居的态度。我两次赴加德满都,尼泊尔民众和高层都对中国的无私帮助深表感谢,都对印度的政治野心,尤其是要吞并邻国的企图感到恐惧,而且尼泊尔的民族意识正在全面觉醒,所以这是印度之前所没有预料到也无法控制的。我个人认为,印度对尼泊尔的控制企图真的很难了。但不丹此次刚刚试图与中国加深关系就遭到印度的捧喝,而我们暂时也不方便更大的动作,这会导致不丹处境更加微妙。

其次,国际社会还会对印度吞并邻国如同当年的锡金一样不闻不问么?这个不一样了,现在即便是美国、欧洲和日本也不敢公开地支持或者默认印度对一个主权国家的吞并,否则的话以后在国际道义上很难再拿出理由来对国际社会进行说服。

第三,印度也会因为接连吞并邻国或者侵占邻国的地区而开始尝到苦果,比如说大吉岭,比如说东北各邦,从2017年年初开始,印度中央政府,包括军警在克什米尔,在东北各邦,在大吉岭地区一直处于失控状态,当的的民族主义团体和组织开始组建不同程度的武装力量,并且不断地对印度军警和政府机构展开袭击行动。由于印度的种姓问题,社会阶层的极大分裂,宗教民族问题的长期无法解决,因此,占领吞并得越多,其带来的后果会越严重,而且时间越长,问题越大。这也是印度难吞并尼泊尔不丹的原因。


邱永峥


印度是想合并,新德里有贼心,有贼胆,但就是没贼力

印度在历史上一直只是一个地理名词,复杂的宗教和民族成分让印度长期处于四分五裂之中。

16世纪崛起莫卧儿帝国曾试图统一过南亚次大陆,不过摸卧儿王朝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强力的中央政府,莫卧儿皇帝更像是南亚地区的天下共主。印度的各土邦仍旧保持一定的独立和主权,直到英国殖民者的到来。

18世纪,英国入侵印度。经过100多年的渗透和战争,到1857年英国正式灭亡莫卧儿帝国,征服了包括印度在内的整个南亚次大陆。

英国在占领印度后,废止了各土邦政权,对印度进行整合,印度的国家概念也逐步形成。

到19世纪末期,随着世界民族自决运动的浪潮,英国赋予了印度自治权。至一战后印度的自治权进一步扩大,最终在二战后印度获得独立。

其实在当年独立之时,印度原本可以完全继承全部英属印度殖民地,将几乎整个南亚次大陆囊括在自己版图之中。

但是由于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不可弥合的矛盾,英属印度最终分裂成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国家。

不过,即便独立之后的印度并没能一统南亚,但其体量也是远超周围所有南亚国家。

(南亚次大陆国家)

作为南亚国力最强大的国家,印度也一直以南亚小霸王自居,在本地区一直推行霸权主义。

而本地区的其他六个国家中,除了巴基斯坦,剩下的五国: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基本都对印度俯首帖耳。

在1975年之前南亚还有一个小国位于中国、印度、尼泊尔和不丹之间,叫锡金。印度早在独立之初就对这个小国家垂涎欲滴,并开始对锡金进行多方面的渗透。

到1975年,印度正式吞并锡金,也彻底将尼泊尔和不丹两国三面包围置于自己的掌控下。不丹甚至在外交和国防上都要接受印度的”指导“,俨然就是新德里的藩属。

而至于尼泊尔,印度也是整天耳提面命,呼时来唤去。

(尼泊尔和不丹)

不过在吞并锡金后,印度并没有继续向不丹或尼泊尔下手。因为与锡金弹丸之地不同,不丹和尼泊尔体量要大很多。

特别是尼泊尔,是一个人口达2900万的国家,印度在历史从来没有控制过尼泊尔,即便是英国人也从没将尼泊尔并如过印度。反而是尼泊尔在18到19世纪时曾经一度吊锤印度。

而且,为了防范印度,尼泊尔也在近年来不断加强与北方邻国的合作。包括增设边境关口,从北方进口石油等,以减少对印度的依赖。

总之,面对着这么大盘菜,印度即便是吃进去了,也消化不了。

再者,当年印度吞并锡金时国际关系复杂,又恰逢东西方争霸,美苏两国都试图拉拢印度。锡金一个弹丸之地就当是给印度的见面礼了,华府和莫斯科也都没有说什么。

但这并不表示印度就是高枕无忧的拿下锡金。要知道,中国政府直到2003年才正式承认锡金是印度领土,这还是印度在西藏问题上做了不小让步才换取的。

如今,印度国力虽然是今非昔比,但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新德里绝不敢公然的再去占领一个主权国家。毕竟这种肆意践踏国际法的举动一定会招来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而印度北方的强大邻国和西北的劲敌也绝不会再次坐视印度的得寸进尺。


千佛山车神


尼泊尔会和印度合并吗?

俗话说:宁为鸡头,不为牛臀。尼泊尔是绝对不会和印度合并的,试想有哪一个主权国家又愿意做别国的附庸而沦为其一个毫无自主权力的土邦呢?如果真有一天两国混到了一起,那也是印度象对待锡金一样,把尼泊尔也给吞并了。但是在现在的国际环境下,锡金个案不会或很难重演。

纵观印度的历史,从来就没有做过强国,更谈不上做帝国。从自二战结束英国退出印度,印巴分治,印度独立后,印度第三任总理英迪拉.甘地即吞并锡金,肢解巴基斯坦,并偷偷成功试验了核武器,加之印度人口众多,国土面积也不小。于是就霸权欲念膨胀,做着意淫的强国梦、帝国梦。他们的目的是控制、吞并周边的弱小邻国,扩大领土,削弱、肢解周边的强大国家,解除威胁。控制印度洋,把印度洋变成印度的洋。逐渐向外扩张,以期达到他们的强国梦。

印度的这个理想是很美好的,但印度确实没有那个潜能。一个国家要昌盛强大,文化教育是基础,就象万丈高楼的奠基石,还这又恰恰是印度的短板,全世界的文盲或半文盲基本上都聚集在大印度区域。试想一个文盲或半文盲占全国人口总数大半的印度何以谈兴国强国?

印度对邻国的渗透、控制,值得中国的关注。弱小国家不但是大国之间的战略缓冲地,相邻国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朋友、兄弟。相邻大国的壮大,就等于是对自已的威胁。所以中国在对待周边相邻小国的态度上也要明确发声,中国周边决不允许有任何动荡、骚乱,更不允许有战事和以大欺小侵吞邻国的行为等等一系列强硬的声音,给邻国以定心丸吃,使中国周边邻国也有底气,同时对其它有野心的大国也是一种警示!


欧阳建高1956


依目前情况来看不太可能。现在的世界局势已经不大可能发生一国吞并另一国或与另一国强行合并的事情,国际社会不允许,邻国也不一定答应。像印度1974-75年吞并锡金也是表面上进行了公投(当然是操纵的)。对于面积、人口远小于印度和中国的尼泊尔来说,自然资源匮乏,经济落后,人民贫穷,夹在中、印两个大国之间,三面与印度接壤,北面与中国接壤,实行的是平衡战略,不得罪任何一方。以前,中国国力不强,印度对尼泊尔有着很强的控制力,尼泊尔的汽油、啤酒、电力都从印度进口,电视台播放的很多也是印度节目。加上印度对尼泊尔人实行准国民待遇,可以无需护照、签证随意跨过边境到印度打工,尼泊尔人对印度很有好感。这种情况在近年来有了很大转变,随着中国崛起,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与尼泊尔的关系,给予了尼泊尔大量援助和投资,物美价廉的中国的服装、生活用品也大量进入尼泊尔市场,赢得了尼泊尔人民的欢迎。尤其是前几年尼泊尔地震时,中国政府给予了大量无私援助。相反,最近几年印度与尼泊尔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印度借口支持尼泊尔境内的印度某族人对尼泊尔实行了几个月的汽油、柴油禁运,给尼泊尔带来很大困难。中国政府向尼泊尔提供了紧急援助,免费赠送了一批油料,进一步拉近了两国关系。目前,多个中国企业在尼泊尔投资建设水电站等项目,两国关系越来越好。无论民间关系还是政府关系都处于上升期。尼泊尔政府和人民不可能同意与印度合并,印度也不会提出这种要求。


快门迷


尼泊尔不会和印度合并;印度有吞并尼泊尔的心思,但是在当今时代恐怕行不通,不可能复制当年拿下锡金的“成功经验”。

尼泊尔历史悠久,已经形成了完整清晰的国家认同,一个国家一旦形成就有了自我意识,尤其是有着几百年历史之后更是有了明确的我者与他者之分,恐怕没哪个国家想把自己灭了主动与其他国家合并。同时尼泊尔民风素来彪悍,当年英国殖民者废了不少力气也没有将其吞掉,还是承认了尼泊尔的独立地位。只可惜,历史上的尼泊尔虽然以咱们的验光看也不太大,但是比起现在的版图还是大很多,被英国殖民者搞去不少,最后便宜了印度,被印度所继承。

印度独立后一方面为独立欢呼,但是另一方面自认为是大英帝国继承者,也继承了英国对南亚国家的政策,通过各种手段拉拢、控制,分化,甚至直接吞并。运用战争手段将巴基斯坦撕成两个国家,通过强力手段将锡金吞并。尼泊尔也未能幸免,通过条约及派驻人员等在尼泊尔确立了影响力,同时也想将其吞掉。但是锡金国小,民风向和,吞了相对容易。而且那时信息相对闭塞,尤其是冷战时代,美苏都拉拢印度,给了印度可乘之机。但是当今时代,自媒体发达,一旦印度吞了尼泊尔,恐怕会招致全球激烈反对,全球各国人民向本国政府施压,各国政府也不得不明确谴责,甚至制裁,甚至引起国际军事干预都有可能。届时尼泊尔反抗,国际干预,复制吞并锡金“成功经验”不太可能。

所以,尼泊尔不愿意与印度合并,印度愿意,但是也没办法拿下尼泊尔。


北玄武


其实这个问题有点问题,没有哪个国家会主动和印度去合并,而应该是,印度会不会吞并尼泊尔。首先,印度想吞并南亚。印度虽然古代从来没有统一过,也从来只是个地理概念。但是,英国人的殖民统治,倒是让印度野心膨胀。其称霸吞并南亚的野心昭然若揭。无论是70年代吞并锡金王国,还是现在对不丹,尼泊尔等国的全面渗透和军事外交控制,都可以看到其吞并南亚的野心。



其次,印度吞并尼泊尔,或者不丹,只是在等待机会。如果说世界各国像70年代一样默许印度吞并锡金的话,那么现在印度会毫不犹豫的吞下不丹和尼泊尔等。不丹现在的外交和军事,全面由印度控制,因为印度的反对,不丹至今都没跟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建交。而尼泊尔,印度对其进行经济封锁,并不断培植亲印度的势力。而且,印度号召印度人去尼泊尔,使得数以百万计的印度人到了尼泊尔,印度这样做是想在人种和民族成分上首先淹没尼泊尔。居心叵测,可以说,只要有机会,印度会立刻吞并。



第三,尼泊尔会束手就擒?从现在来看,印度的蛮横和不讲理,已经让尼泊尔有识之士感到了存亡危机,他们不想像锡金一样被吞并。而中国这么多年的无私帮助,也让尼泊尔看到了摆脱印度的希望。现在尼泊尔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使用中国援助的燃料,使用中国电信网络等。因此,随着尼泊尔的觉醒,印度吞并变得越来越不可能。



第四,谁最有可能?从现在印度渗透的程度来看,最可能的是不丹。不丹现在几乎就是70年代的锡金。现在不丹外交,军队全部被印度控制。全国交通要道都是印度军人占领。不丹的国王在印度面前忍气吞声,不敢越雷池半步。不丹整个几乎就是印度,如果不丹再不认识到自己的危险,恐怕随时就会成为第二个锡金。(欢迎关注真相君探讨和交流)。



历史真相背后


首先声明任何主权国家政府,都不会允许本国和他国合并,这在当今联合国法中就有明确的一条,不允许存在某个主权国家与另一个主权国家合并的事情发生。这条法律就是为了避免某些大国,通过一定手段逼迫小国就范,以达到所谓合并的目的。


印度建国后一直处于一种地区霸权主义的状态,利用在南亚的地缘优势,印度多次实行对外扩张政策。当年印度吞并锡金,就是印度控制了锡金的政府首脑,通过这种龌龊的手段吞并了锡金这个主权国家。在当时联合国就对此事进行了谴责,奈何当年的印度有苏联的支持,所以也就没有顾及联合国的压力。

如今印度对尼泊尔和不丹同样暴露出了巨大的野心,尤其是尼泊尔。印度在尼泊尔已经经营了数十年,现在尼泊尔用的电、汽油等都是印度提供的,也就是说尼泊尔一旦离开印度就无法正常运作。但是尼泊尔却非常不满印度的侵略行为,也就是说不会允许印度吞并尼泊尔的事情发生。而当今的世界,印度也不敢做出当年吞并锡金那样的动作,毕竟现在尼泊尔政府可是联合国承认的合法政府。



而从长远来看,我们并不能排除印度吞并尼泊尔的可能。因为毕竟在南亚印度是一个地缘强国,所以如果印度真的等到了时机,那么出兵吞并尼泊尔是非常可能的。但是至少在目前印度不行,未来如果全球形势发生变化,那么印度很有可能在特定的时机吞并尼泊尔。


小司马迁论史


现在国际体系社会与经形成,一个主权国家被另外一个主权国家吞并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他会遭到国际社会的全部低制与制裁没有一个,国家会承认,比如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还没有发生过吞并另外一个主权国家的事情,因为这样做会达到不可预测的破坏国际体系,将会加剧世界纷争与世界战争的风险,因为世界大国与强国都需要一个缓冲地带区域,来防止两个大国之间发生战争的风险性,以大国之间地缘政治的平衡,不可能坐等周边的邻居被其他大国所吞并,因为唇亡齿含的道理大多数国家都懂,不会坐视不管,袖手旁观,他们将插手别国的事情,保持自己的国家与强国之间的隔离缓冲地区,已保证自己国家的安全,特别像尼泊尔这种小国夹在两个大国之间是最好的缓冲战略地带,再加上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都承认尼泊尔是一个主权独立主权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