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的幸福,从好好吃饭开始!

古人云: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日三餐是每个人都少不了的。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同样是吃饭,做的好,是美食,是享受;做不好,是充饥,是受罪。

有人可能会说:干嘛那么挑剔,有吃的就不错了还要挑三拣四。其实,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现在已经不是过去物资匮乏,食不果腹的年代。吃的好、吃的健康、吃的开心才重要!

在吃饭这个事情上,对于多数家庭而言,或多或少都是有矛盾的。当然了那种请得起专业保姆和厨师的,天天都有场的,或者吃饭不用自个做还不花钱的那些人,就另当别论了!咱们重点说说平头百姓家!

现实生活中,对一个普通家庭而言,有不少吃饭都是不太讲究的!又有多少家庭,能有多少时间,坐在一起好好吃顿饭的?工作压力大,空闲时间少,一日三餐,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

早晨:一般随便凑合一下,烧点稀饭,简单炒个菜,啃个白馒头或者包子,草草了事。有时图省事,前一晚剩的稀饭重新热一下。要么就是干脆出去随意买点煎饼、油旋馍或是包子、油条之类,能吃个煎饼果子都觉得有点奢侈。

午餐:多数家庭工作日内,孩子在学校吃,儿女在单位吃或者叫外卖,父母在家简单吃一下,白米、炒米、汤面、捞面或是蒸面之类居多。总之,午餐一家人是很难聚齐的。

晚餐:以前的时候,一家人还能做到一起,下了班,时间充裕,可以炒几个菜,有时候还可以小酌一杯,尤其夏天,拌俩凉菜,或者熟食店选俩菜,一瓶啤酒,就是标配。然而,最近这些年,人们注重养生了,晚餐都吃的少,或者干脆不吃。又把一家人仅有的一起吃饭的时间无情的剥夺了。

现在对于多数家庭而言,真正能坐到一起吃饭,恐怕也只有逢年过节了。周末的时候,年轻人想补个觉,要么应酬,要么加班,也很难聚在一起。

现在一家人能坐在一起吃饭的机会太宝贵了!即便能坐一起,也是仓仓促促,少有交流,纯粹为了吃饭而吃饭。和父母交流的少了,和子女交流的少了,慢慢的,亲情淡漠了,生活缺乏了仪式感!久而久之,这个家就变得不那么温馨了!

一家人不能好好坐下来吃顿饭有多种原因促成:

一是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各忙各的事情,一家人聚少离多;二是大家对吃饭这个事情理解不深,没当回事,生活缺乏仪式感,纯粹为吃饭而吃饭;三是年轻人很多不会做饭,动手能力不强;四四是觉得做饭太麻烦,得准备食材,还得洗漱碗筷,收拾卫生,不如饭店吃现成的;五是父母老思想严重,不会创新,吃饭没有花样,天天就几样,满足于吃饱就行。六是吃饭众口难调 ,家庭成员之间、父母和年轻人之间吃不到一块去,比如年轻人爱吃辣,父母吃不了辣,年轻人吃米喜欢硬的,父母喜欢软一点等等。

种种原因,导致一家人坐在一起好好吃个饭,成为一个奢侈的事情!

其实,也不见得经常都要到饭店吃,一来不经济,二来不放心,吃多了还害怕上火。可以隔一段时间,一家人偶尔去外面吃点特色的菜,一来换个口味,二来学学怎么做。

我们都明白,自个家里做饭,菜放心,油安全,而且网络媒体上教你做饭做菜的视频和文章很多,操心想学并不是难事!多动动手,有好多菜,味道并不比饭店差!

一个家庭的幸福,从好好吃饭开始!

然而,有多少家庭,仅仅是为了吃饭而吃饭?仅仅是为了吃饱了不饿而吃饭?仅仅是满足于做熟了就行?又有多少家庭,真正把吃饭当做一种乐趣?现实的情况是,莫说是乐趣和享受,有很多简直是噩梦和负担!每到吃饭的时候,都愁眉苦脸,不吃要挨饿,吃却是煎熬,更是不尊重劳动成果!总之,吃饭很无奈……

其实,就拿韭菜来讲,吃法就有很多种,卷煎,菜盒,饺子,炒鸡蛋,等等。只要舍得用心,一家人一定可以吃的开开心心!

吃饭是最平常的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吃的好,才有力气、才有营养、才有健康、才有快乐。不求山珍海味,不求大鱼大肉,营养可口、干净卫生即可!

把做饭当做一种乐趣,别当做一种负担!一家人坐在一起,相互交流一天的心得,谈谈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多么快乐惬意!

一个家庭,如果连吃饭都是一种心理负担,这家人一定不和谐,家庭关系一定很紧张,更别谈幸福了!

女人饭菜做的好,男人就恋家,婆媳关系也好。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只会煮方便面的哪?别那么矫情,可以从酸辣白菜、凉拌豆芽、炒土豆丝做起。男人饭菜做的好,女人就幸福,家人就有福。会做饭的男人,很居家,懂得生活,心很细腻,值得信赖!父母饭菜做的好,儿女就愿意多回家!活到老、学到老!作为父母,也应多抽出精力,把一家人的饭菜好好做起来!

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家是幸福的港湾,一个家庭的幸福,从好好吃饭开始!

(你家吃饭有烦恼吗?和大家一起聊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