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曾造出「水下航母」,搭載多架轟炸機,航程超2萬公里

一說到潛艇,大家腦海裡都會想到那個常年潛伏在海中,通體黝黑的“大黑魚”形象。而它的攻擊方式,也不外乎魚雷以及彈道導彈兩種方式。雖然威力巨大,但是相比於其他戰艦,顯得非常單一。

而善於“作死”的舊日本海軍則不這麼認為,誰說潛艇就一定是躲在海里搞偷襲的?俺們家的潛艇不僅能和水面戰艦正面剛,還能起飛轟炸機,玩起“海空一體戰”!

日本曾造出“水下航母”,搭載多架轟炸機,航程超2萬公里

之所以會這麼想,是因為他們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成功地利用了一架從潛艇起飛的偵察機,用多枚燃燒彈轟炸了美國俄勒岡州的森林。

於是,在這種“奇葩”作戰思想的指導下,海軍馬鹿們開工建造了核潛艇出現之前,世界海軍噸位最大的潛艇——伊-400級潛艇。

日本曾造出“水下航母”,搭載多架轟炸機,航程超2萬公里

這款二戰潛艇的噸位達到了什麼程度呢?據資料顯示,它的水下排水量達到了6560噸,與我國目前服役的052D型驅逐艦的標準排水量基本相當。而同時期的德國U型潛艇,水下排水量僅為364噸!

這種龐大的體積,讓轟炸機“上潛艇”成為了可能。在其主甲板上,有一座長約35米,直接約3米的機庫,足以容納3架“晴嵐”轟炸機,每一架可以攜帶一顆800公斤航空炸彈。

日本曾造出“水下航母”,搭載多架轟炸機,航程超2萬公里

並且,為了解決載機起飛的問題,這款潛艇還在主甲板上設置了彈射軌道。這大概是世界上第一款彈射起飛的艦載機了,而且還是從潛艇上起飛!

同時,伊-400級潛艇所攜帶的油料,足以使其在14節航速下,航行27500海里,約合50930公里,這樣的航程足以航行至全球各地!

日本曾造出“水下航母”,搭載多架轟炸機,航程超2萬公里

但是,這款被人們稱為“水下航母”的大型潛艇,命運卻十分淒涼。在日本戰敗後,本來數量就不多的伊-400級被美軍全部回收,細細瞭解一番後,覺得沒啥大用,就全部當做靶船給擊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