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员工离职,会让三个员工丧失干劲?

为什么一个员工离职,会让三个员工丧失干劲?

管理者应该警觉的是,失去一名员工,带来的不仅是招聘、入职培训、其他培训、达到生产率峰值的“预热”时间这些财务成本,还会对公司其他员工的士气造成更可怕的影响。一个优秀员工的离职,会让至少3个员工开始考虑离职。

对企业来说,员工离职是一个永远都不会过时的话题。

根据光辉合益研究表明,全球2013—2018的平均员工离职率将达到23%,而在我们所处的亚太地区,随着中产阶级的扩大,平均员工离职率未来5年将达到24%。

在之前的文章中,学姐多次提到员工离职给企业带来的高成本问题:

一般来说,员工的流失,至少会为企业带来至少2个月的招聘期、3个月的适应期和6个月的融合期。除此之外,还会带来相当于4个月工资的招聘费用,以及超过40%的失败率。

可以说,员工离职之后,从招新人,到新人可以顺利上手,光是替换成本就高达离职员工年薪的150%。

如果离职的是重要岗位核心员工的话,代价也就更高,会给企业带来的损失高达员工年薪的400%。

这不是最可怕的。

更要令管理者警觉的是,失去一名员工,带来的不仅是招聘、入职培训、其他培训、达到生产率峰值的“预热”时间这些财务成本,还会对公司其他员工的士气造成更可怕的影响。

一个优秀员工的离职,会让至少3个员工开始考虑离职。

为什么一个员工离职,会让三个员工丧失干劲?

员工离职本来是一件很私人的决定,为什么却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像“病毒”一样复制传播,带动其他员工的情绪波动呢?

首先,员工离职打破了团队氛围的舒适区。

所谓“舒适区”,是指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在这个“舒适区”里,每个人都会觉得舒服、放松、稳定、能够掌控、有安全感。

一旦走出这个区域或者“舒适区”被打破,我们就会感到别扭、不舒服或者不习惯。

一个稳定的团队氛围就是员工工作的“舒适区”,当团队内有员工离职,原本稳定的“舒适区”就会被打破,会失衡,会给其他员工带来不适应的感觉。

如果这个离职的员工是团队的管理者的话,给其他员工带来的不适应感更强烈。

但是,这种打破“舒适区”的不适应,对于其他员工来说,是很自然的,也是较为短暂的。一个员工的流失之所以会让至少3个员工考虑离职,主要还是其离职背后的原因给其他员工带来了焦虑。

1、对管理者失去信心

有句关于员工离职的话是这么说的:大多数人放弃的不是自己的工作,而是他们的老板。

这句话是有数据依据的。

合益集团HayGroup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75%的员工辞职不是因为工作,而是因为老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公司而加入,却因直属领导而离开”。

管理者对员工下放的权力有限,员工无法施展拳脚,实现自我学习和进步;在制定考核制度的时候,过分强调经营数字,把数字当做唯一的衡量标准,而忽视了员工的战斗力、团队精神、挑战精神和创造力;不善沟通,无法及时处理好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不予激励,无法让员工保持良好兴奋的工作状态......这些都是能够导致员工离职的原因。

当一个员工因为管理问题而选择离职的时候,其他的员工也会将其怀才不遇的情绪映射到自己的身上,感同身受。

为什么一个员工离职,会让三个员工丧失干劲?

2、对发展前景的担忧

这种情况更多的是发生在创业期和衰落期的公司。

处于创业期的公司,通常无法提供与发展期和成熟期的公司一样富有竞争力的报酬和待遇,公司的发展前景也相对不够明朗,需要员工与企业文化保持高度一致,才有信心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赌一把公司的未来。

对于处于衰落期的公司,其实8个字就可以概括员工的担忧: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每个人都会在乎自己的前途。

因此,每有一个员工离职,就会动摇一次其他员工的信心,陷入对公司尤其是个人的发展前景的担忧之中。

公司是否能够蒸蒸日上?以老板的格局、魄力和能力,能否让公司发展起来?在公司工作能不能为自己持续增值,帮助自己获得职业发展和省钱的机会,能不能借助平台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没有信心,如何稳定军心?

3、对薪酬的不满

我们不可否认,薪酬依然是最大的激励因素,员工关注的第一位往往还是薪酬。

很多企业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面对员工薪酬问题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企业的成本,而非员工的价值。因此,在员工提出薪酬问题的时候,企业总是刻意地回避,对于员工的福利,也是能减就减。总之就是,以最少的成本最大限度地压榨员工的劳动力。

这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最大矛盾,也是大部分员工离职的根本原因。

当一个员工离职奔向更好的前途,获得更高的薪酬时,其他员工发现,原来自己可以值得更好的价格。

换做是你,你会不会也考虑走的问题?

为什么一个员工离职,会让三个员工丧失干劲?

4、对工作量加剧的崩溃

刚刚我们说,一个员工的流失,至少会为企业带来至少2个月的招聘期、3个月的适应期和6个月的融合期。

如果新招聘的员工融合失败,这个过程还要在来一遍。

但是,人走了,活还在。

比如,一项工作,原本由2个人分担,一个员工离职,就变成剩下的一个人工作量翻倍,起码在还未找到接替的人的这个阶段,每天看着自己的工作量,就会很崩溃。

这边多出来的工作还没来得及完成,那边自己的本职工作质量也受到影响。

一个员工的离职能够影响到至少3个员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离职员工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境遇或者影子。

所以,在一个员工提出离职的时候,企业不应该把目光只聚焦在员工的负面情绪上,还要深究负面情绪背后的原因,找到员工们真正担心的问题是什么。通过员工离职的原因来审视企业可能存在的内部问题,即使对其进行调整,建立明确的改善方针,避免一个员工的离职所引发的士气低下,甚至是离职潮。

今日话题:

你会因为什么原因离职?

(转发并评论,学姐将从中随机抽取1名赠送价值399元的《管理者必学:世界500强管理实战法则》课程,留住优秀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