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奇怪的軍銜,中將加上將,只有在抗日期間中國軍隊能見到

眾所周知在一支部隊當中,軍隊指揮官的軍銜不僅是一種榮譽和權利等級的體現,更是在部隊當中地位和國家政府對於你的信任的體現,不過我們在研究歷史當中發現,抗日戰爭時期的一種軍銜十分奇怪,而且還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一種。

全世界最奇怪的軍銜,中將加上將,只有在抗日期間中國軍隊能見到

這種軍銜叫做中將加上將,在國民黨軍隊當中才會出現,而且獲得這種軍銜的人還不在少數,就不如著名的胡宗南和衛立煌將軍,就是典型的中將加上將軍銜,那麼有讀者會問到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種奇怪的軍銜呢?而且還只是在抗日時期的國民黨軍隊當中才會出現呢?

全世界最奇怪的軍銜,中將加上將,只有在抗日期間中國軍隊能見到

要說到這件事情,我們就要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說起了,當時正處於中華民國軍閥混戰期間,各地軍閥割據勢力迭起,因此中國軍隊的編制是極為混亂的,當時的上將遍地都是,後來蔣介石的國民政府統治中國初期,將全國軍隊進行整編統一稱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所以軍銜自然也就成為了整編部隊的一大主要問題,1935年的時候國民政府專門對上將人數進行了限制,全軍上將不得超過60名。

全世界最奇怪的軍銜,中將加上將,只有在抗日期間中國軍隊能見到

當時的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分為這麼幾種,第一種就是特級上將,這專屬於老蔣,第二種是一級上將在1935年的時候授予了9名,第三種則是二級上將,同樣在1935年授予了20人,也就是說中將加上將這種情況是應當為準上將的,只不過還沒有到達上將的地步而已。

國民革命軍當中對於上將數量是十分嚴格把控著,上將只允許有30人,一般情況下只有上將因為各種原因出現了空缺,中將才會得到晉升,而晉升的人選則只能在準上將也就是中將加上將當中選取,所以無論你中將的戰功有多麼的厲害,只要上將名額沒有出現空缺,那你就沒有辦法晉升,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國民黨政府軍中將人數如此眾多的原因。

全世界最奇怪的軍銜,中將加上將,只有在抗日期間中國軍隊能見到

不過還有一種方法晉升中將,那就是陣亡,就例如當時第36集團軍司令官李嘉鈺將軍,陣亡前是中將軍銜,1944年殉國之後被追加為上將,還比如第42軍軍長馮安邦,同樣原本是中將軍銜,在後來的1938年大別山戰役之中殉國,同樣被追加為上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