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托孤的真相

白帝城托孤是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后,又气又急的刘备在白帝城一病不起生命垂危,于是刘备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也就是后主 刘禅托付给诸葛亮的历史。

白帝托孤的真相

 据《 三国志》记载是这样的: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 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对这一事件,后人多认为这是明君刘备与贤相诸葛亮的一次推心置腹,坦诚相对的对话,表现了明君刘备对诸葛亮的充分信任和贤相诸葛亮对蜀汉政权的赤胆忠心。晋人袁宏认为“其临终顾托,受遗作相,刘后授之无疑心,武侯处之无惧色,继体纳之无二情,百姓信之无异辞,君臣之际,良可咏矣。”《资治通鉴》注者胡三省认为,“自古托孤之主,无如昭烈之明白洞达者。”清史学家赵翼也盛赞刘备托孤之语云:“千载之下,犹见其肝膈本怀,岂非真性情之流露。” 然而,当我们仔细研究刘备托孤这件事时,我们会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我们知道,刘备托孤这件事发生在蜀汉集团丢荆州,关羽,张飞相继被杀,蜀汉一哥刘备在夷陵被东吴大败,即将活活被气死的情况下。蜀汉集团这一连串的失败,固然有刘备不听劝阻的原因,但作为蜀汉集团的头号军师,被刘备花大价钱和精力三顾茅庐请来的诸葛亮,显然有不作为消极怠工的嫌疑,显然有辅佐不周的责任。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夸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令人不能不对诸葛亮的才能和能定的大事产生疑问。特别是将诸葛亮与曹丕相比,这更是令人匪夷所思。须知,曹丕是篡了汉室江山的奸贼。紧接着,刘备告诉诸葛亮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段话的重点在君可自取。意思就是,你想怎样就怎样吧。 整段话用现在的话翻译过来就是,你诸葛亮是有才能的,你要比篡汉的曹丕厉害得多,你是能成大事的,我刘备你已经不愿意辅佐了,我儿子刘禅,你就看着办吧,你愿意辅佐就辅佐,如果,不愿意,对于蜀汉政权,你想怎样就怎样吧。 所以说,刘备白帝托孤是当不得真的,这也是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的真正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