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与孙策 "托孤" 之异同

在中国古代社会,"托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政治现象,对于政权的稳定过渡具有重要意义。三国时期,刘备、孙策作为蜀、吴政权的奠基人,通过"托孤"的行为,维护了国家政权的稳定,确立了国家政权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二者的异同,我们可以探查到在这种大环境下的政治隐喻,是如何改变的未来。

刘备与孙策

各色的"托孤"故事

在中国古代社会,因嫡长子继承制盛行的缘故,幼主继位的情况屡见不鲜。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君主在逝世前任命信任的大臣辅佐年幼继承人直到继承人成年的情况就经常出现,并将这种行为叫做"托孤"。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托孤"这一政治现象屡屡见诸于各种史书、小说、文人笔记之中,与此相关的文章、诗词不胜枚举。然而在这些形形色色的"托孤"故事中,刘备的"托孤"故事广为人知,备受赞誉。然而除刘备"托孤"在三国时期还存在着其他的"托孤"事例,如《三国演义》中提到的孙策"托孤"就是一个除刘备"托孤"外与三国时期有关的"托孤"事例。故本文试图就刘备与孙策"托孤"事件的背景、"托孤"过程、"托孤"人选等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和分析。

刘备与孙策

刘备"托孤"与孙策"托孤"过程之异同

关于刘备"托孤"过程,《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有记载,而关于孙策托孤过程,《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有记载,根据这两段记述中,可以看出,关于刘备"托孤"一事,不仅过程清楚,而且时间也很清晰。但关于孙策"托孤"一事,过程虽然清楚,但对于时间却非常模糊。据此可以断定,由于孙策受伤属于突发事件,且伤情迅速恶化,以致时间太短,史书都未能详细记录。由此也可以推测出,正是由于弥留之际过于短暂,致使孙策不得不在身边仅有张昭一个重臣的情况下,来不及等周瑜到来就行"托孤"之举。

与此相对,刘备"托孤"就显得非常从容,先是,让诸葛亮稳定住成都局势,接着在将远离蜀汉政治中心,长期担任犍为太守的李严调至身边,并作为诸葛亮副手共同辅佐刘禅。《三国志·蜀书·李严传》载:"章武二年,先主征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留镇永安。"由此可知,从夷陵之战失败,退守永安后,刘备就开始考虑自己身后之事。因此,当次年刘备病重时,才能顺利的"托孤"于诸葛亮和李严。

刘备与孙策

刘备"托孤"与孙策"托孤"时背景与应对之异同

刘备托孤时背景与应对汉献帝建安十九年(214年),在成都被围多日后,刘璋出城投降,于是刘备遂全面占领益州,初步实现《隆中对》中定下"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但其统治区域并不稳固。首先是孙权因不满刘备借荆州不还,派吕蒙率军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接着是曹操平定汉中,遣夏侯渊、张颌屯驻汉中,屡次侵犯益州边界。之后为巩固统治区域,刘备于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出兵进攻汉中,并于次年占领。但没过多久,荆州就因关羽被孙权偷袭大败而失去。章武元年(221年),为夺回荆州,刘备又率大军沿江顺流而下进攻东吴,但却被陆逊率兵击败,不得不彻底放弃荆州,退回巴蜀。

刘备与孙策

同时由于两线作战,消耗了大量益州地区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使得益州本地集团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从而加深了外来的荆州集团与本地的益州集团间的矛盾。故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为了保证刘禅能顺利继位,政权能平稳过渡,刘备从蜀汉政权所面临的局势和继承人两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谋划。蜀汉政权内外局势。为保持政权内部的稳定和平衡,命令丞相诸葛亮率兵屯驻成都郊外,稳定政局。同时又"征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最后,为缓和政权内部荆州和益州集团内部矛盾,又在"托孤"一事上安排诸葛亮为主,李严为副。继承人方面。首先是刘备通过遗诏对进行叮嘱刘禅。《诸葛亮集》载昭烈遗诏,敕后主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

刘备与孙策

其次,明确在遗诏中要求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并将军政大权全部交由诸葛亮负责,从而避免刘禅与诸葛亮之间的权利争斗。最后,早在刘备称帝前后,就将可能威胁到刘禅继承的刘封赐死。确保了最早跟随刘备的豪强集团能够全心全意的辅佐刘禅。

孙策"托孤"时背景与应对初平四年(193年),孙坚战死,部曲被袁术收编。兴平元年(194年),孙策投奔袁术,并获得袁术欣赏,得以重新收拢父亲旧部。不久,以帮袁术平定江东为名,得到袁术资助及独立领军行动的权力,开始其平定江东的征程。其后经过数年征战,基本上占领江东主要郡县。但由于孙策军事集团对于江东而言是外来者,所以其势力尚未能在江东扎下根基。故直到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逝世时,孙策军事集团在江东地区的统治还很脆弱,地方大族对其政权能否扎根江东多有顾虑,而集团内部同样对能否在江东立足心存疑虑,"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

刘备与孙策

"托孤"所面对的外部环境

与此同时,孙策集团面对的是这样一个外部环境,在北方,曹操忙于与袁绍交战,何辦规擬吴会……祖郎、严虎之徒,禽减已尽,所余山越,盖何足虑。"所以对于孙策而言,在其行"托孤"之事的这个时间段,所忧虑的主要是如何巩固孙氏军事集团在江东统治的问题。为此,孙策进行了如下的安排。首先,任命张昭为"托孤"大臣,率众臣一起辅佐孙权,并给予其废立继承人的权力,以确保"托孤"大臣与继承人间能相互制衡。以避免因继承问题而危及孙氏在江东的统治。但由于孙策"托孤"仍过于仓促,还是留下了一些隐患。因此,孙策死后不久,随即定武中郎将、孙策从兄孙暠举兵反叛。所幸,孙策对此有所预料,以孙权为继承人,从而得以迅速消灭叛乱,稳定政局。

刘备与孙策

最后,孙策在遗言中确立了孙氏集团未来的目标和规划,避免集团在战略方向上的混乱。其规划主要有两点,第一,如果孙氏集团不能在江东立足,那就应当及时向西进取。《三国志·吴书·张昭传》注引《吴历》:策谓昭曰:"正复不可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第二,倘若能在江东立足,则以稳固江东为主,同时根据时势进行选择。通过前文对刘备与孙策"托孤"背景及相关应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刘备与孙策作为政权的奠基人,在其"托孤"之时,都面临着继承人年幼,缺乏威望,且内部统治根基不稳的问题。不过,相比起孙策,刘备"托孤"之时还面临着外部的战争威胁。

刘备与孙策

同时,虽然孙权与刘禅继位时都是十七岁,但比起刘禅的孱弱,早早就出仕且常年随孙策征战的孙权,无论是经验还是手段,后者都强于前者。再加上,东吴集团内部宗室实力远比蜀国内部的宗室实力强大。故刘备需要用李严为副来保障集团内部的平衡,而孙策却不会担心"托孤"张昭一人造成局面失衡。所以,总的来说,刘备面临着比孙策更为复杂的局面。


参考文献

《三国志》

《秦汉史》

《吴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