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去年的10月初,曾與幾位牆友 自駕 來到 萬全 ,走了席家窯到羊窖溝的這段長城,完成了與西面桃平的對接。然而,與我的設想,由此到 張家口 大境門的連接還遙遠無期。之後就是被迫兩個月的休整,一直到了12月的中旬才又開始恢復,完成了三道關到角山、板廠峪西溝到楊來樓的對穿(詳見http://baa.bitauto.com/drive/thread-14737020.html ) 。眼看到了月末,感覺天氣溫度尚可,於是約了黃教授、老吳和厚德載物夫婦一同再次來到 萬全 ,繼續從席家窯沿長城往 東北 方向前進。這次的計劃依然是用兩天時間,完成從席家窯到廟兒溝店的這段長城的探訪。

23號一早出發,沿途接上黃教授、厚德夫婦和老吳。走京藏高速向 懷安 進發。上了車才知道之前黃教授曾經走過這段長城,於是就改變了之前我計劃要走的上山路線,直接按照黃教授的引導去了離長城最近的牛兒灣附近的長城。因為有了“嚮導”,所以不到10點就來到山下了。由於黃教授已經走過,所以他就不再與我們一同山上,而是約好時間到席家窯去接我們。

這裡距離長城真的很近,不到半小時,就到了長城邊上。長城上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冷,由於不斷地上升下降反而倒是覺得有些熱。這段長城依然屬於下西路長城。向左就是席家窯,上次我走的方向,也是今天的終點。來到牆上,石砌的牆體,多數還算連貫。,烽火臺以方錐型為主,基本都有包磚。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這個烽火臺是明天我們將要去的,往左就是席家窯。而向右就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上圖: 永寧 東臺 ,據說此匾前兩年還嵌在烽火臺上,而現在已經被扔在了地上。上面有被拓過的痕跡。曾在省志見到稱為“ 永安 東臺 ”,幾個人研究了一番,總覺得像個“寧”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下午兩點多就來到了要下撤的那座烽火臺近前(見上圖)。這裡10月份已經拜訪過了,上面的匾額不知所云。再往前不遠就是平廬臺。下撤點就在兩座烽火臺之間。這段長城只有兩座帶匾烽火臺,一座就是前面講過的“ 永寧 東臺 ”。

三點半就下撤到了停車的位置,此時黃教授卻不知跑到哪裡去了。等到4點,只見他從山上下來,原來他也是沿著我們下撤的路上山去了,不過與我們走的是相反的方向,所以沒能相遇。

晚上入住 懷安 縣城。 懷安 的住宿和吃飯比冀東那邊要便宜得多。但條件卻並不差。也許是冬天的緣故吧。

次日一早,依然從牛兒灣村進山。由於昨天在長城上看到了一條能夠開到山上的路。所以途中又走了幾個岔路,去尋找這條路,結果也未找到,只能又回到昨天上山的地方。這次黃教授與我們要一同上山,只不過來到長城邊上,我們向右奔了廟兒溝店方向,而他向右去看看昨天發現的那條路到底通往哪裡。之後再看車去廟兒溝店去接我們。

上午九點半,又來到了昨天上牆遇到的第一個烽火臺,山上的風比昨天明顯的大了許多,但是隻要走在牆裡會明顯的減小,儘管是殘牆斷壁,但這道長城的防風能力還是非常明顯的。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要說留存最壯觀的當屬上圖的這座包磚敵臺。這是位於威遠西 臺南 面約300米的騎牆臺,方柱梯形,東側距地面約8米處有券門,門下兩邊各有石質水嘴,也可作為掛軟梯之用。門楣上有一石匾,可惜字跡風化嚴重,已無法辨認。頂部垛口也殘缺不全,垛口牆下還留有出水口。仔細看來不難發現,這段長城的圓形臺體損毀嚴重,而方錐形留存相對較好。(見上面三圖)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威遠西臺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威遠西臺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威遠西臺,圓形包磚,條石基座,只有南面還留有包磚券門,其它方向皆毀。內有直上直下的磚道,門楣上嵌有石匾,上書“威遠西臺”。這是臺匾上字跡最清楚的一塊。(見上面三圖)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相機型號:Canon EOS 5D Mark II 光圈:f/10 快門:1/100s 感光度:125 曝光補償:0EV 焦距:135mm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相機型號:Canon EOS 5D Mark II 光圈:f/10 快門:1/100s 感光度:125 曝光補償:0EV 焦距:115mm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威遠東空臺,圓形包磚,條石基座,南面有券門,內有直上直下的磚道,門楣上嵌有石匾,上書“威遠東空臺”。除了 通道 未見有其它空處,不知“空”從何來。與之前幾座圓形實心臺不同的是,券門口有一摞磚,看來早已有好拓者來拜訪過了。(見以上三圖)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相機型號:Canon EOS 5D Mark II 光圈:f/10 快門:1/100s 感光度:125 曝光補償:0EV 焦距:135mm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相機型號:Canon EOS 5D Mark II 光圈:f/10 快門:1/100s 感光度:125 曝光補償:0EV 焦距:135mm

永安 東臺 ,圓形外包轉,臺匾以上全毀。匾額左側依稀可見萬曆三十二年字樣。(見上面兩圖)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西孤山 高臺 。圓形包磚,下有券門,結構與西孤山臺相同。南側臺匾字跡,疑似是“西孤山 高臺 ”。其餘皆毀。(見上面三圖)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西孤山臺(上圖),圓形石砌包磚,底部有券門,內有直上直下的磚砌 通道 ,門楣上方嵌有“西孤山臺”石匾。門兩側有磚砌殘牆。(見上圖)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萬里長城的文保碑就立在西姑孤山角下。再向東就是數公里的夯土牆體。(見上圖)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由西孤山下來牆體變成了夯土牆,綿延3公里多一直抵達廟兒溝村西面的魚兒山角下。(見上圖)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與牆體平行的鐵絲網下,一直有一條碎石壟與牆體平行向東,貌似雙牆結構,想必是為了加強此處隘口的防禦所築。只可惜人為的破壞,讓石頭牆的壽命遠遠不如土牆那麼久遠。(見上面兩圖)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上圖是位於 沙河 東側的鎮河臺。方錐形,包磚已無。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縣道401是洗 馬林 通往 尚義 的,鎮河臺就在縣道的邊上,歸 萬全 所屬。

行走長城 萬全席家窯-廟兒溝店

相機型號:Canon EOS 5D Mark II 光圈:f/10 快門:1/100s 感光度:125 曝光補償:0EV 焦距:135mm

東邊山上舞動的風車將是我下次要去的地方。長城由此開始向東,之後再分兩路,一條奔向了 張北 的天路,那裡有比明長城還早的長城。而明長城則向南去了 張家口 的大境門。

下午兩點來到公路邊,這裡也是 萬全 和 尚義 的交界處,黃教授早就等候在這裡了。途中又到洗 馬林堡裡轉了一圈之後,便踏上返京之路。

對於我來講,雖然喜歡走長城,但畢竟只興趣和愛好。因此我也不會給自己制定什麼長遠的規劃,只想走得更多更遠一點就已經很滿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