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社交障礙,竟是因爲父母忽視了這3點!

導讀

18個月

大的孩子由於想象力開始豐富,本來很小的事情被他們一想像就變得特別誇張、可怕,如果是敏感的孩子,這種體驗就會更豐富。

隨著自我意識發展,到了2歲左右孩子會出現害羞的情緒,別說陌生人,就是見到熟人都會把頭扭一邊。

這是孩子發展的正常現象,但家長因為不瞭解,不理解,不接納,把自己“你要懂禮貌”的理念強加在孩子頭上,長期的說教竟然把孩子逼成了社交封閉……如果您的孩子也出現了這些情況,這篇文章您不要錯過。

寶寶社交障礙,竟是因為父母忽視了這3點!

一、不包辦、不急躁、給孩子成長的時間

首先,孩子社交,家長需要注意避免三個誤區。有些家長想讓孩子開朗些,就強硬地把害羞的孩子從“後臺”推到“前臺”,強迫孩子在別人面前“表演”不害羞。這是典型的拔苗助長。

誤區1:做孩子的代言人

有一次遇到一個3歲小女孩,我問她:“小朋友,你叫什麼名字?”女孩看看我,看看旁邊的媽媽,想說話但是有點兒害羞。這時她媽媽搶話道:“她叫xxx。”又轉頭對孩子說:“問你話呢,你怎麼不回答啊?”我又輕輕問小女孩:“你喜歡吃巧克力嗎?”小女孩看看媽媽,還是沒有開口,她媽媽又搶著說:“她可喜歡吃巧克力了,在家裡每天至少要吃一塊!”然後不好意思的說:“抱歉,我家孩子太害羞了。”

這個媽媽的行為就是過度干預的例子。媽媽一個人都代理了,孩子當然沒有機會說話。而這樣的談話,有可能變成孩子的一個

負面經歷,以後她會更害怕和陌生人交流

孩子遇到陌生人害羞,其實是孩子心理焦慮的時候,家長需要給孩子微笑和鼓勵的眼神,而不是直接包辦剝奪孩子學習社交的機會。

寶寶社交障礙,竟是因為父母忽視了這3點!

誤區2:草率給孩子貼標籤

家長要避免草率地給孩子貼上“害羞”的標籤,比如,像上面那位媽媽,當著孩子面對別人說:“抱歉,我家孩子太害羞。”其實,孩子都非常敏感,這樣的貼標籤式語言會讓孩子以為害羞是件很不好的事情,自己出了問題。

而且也會給孩子心理暗示,覺得自己就是“害羞”,而放棄與人交往。這就把一次性行為放大為長期行為了!

寶寶社交障礙,竟是因為父母忽視了這3點!

誤區3:過度保護孩子

還有一種害羞源於家長平時對孩子的過度保護。這種情況很常見,特別是爺爺奶奶等祖輩,總對孩子說“不要亂跑”“當心”。這會讓孩子以為這個世界很危險,於是不願意主動探索,膽小畏縮,對人表現得害羞、認生。

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陌生人焦慮,這是孩子心理發展的正常過程,家長不必過於擔心。只要家長心態輕鬆,不急不躁,加上正確的方法,不管孩子的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都能成為社交高手。

家長要做的是,在這個階段,用切實可行的方法,正面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寶寶社交障礙,竟是因為父母忽視了這3點!

寶寶社交障礙,竟是因為父母忽視了這3點!

二、培養心理理論能力,提升孩子社交力

看過動畫片《頭腦特工隊》的朋友大概都記得,裡面有個叫冰棒(Bing Bong)的奇怪生物,長著大象的頭,熊一樣的身子,狸貓一樣的尾巴。這個生物在現實世界裡不存在,是這個小女孩自己想象出來的兒時玩伴。這是兒童玩遊戲的時候常見的一種現象,叫

假想同伴

美國俄勒岡大學心理學系教授瑪喬麗·泰勒對假想同伴現象研究發現,有假想同伴的兒童,雖然不比沒有假想同伴的兒童更聰明,卻更懂人心,也就是更善於猜測別人的心思、感受和行為,社會化程度更高,社交能力更強。這在心理學上有個術語,叫心理理論(Theory of Mind)。

心理理論能力大概在孩子13~15個月的時候開始出現,隨著孩子語言能力的變強,他能更好地理解別人、跟別人互動。心理理論能力會在孩子3~4歲時突飛猛進,5歲時健全。

家長可以從下面三點著手提升孩子的心理理論能力。

寶寶社交障礙,竟是因為父母忽視了這3點!

1、從語言開始

心理理論依賴於言語思維的鍛鍊。在孩子18~24個月的時候,可以多教孩子一些描述自己情緒的感覺詞,比如 “快樂”“悲傷”,以及 “想要”“喜歡”“需要”這些表達願望的詞。

孩子3歲以後,可以教他使用描述別人心理狀態的詞,比如“他知道”“他想”。

研究發現,假如母親在跟孩子說話的時候經常引導他表達願望、描述情緒,那麼孩子的心理理論能力會更強。

孩子語言能力發展的階段,也是他的心理理論能力飛速發展的階段,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窗口。

寶寶社交障礙,竟是因為父母忽視了這3點!

2、跟孩子一起玩假想同伴遊戲

我看到女兒在跟自己的假想夥伴說話時,不但不會大驚小怪,還經常會加入進去。比如,我會問她:“咦?這是你的寶寶啊?她叫什麼名字?那她應該叫我什麼呢?她喜歡吃什麼?你覺得她將來長大了會幹什麼?”

甚至有時候閒來無事,我還會問女兒:“你的寶寶呢?她今天怎麼沒來?你猜猜她現在如果在這兒會幹什麼?”這個就是對她的假想同伴提出的一個假想問題,加倍考驗她的想象力。

寶寶社交障礙,竟是因為父母忽視了這3點!

3、讓孩子玩角色扮演遊戲

假裝遊戲當然不只有假想同伴,還有角色扮演,比如過家家。有時候我會主動跟女兒玩角色扮演,比如:“你今天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你來演老師,我來演小朋友,你來教我行不行?”

還有一種角色扮演是孩子們很喜歡的,就是cosplay。最典型的例子是萬聖節,孩子們打扮成女巫、精靈或者超人、蜘蛛俠,到別人家裡去要糖。還有男孩子愛玩的打仗遊戲,男孩子假裝“司令”“排長”“士兵”,端起玩具槍,藉著地形打仗,也是非常好的假裝遊戲。

“孩子玩太多的假裝遊戲,會不會自己就當真了啊?”這是很多家長的普遍擔心。其實,科學家早就觀察到,孩子對於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假想出來對現實進行模擬練習的,分得很清楚。假裝遊戲,包括假想同伴、角色扮演,對孩子有益無害,應該多多鼓勵。

寶寶社交障礙,竟是因為父母忽視了這3點!

寶寶社交障礙,竟是因為父母忽視了這3點!

三、家長搭橋,正面培養孩子社交力

家長搭橋,正面培養孩子社交力。當孩子看見其他孩子在玩,想加入,但是又不敢時

1、幫助孩子進入社交場景

手把手地教孩子觀察他人,併發起互動。首先,家長可以先給孩子一個預熱時間,把他帶到旁邊一起觀察,輕聲介紹那些人都是誰,讓他心裡有底。時機一成熟,你可以直接建議他跟那些孩子說:“我能不能和你們一起玩積木?”“我可以跟你們一起運沙子嗎?”

如果孩子還是不好意思主動去搭話,家長就得主動一點兒,加入到對話裡,再把孩子引到話題中,介紹孩子加入。

比如,假設小朋友們在玩醫生和病人的角色扮演遊戲,你可以對自己的孩子說:“你願意做一個新病人嗎?”然後跟扮演“醫生”的孩子說:“醫生,你今天很忙啊,又來了一個新病人。問問他哪裡不舒服?”這樣,自然而然就把自己的孩子介紹到遊戲裡了。

寶寶社交障礙,竟是因為父母忽視了這3點!

2、主動組織活動,培養孩子社交能力

與其出去找圈子,不如家長主動組織活動,來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最簡單的一個方式就是邀請其他孩子來家裡玩。

孩子一兩歲的時候,還不是很會跟小朋友玩,也不會同時應對很多人,這時候一次只邀請一個小朋友到家裡就行了,孩子三四歲時就可以多請幾個小朋友。

家長可以安排一些角色扮演類的遊戲,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到遊戲中來。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孩子會逐漸理解掌握道德行為規範、社會價值觀念,學會認識別人和評價自己,並形成自己不同於他人的意識傾向、心理特點和個性品質。這些會陪伴孩子並影響孩子的一生。

寶寶社交障礙,竟是因為父母忽視了這3點!


以上

我是優優媽咪

今天先分享到這裡啦!更多育兒技巧,就留待下期再分享吧!

同時有個好消息,優優媽咪這邊有10張價值176元的專家線上課堂的優惠券,感興趣的寶媽寶爸們,只要點擊右上方關注【全優媽咪】後留言,給我私信發“優惠券”三個字,就可以免費獲取啦,僅限前10名,先到先得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