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后,清朝廷为什么非要用袁世凯不可呢?

baluxul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去世后,小皇帝溥仪即位,溥仪生父、光绪弟弟载沣以摄政王身份主持朝廷政务。朝野传言维新变法时袁世凯曾经出卖了光绪皇帝,所以载沣对袁世凯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

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期的袁世凯

载沣征求诸大臣意见,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张之洞等明确发对,认为“国家遭逢大故,不宜诛戮旧臣”;载沣又电询北洋六镇统制的看法,这些袁世凯培养的赳赳武夫这样说:“请将臣等先行革职,以免士卒有变,辜负天恩。”这份回电杀气腾腾,意思很明确:“要想杀袁,先除掉我们!”

生长于皇家贵族深宫内苑的载沣还是缺乏魄力,被人一吓唬手便软了,最后只是借袁世凯有足疾,命其“回籍养疴”了事。袁世凯捡了一条命,于是急急忙忙回到河南老家,在彰德洹上村闭门隐居。

隐居河南彰德洹上村的袁世凯

袁世凯虽然下台,但他一手训练出来的北洋新军依然控制在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等袁氏旧部手里。当时清廷的八旗军、绿营兵都已腐败不堪,没有任何战斗力,能拿得出手的只有北洋新军这支部队。袁世凯的部下和朋友徐世昌、唐绍仪也在朝廷担任了重要职务,袁世凯在洹上村架设了数架电台,与这些老友旧部保持着密切联系。下野隐居的袁世凯看似是个不问世事的洹水钓鱼翁,其实国内外大事皆在其胸,他在等待时机的到来。

时机终于来临了,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一时间全国各地特别是南方诸省份纷纷响应,清廷上下惶恐万分。清廷派冯国璋率北洋新军南下镇压,临行前冯国璋专门向袁世凯请示方略,袁世凯指点说:“目前形势还不明朗,送你六个字:慢慢走,等等看。”冯国璋心领神会,辞别而去。

按照袁世凯的吩咐,冯国璋一拖再拖;清军总指挥、陆军部尚书荫昌已到武汉,但其手下的北洋将领也得了袁世凯吩咐,非常消极,根本不肯出力卖命。这种情况传到北京载沣那里,载沣也束手无策。

荫昌等清廷大臣根本指挥不动北洋军这些骄兵悍将,于是向载沣建议启用袁世凯,指挥南方军事;与此同时,袁世凯老友、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也向清廷施加压力,说袁是当代中国政治和军事奇才,北洋新军由其一手练成,只有重新启用他,才能指挥自如,扭转局势,挽救朝廷命运。

尽管载沣等清朝权贵一百个不愿意,但迫于形势不得不启用袁世凯,任命他为湖广总督,办理剿抚事宜。孰料袁世凯以退为进,竟致电朝廷称“足疾未愈”,不肯出山。同时袁密电在武昌前线的北洋旧部继续消极作战,并通过徐世昌等人向朝廷提出六项条件:一、召开国会;二、组织责任内阁;三、开放党禁;四、宽容武汉起事人员;五、授予袁世凯全权指挥前方军事的权力;六、保证饷粮供应。

袁世凯一步步登上权力最高峰

袁世凯这六条意见的核心就是让清朝权贵交出权力,这时载沣已无计可施,毫无办法,只好同意袁世凯的意见。10月27日,清廷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兼钦差大臣,节制湖北前线水陆各军;同时命令北洋大将冯国璋指挥前线作战,段祺瑞负责后方接应。至此,袁世凯重新夺回了北洋军队的直接指挥权,并一步步迫使摄政王载沣下台,成立责任内阁;民国以后,又略施小计让清帝退位,并从孙中山手里接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登上了权力的的最高峰。


民国年间那些事


问题就在于当时武汉也是新军,他们等级也相当于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的新军,只不过问题便在于当时在武汉,哦,不对,应该说是武昌起义的时候,主力是谁?

载沣你一开始信誓旦旦,夺了袁世凯的兵权,自己掌握着手底下最精锐的新军,但是你看看你自己在南方的所做所为,或者看一下南方的这一批新军干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不帮忙也就算了,还有一大批人同情革命党,一起加入革命,一起闹革命了!当时朝廷上就有很多人就怀疑,你这家伙到底是不是帮满清的。

载沣也感觉自个儿这回有点说不清,然后回过头来就看着自己手里边的军队,他突然发现自己手里面真正能够撑得起场面的只有北洋军。

为什么?

清朝一开始的时候,手里面只有八旗军,再加上绿营兵,绿营兵是汉人组成的部队,用完之后立刻就解散了,所以说当时在清朝真正占据中坚力量的仍然还是八旗子弟组成的八旗兵。

但是任何精锐的部队都抵挡不了金钱,美色的腐蚀,曾经骁勇无敌的八旗子弟,最终在北京城里面丧失了自己,随着僧格林沁的战死,八旗贵族彻底退出了军事组建的舞台,之后,虽然有相应的军队,有八旗子弟组成,但是这样的军队形式大过于实际作用。

与此同时,(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在中国南方,由于太平军的崛起,清政府同意当时的中国南方部分省市,部分地方政府可以组建自己的军队来抵抗太平军这是地方军队。

但是慈禧偏偏要插一脚,她搞了一个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她先养肥了李鸿章的淮军,然后打压其他军阀,最后,李鸿章的淮军一家独大,其他的军阀被挤压的连生存空间都快没了,慈禧还是觉得不放心,然后他去打要李鸿章,结果李鸿章被弄的军队没了政权没了,连自己都身败名裂了。慈禧心满意足地从李鸿章手里抠了一个袁世凯下来。

最后南方全部叛变了,剩下北方有谁能撑的起场面的就只有袁世凯练的这支军队。

载沣一开始就看到了这个危险,所以在溥仪刚刚登基的时候,他就选择冒着大不违的风险去打压袁世凯,让他放弃军队,但是谁想到袁世凯这个人是个老狐狸,军队都是从他手里一个个过下来的军队只听他的命的不听其他人的命令,载沣一直花了很长的时间都在那儿消除袁世凯对于北洋军的影响,但是事情还没做完,南方就闹革命了

这一下子问题就来了。如果说载沣继续在那里削弱袁世凯对北洋军的影响力。话北洋军战斗力大打折扣,这是一个问题,万一再下武汉那样再闹一次军谏?怎么办?

与其冒着这个风险大,还不如让袁世凯率领自己的部队跟南方革命军去打,说不定两只狗咬来咬去,最后两败俱伤,我能坐收渔翁之利。

最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漩涡鸣人yy


在清末,清朝军队主要为绿营和八旗,而驻防八旗和绿营在太平天国起义中基本被打光,京营八旗腐败,毫无战力可言。湘军和淮军灭了太平天国后被慈禧解散。到武昌起义时只剩下袁世凯的新军了。

袁世凯利用新政时期急剧扩张的军事政治实力,彻底渗透了整个大清政权,爪牙遍布。

袁世凯是北洋新军的创始人,曾奉清廷的命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袁世凯仿照西方国家的军队训练北洋新军,采用新进的军事武器、制度和严格的准入门槛。在他的训练下这支新建的军队后来居上,成为清廷的大杀器。

另一方面袁世凯在新军中大力培植自己的亲信势力,把忠于自己的老部下安插在新军中;大搞裙带关系,笼络新军中的高级将领。袁世凯把自己的干女儿嫁给了段祺瑞,把自己的亲女儿嫁给了曹锟的儿子,让自己的儿子娶了黎元洪的女儿。北洋新军中的高级将领大部分都跟袁世凯存在亲戚关系。

对新军士兵,袁世凯双管齐下。在物质上给与士兵丰厚的待遇,新军士兵普遍比其他清朝部队的工资要高几倍,而且工资是袁世凯这边直接发而不是军级长官。在精神上袁世凯对他们灌输绝对服从自己的思想,“士兵只知袁宫保,不知大清朝”。

通过如此手段,袁世凯从上而下的把北洋新军训练成了“袁家军”,以至于辛亥革命时,清廷根本无法调动这支军队去攻打革命军!

武昌起义时,清廷派宗室荫昌统领新军,但新军军根本不听指挥,拒不出发,可笑这荫昌竟然还是陆军大臣,最后不得不请袁世凯出山。当时新军威名在外,清廷内又没有能抗衡袁世凯的大臣,加上初期南方革命军群龙无首,趁着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袁世凯逼清帝退位,窃取革命果实。


历史观


  我们先来看看晚清的军事力量构成,在鸦片战争时期大清军队仍然是老套路,绿营+八旗,绿营大概有六十多万,满蒙汉八旗总数约二十万,其中八旗约一半兵力驻扎在京师附近,另四分之一驻扎关外。

等到天平天国时期,绿营在南方是一触即溃毫无战斗力,太平天国短期内就夺得江南大片领土,于是这时候曾国藩团练起家的湘军就走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清军主力,人数将近三十万,湘军攻破天京,灭亡太平天国后,曾国藩为了免受猜忌,随即解散了湘军。而八旗军最后的精锐-僧哥李沁的满蒙八旗则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八里桥被英法联军团灭。

但是帝国还需要军队来维持怎么办呢?从湘军脱胎出的淮军在李鸿章的控制下成了1860到九十年代的大清主力军,李鸿章将洋务运动的成果重金花费打造这只军队上面,让其装备近代武器。没想到到了1894-95年,淮军在甲午战争中的表现可以说是糟糕透顶,中看不中用,被日军吊打。

淮军的失败让清廷意识到,军队不是仅仅换条枪就能提升战斗力的,必须对军制进行改革,于是开始探索新军之路,起初只是小规模的试验。

  1894年底,清政府接受李鸿章的德国军事顾问建议,在天津小站编练一支新式陆军,称“定武军”,后由袁世凯接管定武军,并加募步兵2000人,骑兵250人,将其扩充到7000人,改名为“新建陆军”,完全依照德国营制、操典进行训练,聘用德国军官充任教习。这股军队后来发展成为北洋六镇(北洋新军),为清末陆军主力。

 1904年,清政府为进一步统一军制,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镇(军区),将军队编为常备军、续备军、后备军。后因武昌起义爆发,只成立了二十六镇,总共兵力十六万,

这二十六镇里面只有袁世凯的北洋六镇建制完整,兵力约12万,除此以外湖北新军约有两万人。其他都是有名无实。

由于袁世凯一直以来担任新军督办。主要军官都是袁世凯一手带上来的,而且多为袁世凯亲友、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生,都是其心腹,唯袁世凯马首是瞻。

所以造成了湖北新军发动武昌起义的时候,北洋新军作为清朝主力一家独大,新军还不听中央调遣,不得不请袁世凯出山。

 



关于袁世凯,陈词滥调已经太多,这里用几个故事来说明辛亥年为何非袁世凯不可。

据说,在武昌起义爆发后,陆军部尚书荫昌领旨率军前往湖北镇压时,其身穿长袍马褂,脚上却蹬着军用长靴,简直就是个“三不像”。

这时,旁边有人向他恭贺大任,荫昌眉头一皱,说:“嗐,我手下一个兵都没有,朝廷让我去湖北督师作战——您说说,我这是用拳打啊,还是用脚去踢呀?”

荫昌还算有先见之明,北洋军大都是袁世凯的旧部:统领冯国璋就不用说了,下辖第六镇的统制李纯、第二镇的第三协协统王占元、第四镇第八协协统陈光远,一个个都不肯用命。

据说,冯国璋南下路过彰德时,袁世凯曾对他面授机宜:“慢慢走,等等看”,而之后北洋军也确实是按此执行的,荫昌这光杆司令哪里指挥得动!?

而据当时在京为官的曹汝霖回忆,“当兵谏电到之日,亲贵大员眷属,纷纷逃往天津,京津火车拥挤到无立足之地,人心之乱,于此可见”。

同样在京为官的颜惠庆也在回忆录中称,“清廷大臣,不是宿命论者,就是失败主义者,早已是外强中干,色厉而内荏。烽火未起,官员们已准备投降了,更何况既不了解各省实情,又未经历战事,因此,他们惶惶然不知何去何从”。

京师一片恐慌,官员们如同惊弓之鸟,神经质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

颜惠庆举了个例子,某次外务部高级官员在讨论严峻的局势,部内主管电报的司员面如土色的冲进来报告,说无法收到天津总署衙门的回电(当时盛传革命党要攻打天津),与会官员惊恐万状,纷纷喝令套车回家。几分钟后,那位司员又来报告,说与天津的电报联络已恢复,刚才无人作答,是因那边的电报员如厕去了。

而袁世凯出山后就不同了。11月13日,在前线督师的袁世凯回到阔别三年之久的北京。 据颜惠庆回忆:

“袁世凯抵达北京后,满朝文武,人心顿行安定,仿佛又恢复了元气。这充分显示出主政有方,处事决断的袁世凯在朝中所享有的不一般的威望”。

三天后,新一届内阁成立,袁世凯的亲信赵秉钧、王士珍、严修等分掌民政部、陆军部、度支部等重要部门,清廷的朝中局势稍稍安定。

由此可见,袁世凯最后成为辛亥年局面的收拾者,并非偶然。


坑爹史册


回答这个问题,把袁世凯和曾国藩对比起来看,也许就更清楚了。

当年,清廷对曾国藩是既用又限,掣肘比较多,好几次把老曾惹得很生气,差点甩手不干。清廷之所以这样用曾国藩,原因之一是除了曾国藩,还有其他人可用,而且湘军也不是清政府唯一依靠的军队。到了武昌起义的时候就不同了,清政府几乎只有北洋军队可用,而且也只有袁世凯一人可用。

当年,彭玉麟等曾劝曾国藩做皇帝,说出了“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之类的话,但曾国藩拒绝了,还把湘军裁撤了不少,以示对朝廷没有二心。老曾之所以“自废武功”,与他读书太多有很大关系,已经被洗脑了,忠君思想深入骨髓。但袁世凯不同,不喜欢读书,被强迫读书也读得不好,脑子里更多是实用主义。所以,同样是对清廷,袁世凯在戊戌变法的时候出卖了谭嗣同,在武昌起义后却杀死了清廷,就是因为自己实力膨胀了,而清政府则衰微了。

尽管当年袁世凯站在了慈禧那边,但也看出清廷已经步入暮年,所以在小站练兵的时候,非常注重培养个人势力。在教育官兵时,经常灌输这样的思想:是他袁世凯给了大家饭吃,以后大家都要为自己卖命。在这一点上,袁世凯比曾国藩和李鸿章走得更远。对袁世凯的野心,清廷不是没有觉察,比如摄政王载沣就发现了,并且把袁世凯贬出朝廷,企图隔断其与军权的联系。

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对军队的私有化教育开始发挥作用。冯国璋率兵南下,专门去河南拜会了袁世凯,得到6个字的指示:“慢慢走,等等看。”结果统帅荫昌根本指挥不动北洋军,迫使清政府起用袁世凯担任副统帅。袁世凯知道清廷在让步,但不满足于做副手,于是与徐世昌合作了一场双簧戏,让老徐传话给清廷:还是叫荫督师赶快赴前线吧,没有袁世凯不见得就不能打仗。

这简直是赤裸裸的要挟,但清廷忍了,没办法,得解决燃眉之急,把湖北的革命火焰扑灭再说。可以想见,如果袁世凯一鼓作气把湖北革命军灭了,下一个被灭的就轮到他自己。所以,他利用革命党为筹码一步步把清廷逼到墙角的做法完全可以理解,否则不是清廷死,就是他袁世凯死。


脑洞大开的历史


所谓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袁世凯得以出山除了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有就是袁世凯的为出山充分准备着。上天总是眷顾时刻准备着的人,在清政府和袁世凯之间可谓是经过了很多斗争的。

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绪死了,年幼的溥仪做皇帝,他的父亲载沣当摄政王,可以说载沣是清朝的实际权力的第一人了。年轻气盛的载沣就想杀了当时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当时清政府是不相信那些汉族的权臣,想把兵权抓在皇族的手里。载沣就想出了一个计策,以召袁世凯进宫见驾,让袁世凯坐上早已经做了手脚的椅子上,让袁世凯出丑,然后以君前失礼的借口诛杀袁世凯。当他这个幼稚的想法在皇族人员内阁会议提出的时候,所有人都反对,杀一个大臣,会导致兵变,谁能保证不出事啊!无奈的载沣只好放弃这个想法,随后他以袁世凯有足疾的理由,把袁世凯革职赶回老家河南养老去,其实袁世凯腿脚是有点痛风病,也没有做不了官的地步,说白了载沣就是找个借口让袁世凯净身出户,赶出权力的中心。

袁世凯之所以让载沣忌惮又不敢直接杀他,就是因为袁世凯一手训练出来的北洋新军。清政府中日甲午海战过后,开始建立新式的陆军。袁世凯从1895年到1905年这十年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为清政府培养了六个镇的北洋新军,而袁世凯用各种的手段让新军的将领都变成了袁世凯的心腹,新军只听袁世凯的命令不听清政府的命令,刚好在1905年的漳德操演的过程中,扮演北洋军队对手的刚好是武昌起义的那支湖北新军,北洋新军在演习中大胜,被誉为中国最强军队。

回到河南养病的袁世凯并没有淡出政治活动,他用老家设计的电台和自己的亲信电报来往,很多朝廷的人包括革命党人去探望过袁世凯呢,其中就有宋教仁。袁世凯在他们离开的时候都会送钱或者金条给他们。在这三年的养病中,袁世凯可以说并没有离开权利中心。

1911年十月十号武昌革命起义,各地纷纷爆发革命起义,各个省份相继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了。既然革命爆发,清政府就派兵镇压啊,载沣当然想到了这个事情,他找来找去,才在皇族的人员中找到唯一一个懂军事的人就是陆军大臣荫昌。找的军队只能是北洋新军了,因为整个清政府,能打仗的只有北洋新军了,什么八旗军队如同废物,根本靠不住。荫昌坚决不去,因为北洋新军自己指挥不动,只有袁世凯才能指挥啊。再者这个时候内阁总理大臣奕劻也全力劝说要启用袁世凯,因为奕劻早已经被袁世凯用十万两白银收买了。到了这个时候,载沣没有办法,只好给袁世凯发去一封任命电报,委任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立刻上任去剿匪,不得推辞。袁世凯一看,就一个湖广总督,什么权利也没有,这是求人的态度吗?袁世凯以养病的理由坚决不去。载沣很无奈,只好请袁世凯的好友徐世昌去劝说袁世凯出山。袁世凯和徐世昌密谈三天,合计算计了载沣,徐世昌拿着袁世凯开出的六个条件回到北京,载沣看了条件气疯了,他本想不答应,但有什么办法呢,大势所趋,情势所逼,载沣已经没有了谈判的筹码了,清政府不被袁世凯所灭就是被革命党人所灭,只好启用袁世凯了,希望袁世凯的人品能好一点吧!终于载沣任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全权统领所有前线的军队和政务。袁世凯在1911年十月三十号正式出山,去到前线的袁世凯并没有用心用力去打革命军,而是个革命军联系了起来,最后和南方的革命政府来个南北议和,最终把清朝埋葬在历史的尘埃中。

其实清政府任用袁世凯,那是必然的结果,除了袁世凯的能力和手段之外,清政府自己不争气,遍观那些满清皇族人员有哪个是有出息的,不是溜鹰逗狗,就是好吃懒做,腐败无能,这样的人能干出事情啊,自己无能就不要怪别人啊!历史的风云变幻总是留给那些有能力和时刻准备的人啊!


历史神秘人282698251


北洋六镇是清廷最早编练的新式陆军,光绪三十一年(1905)4月,北洋六镇在天津小站编练成军时,还没有其他任何一省组建出一镇新军。

北洋六镇兵员足额,器械精良,训练有素,粮饷充足,是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编练出一支拥众7万余人的新军,除袁世凯的个人能力外,全赖清廷不遗余力的支持。当时的袁世凯位高权重、炙手可热,除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外,还兼参预政务大臣、督办关内外铁路大臣、督办津镇铁路大臣、督办宪政大臣、督办商务大臣、会办练兵大臣等本兼8个职衔。袁世凯是彼时满清汉臣中恩遇最隆,事权最重者,论权势与声望,甚至可以和之前的“中兴名臣”曾国藩、李鸿章相提并论。

为了练出一支能征善战的新军,清廷是不惜血本的。当时,朝廷为筹措巨额的庚子赔款,早已是捉襟见肘,十分困窘了,但是为了搜刮供北洋六镇练兵的军费,不惜强行摊派,严厉催缴,也真是拼了。袁世凯小站练兵,朝廷在财政上全力支持,经费基本上能按时拨付。当然,这笔巨款都被强行摊派到各省的头上。有人激于义愤,屡次上疏弹劾袁世凯,朝廷无不大力庇护,宠信如常。

清王朝不惜工本的投入,终于在京畿之地练成新式陆军六镇。宣统帝溥仪即位后,摄政王载沣担心袁世凯尾大不掉,又想报哥哥光绪被慈禧囚禁瀛台之仇,暗中准备一举除掉袁。 后来,他担心袁手下那帮骄兵悍将发威,遂以“足疾” 为由罢斥了袁世凯。

武昌起义爆发后,摄政王载沣惊恐万状,环视天下,却发现自己手上几无可调之兵。南方各省新军基本都参加了起义,有些还闹起了独立,而唯一能依仗、能调动的似乎只有北洋六镇,由北洋军才联想到其首脑袁世凯,于是立即下诏,任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还以半勉励半威胁的语气说:“该督世受国恩,自当力顾大局,勉任其难”。

载沣急难时突然想起袁世凯,似乎忘了当初把他罢黜回籍一事,虽然封了他个湖广总督的高职,但授权也只是“节制调遣”湖北驻军与外省援军,归陆军大臣荫昌以及萨镇冰统辖,其权力范围仅仅是“会同调遣”。载沣以为袁世凯会感恩戴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事实证明,他远远低估了老谋深算的袁世凯。

蛰居河南彰德府(安阳)洹上村3年的袁世凯,表面上泛舟垂钓,悠游林泉,好似再也无意仕途,其实内心无时无刻不在筹谋着如何东山再起。听到朝廷召唤,他以足疾尚未痊愈为由婉拒出山。很明显,他在待价而沽,没有立即应命走马上任的意思。

北洋六镇的官兵们心里只有袁世凯,对荫昌等满族将领阳奉阴违,或根本不听调遣。辛亥革命的浪潮已经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摄政王载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他现在才意识到清廷耗费巨资编练出来的北洋六镇新军是谁家的了,北洋军的灵魂与领袖不是朝廷,更不是自己,而是袁世凯,深谙权谋的袁决不是一坨任自己摆弄的软面团。经多次讨价还价,载沣被迫答应了袁世凯提出的全部要求:明年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宽容并赦免武昌首义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开放报禁、给予自己指挥前线所有军队的实权、提供充足粮饷......待一切大权在握、目的达到后,袁世凯9月9日才离京南下督师。两天后,北洋军开始大举进攻,很快就攻占了汉口......

. 【写作不易 剽窃必究】【插图源自网络】


铁马冰河wu


很多人都认为在武昌起义之后清廷是非用袁世凯不可的,虽然袁世凯本身实力很强,但是实际上清廷内部并非一开始就主张用袁世凯的,他的出山也是破费一番周折的。历史上的具体情况,请听我一一说来。

武昌起义之前,其实清廷并没有感到危机的来临。即使是在起义的当天,也就是10月10日,湖广总督还给朝廷写了一封电报保平安,具体内容如下:

“ 现在武昌、汉口地方一律安谧,商民并无惊扰,租 界、教堂均已严饬保护,堪以上慰宸廑。”

不过湖广总督运气不好,刚刚给朝廷报了平安,不到半天就发生了武昌起义,他自己的都署都被占领了,无奈之中也只能躲在汉口。同时,赶紧给朝廷发了封加急的电报,要朝廷派兵来镇压。

清廷在一天之中同时看到这两封完全不同的电报,我想他们肯定是懵逼的。不过随着各地相同的电报不断的到达北京城,清廷自然明白这次摊上大事了。


清廷赶紧召开了会议,这个湖广总督肯定是要被撤掉的,同时朝廷还想了一些对策。清廷将湖广总督革职,准其戴罪立功,另外派陆军两镇去湖北剿灭起义。同时还海军以及长江水师立即前往湖北支援。这个时候是跟袁世凯没什么关系。


当然,当时还是有很多大臣决定起用袁世凯的,不过当时的摄政王载沣并不同意。这其实是很好理解的,载沣是年轻的亲贵,为了尽收兵权和财权,三年前无缘无故把袁世凯给撤了。

到今天这种局面,这些掌握财权和兵权的清廷皇室亲贵对武汉的起义却是束手无策的。最后载沣还是无奈之中起用了袁世凯。

为什么最后还是要用袁世凯呢?

第一,这就不得不提袁世凯的北洋六镇了,在当时国内这可是最强的军事力量。同时袁世凯这个人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当时武昌首义爆发以后,他的去向可是全国人民所关心的。

第二,袁世凯这个人的是有着雄厚的政治和经济实力。比如朝廷的奕劻、那桐、徐世昌等人都是和他关系不错的,即使他下野了,朝廷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够知道。。同时他自己还能开场设矿、控制当时铁路修筑等等。这使得自己把朝廷的北洋新军完全变成了他个人的私人武装。


第三,北洋派积极为袁世凯铺路。袁世凯虽然归隐了,并且同时表示不再回归政事,但是实际上他手底下的北洋徒子徒孙还是不断为袁世凯造势的。比如收买当时的报纸,为他复出造出呼声。甚至门生故吏不惜巨款来贿赂当时的亲贵,以让其复出。比如载沣最后起用袁世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当时无力对抗奕劻这些主张起用袁世凯的人。

第四,袁世凯和西方列强关系很好,深得西方列强信任。袁世凯是非常重视外交的,无论是当时教案,还是义和团运动,他和洋人交涉都是非常让西方满意的。在武昌起义爆发以后,西方列强自然站出来给袁世凯站台。比如英国公使率先支持他,同时美国公使也像清廷发出类似的倡议。要知道清廷可是非常害怕外国列强的,他们的意见是不得不考虑的。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顺手点个赞哦~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因为当时唯一能够镇压起义军的,就是北洋军。而北洋军的将领都是袁世凯的铁杆心腹,除了袁世凯,无人能够指挥得动。

真有这么玄乎吗?就是这么玄乎。这一切,全依赖于袁世凯独特的练兵技法。当初在小站练兵时,袁世凯左手拿着刀,右手拿着官印,听话的就有官做,不听话的就砍脑袋,从而把“袁世凯”三个字深深地刻入了每个士兵和将领的脑子里,让他们只知袁宫保,而不知清廷。所以,除了他袁世凯,无人能够真正指挥得动北洋军。

事实上,武昌起义爆发时,袁世凯正被罢官在家,蛰伏安阳,静待时机。在罢官的三年中,袁世凯表面上不问世事。实际上,他和北洋军的将领们一直暗中联络着。朝廷下令北洋军南下时,北洋军得到袁世凯的授意,竟然装模作样,徐徐而行,根本没有立即开赴湖北前线的意思。

朝廷没办法,只好自己打脸,邀请袁世凯重新出山。而袁世凯以“脚疾”为由,屡屡婉拒,其实是在与朝廷讨价还价,直至拿到大权后,袁世凯才答应出山。

即便出山后,袁世凯也没有令北洋军全力作战。只是展示了一下实力后,便不再进攻,为的是留住起义军,要挟清廷。冯国璋不明白袁世凯的用意,打算一鼓作气,乘胜追击,结果被袁世凯调回了京城,由段祺瑞代替其职。

这时候,袁世凯已经对清廷毫无忠心可言了。他暗地里派人与起义军谈判,最终谈得了合适的价码:只要他能够让清帝退位,他就是未来的大总统。

但是,这并不能怪袁世凯。事实上,是清廷先对袁世凯不仁不义,才有了他后来的不忠不诚。

慈禧活着时,袁世凯的北洋系权势熏天。慈禧和光绪先后死去,溥仪即位,25岁的摄政王载沣总领朝政。

载沣很能干,一上任就先把袁世凯给罢免了。甚至还想杀了他,幸亏张之洞等人晓以利害,才没有动手,最终以“脚疾”为理由,让袁世凯回乡养病。

等到武昌起义后,能干的载沣终于发现自己并不那么能干,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再把袁世凯请了回来。

经过这番折腾,袁世凯凭什么还对清廷忠诚呢?不忠诚就对了。

载沣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