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年!楼市变局将至,房企惊现疯狂一幕!

1

“宇宙第一大房企”再上头条!

继上海售楼处倒塌之后,碧桂园杭州项目地基近日直接坍塌,殃及附近居民;碧桂园最近大概是流年不利,各种负面刷爆头条,而这次,又有更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

传统销售都是“唱歌跳舞打鸡血”,而这次碧桂园直接是“列队口号喝鸡血”!

7月16日,碧桂园漳州御江府开誓师大会,现场杀鸡取血,员工们集体举起杯子喝鸡血并合影留念。员工背后的大荧幕上闪烁着“15天冲刺4000万,全力以赴,使命必达”的口号。

生死之年!楼市变局将至,房企惊现疯狂一幕!

一张桌子上,并排摆着两排杯子,每排各10个,前面12个杯子里均装有少许红色液体,一名大妈一只手抓着鸡脚,一只手抓着鸡头,正往杯子里“滴”鸡血

生死之年!楼市变局将至,房企惊现疯狂一幕!

在碧桂园御江府销售大厅的楼盘模型前,23名销售人员站成两排,他们手中端着杯子,有人仰头豪饮,有人尴尬地笑着,身后的宣传语上写着:“碧桂园御江府营销7月誓师大会,15天冲刺4000万,全力以赴,使命必达。”

新鲜不新鲜?刺激不刺激?但是要蜜姐说,最刺激的还是背后那“15天冲刺4000万”!

生不进恒大,死不进万科,生死不进碧桂园。一句话道尽了地产从业者的无尽压力,不止是碧桂园,本来就快节奏、高强度的房企现在更上一层楼,为了回笼现金,发出了不惜一切代价高周转的命令!

5月,泰禾华东区域为了冲刺2000亿元销售目标,公然要求员工放弃所有休假;

前天,富力宣布取消员工午休;

生死之年!楼市变局将至,房企惊现疯狂一幕!

那么,为啥各大房企都这么焦虑呢?

2

在楼市躺着都能赚钱的“黄金十年”,房企可谓是无限风光,土地是国家的,钱是银行的,凭借着高杠杆、高债务的运作模式,迅速扩张、地王频出,天价拍地、高价卖房,成就了一大批房产富豪。

2015年地产债进入爆发阶段,2016年其发行量达到峰值8160.52亿元。2015年,地产债总发行量达到4770.27亿元,发行量最多的三类产品分别为一般公司债、私募债和中期票据,分别发行了97、94和38支产品,发行量分别为2288.14亿元、1401.47亿元和705.7亿元。

然而,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来的钱是要还的! 2018,到了房企们该还债的时刻了!

根据申万宏源的数据统计,包含公司债、企业债、中期票据及定向工具的地产产业债务,2018年全年到期量总计为1949亿元,其中三四季度为到期高峰(分别为932亿、698亿元),而接下来2019年、2020年到期量更加庞大,每年增量都在1000亿以上。

“看面子全是土豪,看里子全是负债”。无论是大小房企,现在的债务压力都已经纷纷爆表了!

数据显示,全国11个一线房企中,融创负债率高达90.27%,碧桂园、绿地、恒大、万科、绿城、华夏幸福6家房企负债率均超80%。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3

在过去那个资金宽裕、大水泛滥的年代,房企们虽然也是杠杆运作,但都能玩着借新还旧的游戏,依然能高利润、大扩张,然而忽如一夜冬风来,房企们突然拿不到钱了!

生死之年!楼市变局将至,房企惊现疯狂一幕!

前几天,楼市传来大消息,监管层通过窗口指导,已进一步收紧房地产企业融资,专款专用禁止公司债与票据互还。

此前公司债与票据之间可以互还,但为防止房企融资“浑水摸鱼”,交易所和银行间协会已分别检测通过自身相关部门发行的债务:公司债只能还公司债,票据只能还票据。老债到期之前,不能再发新债。

与此同时,国家还对土拍市场动手了!

7月16日,华尔街见闻报道,北京土地储备整理中心消息人士称,下半年北京土拍将强化监管竞拍主体的资金来源。

强调银行贷款、转贷、股东借款和私募资金都不能用于支付土地出让金,对于以企业应付账为基础的供应链ABN融资资金等结构复杂的非自有资金,也将联合央行大数据进行穿透、禁止。

其实,随着史无前例的楼市风暴,开发商的几大输血通道,早就被逐一被封死——

1、IPO,新股发行;2、上市房企定向增发;3、向银行贷款;4、国内发债;5、海外发债;6、通过资管计划,引入银行、保险、私募等资金;7、民间借贷……

1-6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79287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比1-5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

然而对于房企们来说,资金却是房地产企业的生命线。

无论是买地拿地,还是开发建设,乃至于房屋销售是一个异常漫长的过程,一般一个楼盘的开发周期需要2-3年,而一家有规模房地产开发企业一般不会一个楼盘一个楼盘的开发,往往是多个城市多个楼盘的集中开发,这对于企业的融资压力更大。

业内甚至有这样的说法,一家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好不好主要看他的财务总监融资能力强不强。

想来,作为曾经资本市场宠儿的楼市,以前从未想过自己也会遭遇“断奶”的尴尬、面临“融资难”的问题。这个炎热的夏天,一首凉凉送给所有的房地产企业!

因此,既然借新还旧的把戏玩不下去了,那要还天量的巨债,就只能依赖

销售回款了。所以,我们看到各大房企都在以夺命狂奔的速度,下死命令压缩开发周期,赶紧把手上的房子卖出去!疯狂地收割最后一茬韭菜!

步子迈得太大,难免会跑丢了鞋。

据各地媒体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著名房企在安徽安庆、巢湖芜湖、江苏如东、靖江、无锡、广东台山、杭州和青岛等地涉及6个省13个楼盘均出现质量问题和投诉。

“宇宙第一大房企”碧桂园的也炸了雷,而且炸在了号称全国建工品质最高的杭州。

生死之年!楼市变局将至,房企惊现疯狂一幕!

7月12日,杭州萧山碧桂园前宸府项目边上出现了一个大坑。事故殃及前宸府旁边居民楼,基坑的裂痕延伸到其地基,让边上一栋三层小楼成为危房。

6月24日,上海奉贤海湾镇,碧桂园项目售楼处6层屋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模架坍塌,坍塌面积约300平方米,由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设,1人死亡9人受伤。

……

这些事故背后,透出一股浓浓的焦糊味,房企们焦虑到了极致。毫无疑问,2018年这一年,是房企们的“生死之年”,在资金的约束和调控的风暴之下,地产业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大洗牌,那些撑不过“漫漫钱荒”的房企,会面临或者破产倒闭、或者被兼并收购的命运。

生死之年!楼市变局将至,房企惊现疯狂一幕!

然而,这不仅是开发商的生死之年,但是也是各位投资者的生死之年。

如果你想投资地产债,那么你要注意,即使是评级AAA的高信用大房企,因其过度投资的关系,现金流也补不上负债缺口,也同样需要消耗流动资产去偿债,在偿债压力上甚至还要高于其他房企;而对于低信用的房企(AA-及以下)来说,加速挤兑可能是最大的风险。

如果你是想买房,那么你要关心房子能不能到手、到手的房子怎么样的问题。开发商的资金紧缺、压力山大,势必会降低房屋的质量;而比这更危险的是,一旦有开发商撑不下去倒闭或被他人并购,其在建楼盘很大一部分将成为烂尾,让你损失惨重。

特别是今年以来上演抢房大战的众多三四线城市,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卖出了那么多房子,这一轮收割之后,透支了多少年年的购买力!

未来又没有人口净流入的增量,势必有一群炒房客被套死在沙滩上。

毕竟,在任何资产潮起潮落大游戏开幕的那一刻起,注定要有人为疯狂投机买单,注定要有人为之付出代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