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澧縣:「綠色葡萄」掛滿枝

「湖南日报」澧县:“绿色葡萄”挂满枝

「湖南日报」澧县:“绿色葡萄”挂满枝
「湖南日报」澧县:“绿色葡萄”挂满枝

7月7日上午,雨後的澧縣城頭山鎮張公廟社區空氣格外清新。在農源葡萄合作社葡萄種植基地,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壓滿枝頭。

「湖南日报」澧县:“绿色葡萄”挂满枝

眼下正是“夏黑”早熟葡萄上市的季節,也是“紅地球”和“陽光玫瑰”這些品種摘副梢的關鍵期。農源葡萄合作社理事長熊斌一邊安排人員負責夏黑的採摘銷售,一邊安排人員摘副梢,節約養分,促進下一年的花芽分化。

「湖南日报」澧县:“绿色葡萄”挂满枝

“合作社有800多名社員栽種了3000畝葡萄。我種了5畝左右夏黑,每天摘完就銷售一空。另栽種的20多畝葡萄,以“紅地球”品種為主,每畝純利潤1萬元以上,高檔品種“陽光玫瑰”每畝純利潤可以到3萬元,今年形勢還會更好。這都得益於這幾年的綠色種植啊!”望著葡萄園裡的“綠色葡萄”,熊斌對今年來勢信心十足。

「湖南日报」澧县:“绿色葡萄”挂满枝

陪同採訪的澧縣農業局副局長侯祖平介紹,澧縣被譽為“南方的吐魯番”,葡萄產業是澧縣農業的支柱產業,是國際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前些年,該縣葡萄種植模式傳統,追求產量最大化,大量使用化肥,導致土壤酸化、板結,葡萄植株病蟲害抗性嚴重,生產成本居高不下。“那時候葡萄4元錢一公斤都不容易賣出去。”

「湖南日报」澧县:“绿色葡萄”挂满枝

粗獷種植讓澧縣葡萄生產一度陷入困境,農民一籌莫展。2014年開始,澧縣農業部門開始著手引導葡萄種植戶綠色種植,特別是澧縣成為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後,葡萄種植大量推廣使用有機肥,採取水肥一體化的種植方式,改良土壤,控制葡萄掛果數量,引進“夏黑”“陽光玫瑰”等優質品種,引導葡萄產業轉型升級。張公廟社區近千名像熊斌一樣的葡萄種植戶從中嚐到了甜頭。畝產控制在2000公斤左右,產量下降了,價值提升了,農民的收入反而提高了。

「湖南日报」澧县:“绿色葡萄”挂满枝

熊斌扒開葡萄植株的土層,腐爛的秸稈裸露出來。他告訴記者,合作社在農業部門的指導下使用有機肥,把農作物秸稈還田發酵。技術員劉永波一邊攪拌水溶肥,一邊解釋說:“我們採用水肥一體化的施肥方式,將有機肥融入到水中,製作出營養液,滴灌在葡萄植株上,讓水肥共同吸收。這種綠色種植方式,可以改善土壤環境,降低土壤板結和鹽漬化程度,減少病蟲害,增加葡萄的果香和甜度,提升品質,實現綠色循環發展。”

「湖南日报」澧县:“绿色葡萄”挂满枝

侯祖平告訴記者,目前,全縣葡萄種植面積達3.5萬畝。這幾年來,全縣大力推進葡萄標準化種植,採用避雨栽培技術,綠色種植,改良土壤,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從3%提高到3.5%,有的地方達到了5%。土壤有機質含量的提高,為葡萄品種調整提供了條件。近年來,該縣葡萄品種從“紅地球”向“陽光玫瑰”調整,葡萄從每公斤10元提高到70元,一畝地產值高達5萬元,多數銷往香港、上海、深圳等地,農民效益大幅提升。“2017年,澧縣葡萄畝均收益8000元,今年預計行情繼續走高。”侯祖平看著串串葡萄高興地說。

「湖南日报」澧县:“绿色葡萄”挂满枝

資料/湖南日報

THE END

「湖南日报」澧县:“绿色葡萄”挂满枝
「湖南日报」澧县:“绿色葡萄”挂满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