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出没》展现中国式父子关系,我想更懂你,为什么却更有距离!

看这部《熊出没·变形记》之前,因为有了之前陪孩子看动画电影的前车之鉴,我早做好了昏昏欲睡的心理准备。但是没想到,这部原本期待值极低的幼儿动画电影,却成了整个春节档电影里最让我感动的一部!

注意:这是一篇很长的长文,如果你已经有了孩子,那么建议你看一下,如果你还是个少年,可能你暂时体会不到文中的情感。

《熊出没》展现中国式父子关系,我想更懂你,为什么却更有距离!

电影一开场,一个年纪四五岁的小男孩穿过草地、溪流,爬过山间土坡,跳到爸爸的怀里激动地等待着观看麻哈鱼回游的盛况!

麻哈鱼在海里生活4年之后,到每年八九月间性成熟时,成群结队地从外海游向近海,进入江河,涉途几千里,溯河而上,回到出生地——黑龙江。

麻哈鱼跳龙门,来年风调雨又顺

《熊出没·变形记》电影画面制作非常精良,这也是光头强的爸爸第一次出场,这个像山一样的男人,高大魁梧,与儿子亲密无间,手舞足蹈地和儿子唱着“麻哈鱼跳龙门,来年风调雨又顺”。同时,这里也迎来了第一个冲击力极强的3D效果,一条大麻哈鱼上下跳跃、舞动着迎面飞来,孩子们激动地发出了“WOW”的欢呼声,掀起了影院里的第一个小高潮。

我个人认为这部动画电影的3D效果,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是恰到好处。偶尔一个逼真到迎面向你扑来的小飞鱼,和一条长长的差点粘住你的青蛙舌头,都很有呼之欲出的纵深感,个人觉得既让孩子体验了3D的乐趣,又没过多的引起孩子的紧张。因为之前带孩子看过其它3D电影,大量逼真的刺激镜头,导致孩子非常紧张甚至有些恐惧。

《熊出没》展现中国式父子关系,我想更懂你,为什么却更有距离!

谁和谁的变形记

这部影片的名字叫《熊出没·变形记》,如果单从影片表面展现出来的内容来看,只是光头张和熊大熊二因为一次意外事故,身体被‘缩小机器’变小之后,为了再重新变大,而在微观世界历尽磨难的故事。

但是,作为家长的我,看到的却是光头强与强爸父子关系的一个变形!当孩子们因为片中人物身体的变大变小,而感到神奇快乐的时候。大人们却为光头强与父亲,从亲密到疏远的父子关系而忧伤!

《熊出没》展现中国式父子关系,我想更懂你,为什么却更有距离!

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以光头强作为第一主角的电影,之前无论动画片还是电影,光头强都是作为熊大和熊二的陪衬出现,而这一次,影片不但一开始就以光头强开场,还着重刻画了光头强的童年,这些看似俗套的童年趣事,却是为人父母的真情流露。

但是,这些亲子温情,可能是那些未婚未育的小青年感受不到的,因为他们自己还是个孩子,还没有走出所谓的叛逆期,以他们的眼光看待这种父子温情的故事,自然会抵触,会批判!可是,我作为一个四岁孩子的母亲,却忍不住对这些场景会心一笑。

因为,当一个新生命降临的时候,每个父母都是怀着最好的爱来呵护他,陪他玩笑、陪他哭闹、陪他一起把智商降到三岁以下。但最让人伤感的却是,为人父母的我们也曾被人这样爱着,可我们却都忘记了!生活的磨砺与遗忘的本能让我们与深爱彼此的父母渐行渐远。

《熊出没》展现中国式父子关系,我想更懂你,为什么却更有距离!

爸爸,请你回头看看我

在光头强上小学的时候,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强爸的工作越来越忙了,强爸开始没时间抱光头强,没时间陪他玩,没时间给他修坏掉的风筝……父亲风雨无阻地在工作上奔忙劳碌,对工作的热忱与努力让他成了一个好员工,却让年幼的光头强觉得自己失去了一个好父亲!

影片中,强爸在光头强童年的时候,因为工作原因常年不在家,家里只剩下妈妈和他。等光头强读中学的时候,强爸才发现儿子因为喜欢搞发明创造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一怒之下,强爸把儿子心爱的东西一把火全部烧掉了,光头强离家出走。光头强和强爸之间的隔阂从童年一直延续到成年。

《熊出没》展现中国式父子关系,我想更懂你,为什么却更有距离!

对于光头强小时候的亲子矛盾,我认为主要的错误在于强爸,在光头强学习成绩不好的情况下,他不但没有帮孩子找学习不好的原因,也没有帮助孩子进步,还残忍地扼杀孩子的兴趣爱好!

强爸没有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过失,只是一味的强迫、要求孩子!最终对父亲一次又一次失望的光头强选择了离家出走,与辛酸和不理解的父亲分道扬镳!

这样的亲子僵局,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它是那么的俗套又那么的真实,这是我的童年,也是每一个无助、孤独孩子的童年。

当我们学习成绩不好时,我们希望父母能够帮忙自己,可往往得到的却是父母的暴怒或一顿毒打。父母没有帮我们分析错误的原因,没有打开课本辅导我们,更没有为我们加油打气!还为了不影响学习否定和禁止我们一切的业余爱好!

《熊出没》展现中国式父子关系,我想更懂你,为什么却更有距离!

渐行渐远的童年

渐渐的我们越来越怕父母,不敢和他们说话,不敢正视他们的眼睛,而父母也越来越不知道如何与我们沟通!

影片中少年光头强与父亲的矛盾,让我看到了自己曾经缺失的理解与帮助,也让已为人母的我,更坚定将来面对孩子成绩差时,千万不能这么粗暴鲁莽的打骂,一定要尊重孩子的业余爱好,和孩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熊出没》展现中国式父子关系,我想更懂你,为什么却更有距离!

与父亲渐行渐远的光头强,长大后成了一名伐木工人,独自生活在狗熊岭的木屋里。平时经常给他打电话的只有母亲,过年也很少回家。但依旧没有放弃的,还是他发明创造的小爱好!

这里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想,假如当初强爸对光头强的爱好加以肯定与引导,光头强是不是有可能成为一个发明家呢?

尴尬而客气的父子关系

当光头强在电话里得知父亲要来看自己时,他慌张的惊呆了,父子俩在月台上久别重逢,平时嚣张霸道的光头强,瞬间变成了当年那个因丧失自信而变得畏畏缩缩,小心谨慎的少年!

小的时候,对于光头强来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和父亲一起胡闹玩耍。可长大了,父子面对面坐着,却带着微微的尴尬,相顾无言!

这是很典型的中国式父子关系,沉默中透着客气。而年少时产生的亲子隔阂,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熊出没》展现中国式父子关系,我想更懂你,为什么却更有距离!

我想更懂你,我们却更有距离

强爸这次来看光头强,是带着目的而来的,他想弥补曾经对小光头强的亏欠,想要修补父子关系!他把儿子小时候日记本里的愿望精心的记录下来,一件一件的充满热情的、一厢情愿的去实现。

起初,父亲的热情与关心,的确让光头强感受到了久违的父爱,他也积极的配合着父亲,按时起床、锻炼身体、陪爸爸一遍一遍的玩小时候的游戏。

但是,这看似美好、平静的背后,却隐藏着另一个巨大的危机。那就是,父亲根本不了解光头强现在的需求,强爸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方式给予,他忘记了如今年近三十的光头强,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小光头了,他有了新的思想,新的生活,新的需求!

《熊出没》展现中国式父子关系,我想更懂你,为什么却更有距离!

终于,在父亲无意中弄坏光头强的“变大器”后,光头强对父亲这种盲目的、不合理的、强加给他的“一厢情愿的父爱”作出了反抗!

别来烦我了!

光头强愤怒地吼道:“爸,你一个招呼都不打就跑过来,天天就知道扫地踢球放风筝做大乱炖,你心里倒是舒服了,但你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我喜欢什么?在意什么?这些你统统都不知道!别再来烦我了,陪妈去吧!”

当我看到强爸的表情从惊讶无措到欲言又止,而最终只是张了张嘴,什么也没说出来,神情落寞的转身离去的时候,我泪崩了!

无疑,光头强是爱强爸的,强爸也爱他。但是,爱不等于认识,不等于了解!光头强的父亲早已不知道儿子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什么使儿子尴尬什么使儿子狂热,他的给予与需求到底差别在哪里?

强爸对这些一无所知!他不明白,为什么那个小时候说“我可喜欢我爸了”的小可爱,突然变成了大吼大叫说着“别来烦我”的陌生人!

《熊出没》展现中国式父子关系,我想更懂你,为什么却更有距离!

羞于表达的中国式亲情

我为强爸的辛酸而流泪,也为自己曾经孤独的童年流泪,为我们与父母之间明明深爱着对方,却不知从何说起的尴尬流泪。

如今,我已为人母,面对自己的孩子也常常感到无力,也会为了越来越不了解自己的孩子而感到焦虑和恐慌!我完全不敢想像,今天这样一个日夜粘着我的孩子,突然有一天不再需要我了会是什么样子!

光头强残忍直白的责难,使想要修复关系的强爸退缩了,他决定听儿子的话,回老家去!临行前他给儿子写了封信,细心的嘱咐儿子按时吃饭,注意身体,睡觉别着凉等。而在信的最后,他仍然不善言辞的写到“强子,你好几年没回家过年了,你妈说想你了!

像大多数中国父亲一样,明明种种细节都体现出是自己想儿子了,却总是左顾而言他,羞于表达!

《熊出没》展现中国式父子关系,我想更懂你,为什么却更有距离!

我爱你,我想再次认识你

但是,意外发生了,光头强和熊大熊二被“缩小器”变小了!而能恢复变大的“手电筒”又阴差阳错的被强爸带走了!

自此,影片正式进入一个微观的奇幻世界,关于这部电影里酷炫的微观世界和主角们的缩小后的神奇历险,建议大家直接去影院体验。这里略过不表!继续说光头强父子的关系!

当时强爸踏上火车准备离开,却在火车起动的前一刻决定下车返回,他说:“我是来陪儿子过年的,我不能走!”也正是由于这个举动,他才没有再次错过光头强的成长!

所以,当我们决定与父母或子女沟通时,马上去做,永远不会晚!

《熊出没》展现中国式父子关系,我想更懂你,为什么却更有距离!

后来,父子二人都被变小了,被装到了一个满是电子垃圾的卡车上,在电子垃圾倾倒入河里的那一刻,身高只有蛐蛐儿大小的强爸,为了躲避从天而降的电子垃圾,展现了他雄伟有力的一面。

强爸抗着光头强在倾泄而下的电子垃圾中穿梭跳跃,电影中这一段拍的很震撼,视觉冲击绝不亚于好莱坞灾难大片,但是由于身材过于渺小,强爸还是不幸坠入深渊了!但父亲遗落的光头强小时候的日记本,却唤醒了光头强心中对父亲沉睡的爱!

父爱,从未缺席过

小时候的光头强在日记中写到:“说好的修风筝的可是爸爸又进山了,不修拉倒,爸爸说话不算话,再也不理爸爸了,我要跟爸爸绝交……”

这些稚嫩的童声话外音,简直跟我儿子平时跟我赌气时说话的口气一模一样,我看着坐在我身边一脸懵懂的孩子,心酸的说不出话来!

《熊出没》展现中国式父子关系,我想更懂你,为什么却更有距离!

而光头强也终于明白了父亲为什么天天和他踢足球、放风筝一遍又一遍的玩这些小孩子的游戏。

那早已被光头强丢掉的日记本,连光头强自己都遗忘了的小时候的梦想,父亲都替他好好的保存着,一条一条整齐的记录着!虽然这份父爱给予的不及时,给予的方式也不正确,但至少证明父爱从来没有缺席过

网络上有很多文章对于父亲不陪伴孩子玩耍,就一味的批判成父爱的缺席。我并不认同这个观点,一个忙的顾不上和孩子玩耍的父亲,恰恰体现了父爱的深沉!

张爱玲的《半生缘》里有这样一句话 “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熊出没》展现中国式父子关系,我想更懂你,为什么却更有距离!

无法两全的

童年的我们并不懂得何为家庭重担,也不明白做家里顶梁柱的艰辛和无奈。直到我们长大,我们踏入了社会,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爱自己的孩子,宠他,疼他,想给他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因此,我们不得不拼命赚取更多的钱,我们变得越来越没有时间,越来越筋疲力尽。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爱与陪伴是不可兼得的。

所以,我再也不能像从前一样,谴责那些没时间陪孩子的父母;再也不能自以为是的,说他们不是好父母!有人说“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要多陪陪孩子,钱什么时候都可以再赚!”

我却认为,这只不过是一句说的轻巧的“毒鸡汤”罢了。对于大多数普通的父母来说,钱是长年累月、省吃简用积累起来的,并不是等你的孩子20岁需要买房、买车时,你一下子就能赚到的!

这时,可能又有人要说了“孩子买房子买车让他自己买去,凭什么跟父母要钱?”在此,我也不想反驳什么,只需要你扪心自问一下,买房买车不要父母出钱,你自己做到了吗?当你买房、结婚需要父母资助,他们却拿不出来钱的时候,还会认为他们天天陪着你比出去工作更重要吗?

《熊出没》展现中国式父子关系,我想更懂你,为什么却更有距离!

终有一天,你会哭着理解这一切

无论是我们的父母,还是终将会为人父母的我们,不过都是一界凡人,难免会有过失与取舍!农村有很多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同样面临“我抱起砖头就无法抱你、放下砖头就无法养你”的尴尬境地!所以,请不要再给孩子灌输“不陪你就是不爱你”的思想!

影片的大结局,那个带着童年光头强一起在雪地玩耍、高大魁梧的强爸又回来了,父子间温馨、快乐的情景仿佛依然历历在目,父子俩终于在麻哈鱼回游的季节里又共同唱起了“麻哈鱼跳龙门,明年风调雨又顺”的歌谣。

电影的主题曲里有一句,“世上只有爸爸好,长大了才知道,世个只有爸爸好,懂事了才明了!”

所以,父亲是那个平时不常在,一犯错就揍你的人;父亲是那个想关心孩子和家庭,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口的人;父亲是那个你梗着脖子想和他断绝父子关系的人;父亲是那个终有一天,你会哭着理解他的人!

《熊出没》展现中国式父子关系,我想更懂你,为什么却更有距离!

说实话,看完《熊出没之变形记》,我不得不承认,熊出没系列做的越来越用心了,从最开始的两头熊和一个光头兜圈圈的简单故事,到后来讲述小时候熊、强友谊的《熊熊乐园》,再到现在的光头强变导游,加入赵琳这一新人物的《熊出没之探险日记》。

熊出没系列不再是一部简单的低幼动画片,它的受众也从最初的三四岁幼儿,变成了小学生及家长,熊出没系列远远超越了与他同期同类型的动画片,成为了能带给我们爱和感动的优秀动漫作品。


如果你有不同的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如果你认同我的观点,请点个赞,并且分享给朋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