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遇「低溫」 收益率下行趨勢難改

“為什麼最近很多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了?”在某股份銀行網點大堂徘徊的老陳發問。中國證券報記者走訪多家銀行網點後發現,很多人與老陳一樣困惑。

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多位理財經理表示,與往年月末、季末、年中理財收益率顯著衝高的現象不同,受資管新規影響,當下銀行理財收益普降。此外,市場流動性較充足,也拉低了理財收益率。

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的多位專家表示,近期央行基礎貨幣供給充足,通過公開市場工具、定向降準等手段持續向市場注入流動性,推動利率水平下移,理財產品利率下降是隨行就市。預計未來銀行理財收益率變化主要取決於市場利率走勢,大概率穩中趨降。

理財產品收益率走低

發行理財產品是銀行拉存款的主要方式之一。往年,在月末、季末、年中等關鍵時點,銀行都傾向於通過加大理財產品發行量等方式以應對貸存比等考核壓力,從而使得這些時點發行的理財產品利率較高。

但據中國證券報記者走訪銀行網點的情況來看,今年理財產品收益率走勢與往年不同,近期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大多下降或保持不變。

普益標準監測數據顯示,7日至13日這一週,272家銀行共發行1553款銀行理財產品(包括封閉式預期收益型、開放式預期收益型、淨值型產品),發行銀行數減少1家,產品發行量增加22款。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74%,較上期減少0.03個百分點。

事實上,近幾個月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均呈下滑趨勢。融360監測的數據顯示,6月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8%,較5月下降0.02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下降。

“理財產品利率中樞下移,主要原因是央行基礎貨幣供給充足,通過公開市場工具、定向降準等手段持續向市場穩定供給流動性,推動利率水平下移,理財產品利率下降是隨行就市。此外,嚴監管環境下,金融去槓桿繼續,銀行等金融機構槓桿降低後流動性壓力減小,也會對利率形成壓制。”西澤資本首席經濟學家趙建說。

強監管使得非標、通道類業務得到有效規範。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趙亞蕊認為,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下,隨著強監管政策陸續落地,金融去槓桿取得一定成效,尤其是非標、通道類業務的有效規範和約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資金在金融體系空轉現象。

強監管政策之一就是《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的出臺,其對理財產品收益率影響顯著。興業研究分析師孔祥表示,非標資產目前不能錯配,因此新理財產品不能配置傳統高收益資產,導致收益率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監管部門將存款偏離度監管指標值由原來的3%調整至4%。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強調,這有助於銀行更好地做好資產負債管理,降低在月末或季末拉存款壓力,也使得近期理財產品收益率與整個市場收益率變動保持一致。

銀行攬儲各顯神通

伴隨資管新規實施以及年中流動性充裕,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下行,但銀行負債端壓力仍然存在,送禮攬儲現象並未完全銷聲匿跡。

在某股份行網點,大堂顯眼處的黑板上寫著近期“等級提升有好禮”活動:普通借記卡通過一定額度存款可以依次提升為白金、黑金和鑽石卡,儲戶可獲得洗衣液、雨傘和加油卡等禮物。儘管時效已過,但大堂經理告訴記者,該活動在這幾天仍然有效。

華東地區某國有銀行支行負責人坦言,存款壓力每家銀行都存在。從央行近日公佈的金融數據看,6月人民幣存款增加2.1萬億元,同比少增5482億元。上半年人民幣存款增加9萬億元,同比少增712億元。

與此同時,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等產品補位,成為銀行攬存發力重點。融360監測了35家銀行的大額存單利率,6月僅有13家銀行上調大額存單利率,原因是5月一些大額存單利率已一浮到頂。結構性存款方面,央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中資全國性銀行結構性存款餘額9.26萬億元,同比增長53.9%。

居民儲蓄行為的改變也為銀行攬儲“製造”了一些困難。浙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殷劍鋒說:“2010年以來居民存款增速持續下滑,反映出居民儲蓄行為發生變化。從銀行負債管理來看,一方面,銀行受制於監管環境變化;另一方面,從貸款創造存款機制看,今年宏觀經濟形勢會使得銀行放貸意願收縮。”

“存款是銀行立行之本,今年吸儲壓力比以往更大一些。”孔祥表示,從一般存款來看,今年增速或有限,大約在5%、6%左右。雖然結構性存款複合增速很快,但它屬於高成本存款。當下很多結構性存款屬於假結構屬性存款,相當於銀行在負債端讓渡了很多利益給儲戶。從銀行角度看,並非好存款,即使攬到這樣的存款,負債端壓力仍舊較大。相對同業負債,還需交納準備金。

趙建表示,銀行負債端壓力的根本是經濟內生的貨幣派生能力減弱,資管新規約束下社融下降明顯,導致廣義貨幣增速快速降低,引發被動負債壓力增大,只能通過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等主動負債填補缺口,因此帶來利率上升。但是不會升得太高,畢竟資管新規下資產端的非標等高收益資產減少,銀行淨息差和利潤壓力會傳導到負債成本上。

此外,銀行負債端壓力可從同業存單發行量看出。Wind數據顯示,5月和6月,同業存單總髮行量均突破2萬億元。業內人士認為,年中跨季資金需求推升了同業存單發行規模,其背後是銀行負債端壓力尚未明顯緩解。

“同業存單作為銀行的主動負債工具,有助於銀行做好資產負債管理。”溫彬表示,但從今年開始,同業存單納入同業負債要受到三分之一的佔比限制管理。因此,對於此前一些同業負債佔比較高的銀行,要消化達到不超過三分之一的監管要求,需增加一般性存款,難度和壓力會更大。

孔祥表示,銀行負債端壓力從短期來看是“被動”的,需靠央行提供流動性;長期來看,需要銀行樹立口碑和在零售方面有長期投入。當客戶信任某家銀行,將其作為自己的主賬戶後,該銀行更容易沉澱較多存款,其中部分還是低成本的活期存款,減輕銀行存款壓力。

下半年流動性料保持平穩

多位業內專家表示,當前銀行體系內流動性整體保持相對平穩狀態,未來理財收益率大概率會穩中有降。

“下半年隨著央行貨幣政策工具運用方式不斷組合創新,調控更趨靈活,銀行間流動性整體保持基本穩定的難度相對較小。”趙亞蕊表示,但在國際經濟形勢複雜多變,同時受強監管影響,表外融資受限情況下,金融市場流動性可能會存在一定的波動和壓力。從6月信貸數據來看,信貸增速有小幅反彈,表明央行上半年兩次定向降準的結構性引流作用有所顯現。

判斷流動性狀況的重要標準就是市場利率走勢。溫彬表示:“在三次降準之後,不管是拆借、回購,還是無風險國債收益率都較年初有較大回落,這種情況反映出流動性相對充裕。預計未來仍有降準空間。通過降準或定向降準,保持市場流動性穩定和資金面寬鬆,有助於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對於未來銀行理財收益率走勢,孔祥表示:“下半年流動性整體會偏寬鬆,原因在於央行的對沖效應或較強。目前理財產品以短期為主,比如3個月或1年期。在資管新規之下越來越難配置到長期資產,因此理財收益率大概率下降,除非能找到長期資金與資產相匹配。”

在溫彬看來,銀行理財收益率變化主要取決於市場利率走勢。下半年市場利率或受幾方面影響:從外部看,包括美聯儲加息以及國際主要經濟體央行貨幣政策在下半年的變動。從內部看,可能會受到貨幣政策和通脹情況影響。但從目前我國貨幣政策看,仍會保持流動性充裕。

趙建稱:“如果不發生極端事件,預計銀行理財整個利率中樞穩中下移,但空間不大。同時,要警惕由於系統性風險帶來的流動性環境再緊張。”(記者 彭揚 歐陽劍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