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小程序突然刷屏,但我们认为火不过三天

谷歌小程序突然刷屏,但我们认为火不过三天

“这王冠画的不像吗?!”上午,小北家的小盆友突然收到这条消息,打开一看,收到这样一张图:

谷歌小程序突然刷屏,但我们认为火不过三天

嗯…这个“捕兽夹”确实画得不错…

再仔细一看,这个叫猜画小歌的小程序是由谷歌推出的,能量不小,从昨天中午开始,三个小时内刷爆朋友圈,我们敏锐地觉得,这款小程序能刷屏,不仅仅是“谷歌出品”这么简单。

我们预言,如果没有后续的功能迭代,这款小程序将会和之前的刷屏H5一样,火不过三天。原因嘛,从下面几点可以谈谈。

刷屏方法论:

用户+动机+时间+玩法+工具

首先,先来思考一下为什么猜图小歌能刷屏。

我们曾根据多个刷屏案例,总结出了一条“刷屏公式”:种子用户+传播动机+时间节点+玩法+工具

把这次刷屏事件拆解开,猜图小歌是这样做的。

科技铁杆粉→种子用户

种子用户是刷屏的第一要素。猜画小歌最早的推广渠道,是谷歌官方公众号“谷歌黑板报”,这个公号的粉丝群体,多是认可谷歌品牌理念,对于前沿科技感兴趣的铁粉。

同样对科技感兴趣的,还有许多科技圈头部大号以及AI行业相关从业者,他们都密切关注着AI界扛把子谷歌的行动,和他们体量不小、兴趣相同的粉丝,共同构成了刷屏事件的种子用户。

品牌影响力→转发动机

毫无疑问,作为谷歌推出的首款小程序,自带光环,谷歌的品牌背书是转发的重要动机。刚发布,一些头部科技媒体比如极客公园、AppSo、Stormzhang就开始跟进推广,形成第一波裂变高潮。

此外,简单易上手的玩法以及AI技术这个“噱头”,让普通用户也有转发吐槽的欲望。

在过往的文章中,我们提到,造成分享的原因之一是满足了用户的心理需求,比如炫耀、攀比等等,这一次刷屏,就是抓住了用户的自我吐槽心理,就像有条朋友圈吐槽的“我真是灵魂画师,连人工智能都分辨不出来我画的是啥。”

有一句谚语:

时机决定一切

猜画小歌是在昨天中午发布的,在这个午餐+午休的时间段,用户注意力比较闲散,加之错过了傍晚公众号发文的高峰期,正好填补了人们中间的注意力空白。

下午三个小时的发酵,终于在傍晚爆发。

易上手的低门槛玩法

猜画小歌的玩法,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极致的简单:让用户根据关键词,在20秒之内用简笔画勾勒出形状,然后由谷歌AI来判断是否与关键词匹配,用户答完一题,可以解锁下一个关键词,不断接力下去。

这与“你画我猜”的玩法基本一致,只是队友换成了谷歌人工智能。低成本进行用户教育,又有AI评判的加持,再加上排行榜的激励,使这款小程序的玩法妙趣横生。

美好idea需要工具来承载

这个刷屏案例的工具自然是小程序。相比较于H5,小程序有更丰富的能力,带来流畅体验,大大增加用户的分享意愿。更重要的是,小程序可以进行不断迭代,做好了,刷屏不会只是昙花一现。

虽然有这些亮点,但我们基于对微信和小程序生态的长期观察,认为如果没有进行后续功能完善,这款小程序只能“火三天”。

有趣有余,社交不足

难扛起持续刷屏大任

谷歌对猜画小歌如此定义:“为了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体验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人机交互,猜画小歌是来自Google AI的有趣的社交微信小程序。”

有趣,猜画小歌做到了,但社交设计还远远不够,除了在失败后以及“我的画作”里有分享按钮,其余位置毫无社交痕迹。

谷歌小程序突然刷屏,但我们认为火不过三天

我们采访的案例中,小程序的社交裂变属性是最被看好的能力,拼多多的砍价、携程的助力抢票都是借助这一能力。

小游戏更是如此,你画我猜、斗地主等小游戏的乐趣恰恰是在人与人的互动上,就连跳一跳在都出了群对战的玩法。

而在猜图小歌中,用户更像是在自娱自乐,没有好友互动,没有竞技感,很容易腻烦。

如果猜画小歌没有更多玩法的更新,留存率肯定会快速下降,大多数人在尝尝鲜之后,就会转身离开了。

不过,作为人工智能领域扛把子的谷歌,对于人工智能的普及还将继续探索,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话虽如此,不过我们还是想吐槽一下谷歌的人工智能,难道我画的这不是胡子吗?!

谷歌小程序突然刷屏,但我们认为火不过三天

好了,关于小程序的资讯先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大家有什么需要可以下方留言,也可以私信,我尽可能帮助大家,喜欢小北的可以添加关注,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